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素质教育提出的需求,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引导,重视通过教育活动开展引导幼儿对社会发展进行正确理解,也要锻炼幼儿对社会进行感知实践能力。研究指出文明礼仪是幼儿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幼儿园通过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能让他们树立正确交往意识和价值取向,给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支持。所以本文分析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价值,立足幼儿认知情况探索具体的落实路径,希望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撤点并校后产生了新型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教育需涉及思想、教育环境、心理等方面。具体来说,学校要抓住细节,要从学习、饮食、住宿、校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以让他们在良好的生存与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杜璇 《教师博览》2023,(3):81-82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多方受益的活动。优良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受用一生,所以幼儿园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实施礼仪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示、明事理,在实际生活中体现文明礼仪,进而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习惯,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具备涵养和礼貌,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幼儿园中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意义重大,而该教育活动的实施不能单靠幼儿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幼儿家庭的配合。只有通过家园携手合作,才能最大化发挥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助力幼儿获得全面化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意义,探讨了依托家园合作助推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优势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潘晓江 《考试周刊》2012,(86):185-186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但是良好的文明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在长期的生活及活动中强化训练与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充分运用礼仪教育渗透法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刘明 《辅导员》2011,(33):79
在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中,山东枣庄黛溪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师生积极行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创氛围:在幼儿园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在班级墙面、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教育专栏,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真正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积极营造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二是开课程:每周两节文明礼仪课,并融入每日常规,包括进餐、午休、教育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文明礼仪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然而,怎样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我们应该运用哪些有效方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有效地教育留守儿童,须赋予他们"根"的素质,那就是培养其良好的个性。课题组以100余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在10所幼儿园开展了"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幼儿比对照组的幼儿具有更优秀的个性:乐观向上、做事认真、积极主动、文明礼貌、顽强、乐于学习。可以说,和谐的亲子活动是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个性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9.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适应新的环境要有一个过程。在幼儿园他们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进入了小学就要以学习活动为主,这种转变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转折。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就要从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因此,在一年级字词教学中贯彻教改精神采用愉快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字词效果是好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  相似文献   

11.
刘芳玲 《学周刊C版》2019,(1):176-177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对文明礼仪行为的教学,有利于幼儿良好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具有必要性。本文叙述了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还阐述了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懂得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人,做到文明说话,礼貌待人。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都有利。教师要在优化游戏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交往,在解决矛盾冲突中加强礼仪引导,在评价交流中强化礼仪行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或溺爱,生活中自理能力差,不懂得与人谦让,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习惯比较薄弱。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获得知识,从而构建儿童精神世界。角色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之一,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对主题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满足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人格得到了尊重,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游戏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那么,教师要如何指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呢?一、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娟 《江苏教育》2013,(9):41-41
一、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平时由于没有人监督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注意加强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是用梦想点燃他们学习兴趣。让每个留守儿童畅谈自己的梦想.告诉他们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认真学习。二是用师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很企盼得到母爱,这便要求我们能够用师爱弥补母爱。  相似文献   

16.
提高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成绩,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尽量做到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而祖辈家长又缺乏良好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得他们的成长缺乏照顾和指引,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不良行为习惯和情感发展异常的状况。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能单单指望幼儿园或者家庭,而需要社会、幼儿园、家庭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8.
杨洪中 《考试周刊》2014,(53):172-172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尤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应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栾霞 《山东教育》2020,(5):38-39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应该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幼儿园尝试礼仪养成教育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通过班级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如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有时不被人们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注重礼仪教育,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也把"游戏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同时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要让孩子从经验中获得知识,而孩子的重要生活就是游戏。《指南》也指出:"幼儿园有必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