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晴 《教育评论》2023,(2):37-43
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治理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最高层次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工程。为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维度,文章以现代化为理论视域,通过分析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及后现代化的理论要义,结合我国治理现代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流学术话语展开深度探讨。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维度主要涉及教育治理主体参与民主化、教育治理权威法治化、教育治理权运行制度化、教育治理职能配置科学化。在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现代化崇尚工具理性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后现代化注重价值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也将促进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最终服务于人民的幸福生活,达成高质量的优良教育体系,服务于个体生命发展的和谐秩序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桂林 《江苏教育》2014,(11):53-54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归宿。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包含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也含教育管理、师资、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回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经历了理念的萌芽期、事业发展的提速期以及高质量发展期.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来看,国家现代化为教育现代化指明方向、规定原则、明确目标、提供支持与保障,同时依靠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以支撑与驱动国家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对接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未来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应继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构建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立与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坚持放管服改革,完善教育法治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是普遍受到各界注目的教育改革课题。本文从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入手,揭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并对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推动教育现代化工作,需要掌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才能把教育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征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体性、实践性、反思性、有机性的现代化观,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范式是由现代化观、现代化原理和现代化应用性知识有机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应紧紧围绕范式构成要素展开,研究着...  相似文献   

7.
顾明远 《教育研究》2012,(9):4-10,26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同时要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和落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教育首先是人学,要研究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和倾向,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核心价值。一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从办学条件现代化这一突破口走向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评价现代化等多个层面的推进,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的现代化奠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和引擎。在长期实践中,中国教育事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自觉内生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自觉内生型”中国教育现代化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通过优先发展、科学规划和自主创新,选择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次,将教育现代化与更新现代教育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促进教育内部诸要素和谐共生、与对外开放互容互通,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跨越式、以人为本、公平高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与中华传统思想相融合的教育现代化过程。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处于现代化目标的优先位置,对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具有引领性的作用;教育现代化是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较变的根本途径,为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人力资源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基石作用,促进了现代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现代化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同时需要应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对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以及完成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变,和加快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时代任务。深度认识教师教育现代化,有必要廓清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范畴,再进一步追问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逻辑。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逻辑由内部生成逻辑与外部赋能逻辑两部分构成,内部生成逻辑自顶向下贯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道—法—术—器”四个层级,“道”是教师教育价值理念,“法”为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现代化体系;“术”为过程性的教师教育评价方法;“器”为优质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同时,教师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以及现代化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分别构成了教师教育现代化外部赋能逻辑的逻辑原点、关键支撑和质量驱动。据此,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实践需要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建构、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同联动实现机制和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评估反馈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公平性、终身性、普及性、国际性和生产性。作为社会现代化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现实、适度发展民办教育、强化政府行为、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统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论师范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师范教育现代化包括四个方面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其逻辑起点,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其核心,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其关键,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其保证.  相似文献   

15.
秦廷合 《考试周刊》2010,(40):200-20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新技术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提出来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教育要为现代化服务,也包括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研究热潮的推动下,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纵观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四十余年发展,经历了关系阐发与域外评析、全面推进与整体提升、视域拓展与重点突显、聚焦现实与强化反思等研究阶段。学界从过程观、政策观、整体观、现代性观、文化观等角度分析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以教育对象、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教育功能变迁、教育的形态变化等为主线揭示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在整合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整体与部分的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依据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来源、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特点与实现程度等,把教育现代化划分为先发与后发、内源与外生、先至与后至等发展模式;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或教育政策与实践的演进特点,将教育现代化划分为若干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策略建议。应该看到,教育现代化研究领域面临研究范畴聚合度较低、研究视域宽广度失衡、研究导向前瞻性不足等困境。因此,未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凝聚理念共识、拓宽研究视域和重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内涵与标准、整体目标与评价维度、基本类型和发展梯度等方面对区域教育现代化进行本体分析,并绘制由动力来源、历史先后与发展梯度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区域教育现代化运行机制由政府、经济、制度、评价、科研等五方面协调运作而成,这是所有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一些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域的有益探索表明,除了根本要求外,不同层级、同一层级不同区域的教育现代化有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应依据“遵循根本、因地制宜”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涉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和实现目标等问题;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是指从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本土化等方面;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主要从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抛弃其负面效应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要求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转向的价值目的和逻辑原点,德育现代化应当遵循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宗旨。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内,德育现代化的实践理性体现在其培育现代中国公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实践价值的彰显倚赖于德育现代化的实践理性构建,即多维设计德育目标、多向建构德育课程、多元改革德育评价,以此助力德育现代化实践的推进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