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的重点内容是胚和胚乳的发育.但在讲述之前必须向学生讲清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最后发育成新个体.  相似文献   

2.
更正     
“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的重点内容是胚和胚乳的发育。但在讲述之前必须向学生讲清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最后发育成新个体。植物的个体发育在经历胚珠一种子一具有根、茎、叶的新个体的过程中,胚珠的发育主要为胚和胚乳的发育。教材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先讲胚的发育。以荠菜为例;后讲胚乳的发育;以玉米为例。  相似文献   

3.
无籽果实     
徐苓 《生物学教学》2005,30(9):67-68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要经过受精作用,在果实的形成过程中,胚囊中的卵细胞经过受精,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也有一些植物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其子房也能发育成为果实。这种现象叫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这样形成的果实,里面不含种子或只有败育的种子,因此,又称为无籽果实,如香蕉、菠萝、葡萄等。无籽果实有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受精卵细胞中遗传物质(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高三生物复习课将植物个体发育知识与细胞分裂和遗传学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植物的个体发育”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个体发育与种系发生一直是一个带有哲学和文化色彩的生物学问题。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似乎揭开了种系发生的奥秘。但胚胎的个体发育,即一个受精卵细胞如何可以有序地发育成一个由千百万种不同细胞组成的威体,则至今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与生命起源一样,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6.
中学动物课本所述蜜蜂的发育是,蜂王能产下受精和未受精两种卵,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这种较为奇特的孤雌生殖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常令大多数学生和部分教师疑惑。因为就大多数动物种来说,一个新个体是由一个精细胞和一个卵细胞结合  相似文献   

7.
同样受精的卵细胞,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呢?下过蛋的母鸡为什么会变成能叫的公鸡,出现"牡鸡司晨"的现象呢?这就涉及到生物性别形成的问题.生物性别的形成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它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决定性别的物质基础,它在受精时就已确定了.二是性别分化,它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与一定的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才发育为一定的性别.  相似文献   

8.
1关于植物种皮、果皮类相关性状的分析先看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线索图(见图1):从图示中不难发现:(1)种皮和果皮分别是由珠被和子房壁发育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染色体数、基因组成都应和母本的体细胞相同,与父本无直接关系;而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取决于双亲。(2)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发育成胚(即种子的形成)是在亲代个体上。  相似文献   

9.
答: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般都认为植物的原生殖细胞——孢原细胞(primordial spore cell)是体细胞(some),孢子(spore)和由孢子发育成的(?),♂配子(gemete)是生殖细胞(germ cell)。可是,对动物的原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概念却较模糊。如小麦瘿蚊。它的卵的后端有特殊的极细胞质。在这种极细胞质里,有许多RNA含量很高的颗粒。卵受精后,受精卵分裂产生许多游离核。有的核移入极细胞质中,在  相似文献   

10.
陈艳 《生物学教学》2009,34(5):76-76
1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营养供给 1.1种子形成时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由受精卵分裂产生的基细胞发育来的胚柄,其末端含有一个大型泡状细胞,这个细胞从胚囊原生质中吸收营养供给顶细胞发育成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发育形成的营养,还是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的营养,最终都是由植物营养器官提供的,这些营养物质以可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的状态运往种子,在种子中进而转变为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可分为两大类:X一Y型和Z一W型,但也有极小部分动物的性别决定很特殊,其一是取决于染色体倍数;其二是取决于环境因素。蜜蜂的性别就是由染色体倍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蜂王能产生受精和未受精的两种卵,受精卵将发育成为工峰和蜂王,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有以下疑问:①受精卵是否是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与雄蜂产生的精子合二为一形成的?如果是,单倍体雄蜂为  相似文献   

12.
刍议千细胞     
干细胞的“干”译自英“stem”,意思是“树”、“茎”和“起源”,干细胞即起源细胞。以人为例,个体发育起源于单细胞,即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干细胞不仅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复制后的细胞还能分化成具有其他功能的细胞,最终组成人体。不仅是受精卵,只要细胞同时具有可以自我复制,又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这样两个特性,我们都把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不难看出,干细胞不是单一的一种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着性的差异,也就是性别。在高等动物中雌雄性别的分化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这一对决定动物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性别决定通常有XY型、XO型、ZW型等类型。人类、全部哺乳动物和鱼类及某些两栖类、昆虫都是XY型性别决定。 正常情况下,性染色体是决定生物性别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一般来说,高等动物受精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该受精卵未来发育成的个体的雌雄。如XY型性别决定类型,主要取决于精子细胞,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雄性个  相似文献   

14.
冯雅辉 《生物学教学》2009,34(12):62-63
本文对学生经常提出的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问题作了解析,比如动物的受精卵是如何着床的?羊水是怎样形成的?双胞胎的种类和形成?鸡蛋是受精卵吗?植物的果实都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吗?单性结实过程中激素是如何产生的?等等。  相似文献   

15.
据生物通网2011年9月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研究中揭示了DNA双加氧酶Tet3在卵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的过程,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受精并不是简单的精卵结合。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性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  相似文献   

16.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细胞内形成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芽孢可萌发成一个细菌营养体,所以,芽孢不是细菌进行繁殖的方式。而孢子和种子都具有繁殖作用。但是,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地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种子则是种子植物的胚珠在受精后发育成的器官。  相似文献   

17.
浅谈葫芦藓     
葫芦藓植株矮小,茎无真正的维管系统,喜生阴湿环境;葫芦藓雌雄同株异枝,雌株上常生有多个颈卵器,且每个颈卵器的卵均可受精,但仅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结构较复杂,蒴台具有含叶绿体的细胞,孢子释放以蒴齿的吸湿运动而进行,孢子在15℃左右条件下可萌发成原丝体,研究葫芦藓有关知识,有利于生物学实验中材料采集、识别,观察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能通过蜜蜂的生活史来加强相关生物学知识点复习的内容很多,这是因为蜜蜂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种群。我们知道,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蜂群中生活着蜂王(一只)、雄蜂(少数)和工蜂(多数)。蜂王的作用是产卵,雄蜂与蜂王起交配作用,工蜂则负责采集花粉和花蜜、建造蜂巢、饲养幼蜂、防御敌害等。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2N=32)发育而成的,能否发育成蜂王与工蜂,主要取决于获得蜂王浆时间的长短,而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蜂。蜜蜂的具体生活史可以参考下图: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有关基因“时空”专一性表达的结果。所谓基因的“时空”专一性表达,就是指基因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时间)和特定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空间)中有选择性地表达。每一个植物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从受精卵发育成一株植物,就是受精卵中的有关基因有选择地表达,从而分化出根、茎、叶。当进入生殖生长时,原来分化叶的茎顶端分生组织,就转变成分化花,然后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对于一年生植物来说,此时植物便进入衰老,最后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单性结实现象湖南武冈师范学校(422400)杨大义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不含有种子或只含有败育的种子,故通常称为“无籽果实”。单性结实可分为自然单性结实和人工诱导单性结实。自然单性结实在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