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获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6项。 精品专业:护理。该专业2004年1月被教育部、卫生部等6部委批准为“护理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卫生职业教学新模式课题组”成员单位;2005年4月被确定为“湖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10月立项为“院级精品专业”,同期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试点专业”。  相似文献   

2.
学人风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6):F0002-F0002
汤君燕,岳阳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系主任.外科学副教授,主攻研究方向:整形美容外科学。1986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8月起一直从事临床外科和教学工作。1998年3月任岳阳市卫校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曾主持和参与各类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两百余例.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发表过《普通猪皮在整形美容外科学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等八篇论文.主持和参与过市级及院级课题3项。现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围绕“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工作岗位分析——职业行动能力提炼——教学内容重构——学习情境设计——行动导向教学”五个关键环节为构建主线,探讨了基于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和行动导向教学的高职课程再造思路,并以“数控设备电气装调与维修”课程为例,阐述了高职课程再造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链接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一文指出: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采用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的教学模式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前提条件。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手段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各种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传授给学生跨职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就好比一把“?匙”能迅速和无阻力地开发不断变化的专业知识。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而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尝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并以“直流稳压电源”工作任务教学为案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项目的设计原则、教学任务、完成实训任务的“七个行动步骤”及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评价策略.通过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让学习者在“行动”中形成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构行动导向教学,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在阐明职业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关键能力形成的特点,并结合基于行动导向听教学模式的探讨,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安佳丽 《教师》2011,(26):42-43
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发展。要体现实效性,中职语文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对于培养职业能力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在《口语交际——劝说》一课中,我运用了“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反思分析了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理论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特点从课堂有效性角度剖析了本课。  相似文献   

8.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坚持产学结合,努力提高办学水平。2004年,山东省政府表彰的100名技术能手中,学院有11名应届毕业生榜上有名。2005年,学院788名毕业生中,95.3%的毕业生取得了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并有13人获技师资格。  相似文献   

9.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升行动导向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体验式教学是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最后,以管理类专业三门课程为例,分别展示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性和个性化培养,如何实现行动导向学习,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国祥 《职教通讯》2011,(14):69-71
在职业能力和活动理论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活动理论为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就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系统化、主次分明的活动系统中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专业能力为主、关键能力为辅的职业能力同步培养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nicht)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本文在行动导向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职业院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职业院校如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本课程开展了两轮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每轮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并运用调查研究法验证了“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将更符合当前企业对中职生的入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4):F0002-F0002
教育科学研究所(简称教科所)是学院的直属部门,是承担全院科研管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和高职教育与教学研究的服务性机构。教科所成立于2004年1月,在编人员5人,其中教授1人、特约编审1名、副教授3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按照“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的完整职业工作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项目课程《制药通用设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行动导向教学能够提供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行动”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一个适宜的教学平台.根据教学法的特点,结合课程性质,将行动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现代物流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对于践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2):I0002-I0003
<正>2005年3月31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暨2005年招生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沃顿大酒店召开。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南宁市副市长王道树、区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就业办主任韦安光、学院院长陈建新等自治区、市和学院领导。学院艺术工程系的《居室空间设计》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评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实现了广西高校“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该课程紧贴市场的需求,构建和有效运作“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和“产学研”全程结合教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杜丽军 《职教论坛》2007,(10X):55-57
行动导向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本文主要论述自己如何在中职《网页制作》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进行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8.
“行动导向”模式在大学生职业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高校职业培养的现状和实际,把“行动导向”模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培养,即以教师的行动导向、师生双向互动等教学手段,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教学内容为平台,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将来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需求,以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实践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养成,以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过程导向”课程理念的理解,借助《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情境,阐述了教学实践中“过程导向”课程理念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