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药品检验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改应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通过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的流程分析来确定课程内容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及职业技能训练要求、考核方案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制药专业面向岗位群的药品检验操作技能实训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实施项目化教学,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定向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申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对《报关实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阐述了课程开发步骤,分析了课程的目标岗位及岗位技能,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报关员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规律,以真实报关业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3.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应坚持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的序化基于真实产品的分析与制作过程,基于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方法的原则.邀请校内外专家研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描述,确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对应的学习领域.  相似文献   

4.
葛海英 《广西教育》2014,(30):55-55
分析我国职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与岗位就业要求存在较大距离的原因,提出职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应顺应未来社会职业变化需求,将岗位就业设定为教学目标,根据岗位工作主线设定课程,构建目标职业岗位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金属加工技能训练理实一体化课程,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的序化基于真实产品的分析与制作过程,基于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方法的原则.通过企业专家对专业的职业描述,确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对应的学习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学科体系的课程改革,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将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必然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项目课程理论为依据,对高职个人理财课程的项目化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作者认为,应以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抓手,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特点以及阻碍专业岗位能力形成的因素,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校企合作的双向开发机制;增强课程内容与理财职业岗位任务、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项目训练的价值;注重理财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为例,通过对数控设备维修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了适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一、工学结合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特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逻辑,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一)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能力是目标岗位群、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实践能力表现为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与工作任务是紧密联系的。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本位的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做事"的过程,如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在职业  相似文献   

10.
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思路及其具体的做法:通过校企共建,确定课程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能力、知识、素质三结合;根据餐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模块项目;以餐饮企业岗位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确定教学行动,实现"教学做"一体;以掌握餐饮企业岗位职业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电器产品检验》是商检技术(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开发小组与企业合作,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改革研究,全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探讨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方式,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工作与职业能力,推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情境的优化,实现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13.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工作过程导向的“程控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开发经历了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职业岗位所含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出了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阶段,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框架完成了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的挖掘和学习情境的构建是课程开发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模式已成共识,在推进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往往存在两个问题:1.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从哪里来?2.工作情境中的项目如何转化为学习项目?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总和,其中岗位职业能力是由一系列岗位任务  相似文献   

15.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分析就业岗位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模式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工作.为此,我们组织营销专业教师及课程专家,走访了小白羊连锁集团,王致和集团,西单购物中心,朝阳批发公司,招商银行等企业,与营销管理及业务人员共同分析确定营销职业岗位群,并以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不同要求(主要包括岗位职责、业务范围、职业规范等)作为构建课程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由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必要的职业能力,按能力建设课程体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实训基地,选择适合的教学产品涵盖核心教学内容,使之作为纽带与核心课程紧密联系,从而实现教学环境与职业岗位高度一致,提高培养人才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行动导向理论和项目课程设置原理,提出按照岗位设置财经专业课程,本文在分析出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提出了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课程开发,就要准确定位高职会计职业能力,认真分析高职会计职业具体岗位,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以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课程体系,达到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为适应会计职业的岗位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以供热工程为例,进行基于职业导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优化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实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预期目标,为学生快速融入职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纹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该专业定位、核心岗位和相关岗位.通过分析职业能力的发展历程,确定适合本专业的能力分类,并对本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线的技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的系统化网络化课程体系,并提出了适用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