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芳芳 《农村教育》2005,(7):128-12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识写分开”,“多识少写”。面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任务重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枯燥的识字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验识字过程的乐趣,感悟汉字本身的人文性、艺术性,并尝试用多种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操,开启智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相似文献   

2.
王瑾 《甘肃教育》2009,(14):40-40
“趣味识字法”是小学生最受欢迎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利用汉字独有的特点,从汉字本身挖掘出趣味性,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而是学之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彩琛 《广西教育》2012,(25):73-73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晴境,进行字理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此略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周千敏 《小学生》2011,(6):51-51
我们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识字教学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要全面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黄荔芸 《成才之路》2009,(16):70-70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宇多量大,学生学起来单调乏味。然而,识字又是迈向知识大门的“首要门槛”,它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要教得灵活,学生要学得扎实。因而,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新课程标准对识字的需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教师要拓宽识字渠道,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识字教学既新又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极、主动识字的意愿和习惯,形成科学高效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认字识字。  相似文献   

7.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而是学而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 1.儿歌识字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给“蚕”字编为:“天下有益虫,‘蚕’儿留美名。吐丝织成锦,为人御寒冷。”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2.谜语识字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喜猜的特征,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儿歌式字谜,让学生在猜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学会500个左右。可以说,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教学必须从识字入手,只有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实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夯实学生识字基础,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因此,必须注重研究识字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识字乐趣,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以下是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的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覃瑞云 《新疆教育》2013,(8):113-11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字多量大。学生学起来单调乏味。然而,识字又是迈向知识大门的“首要门槛”,它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要教得灵活。学生要学得扎实。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是低年级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 ,也是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础。目前 ,识字教学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练无章法、枯燥无味的现象仍没有根本改变 ,导致教学效果差 ,学生个性、潜力得不到发挥。识字教学的成功 ,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让孩子自愿、自觉、自动地识字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整个识字过程中 ,学生处于一种轻松自主的状态之中 ,乐中学 ,学中乐。一、诱导主动识字学生识字的最佳心理应表现为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被动学习”将变为“主动学习” ,不是“要我学” ,而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汉字难学、难记。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使识字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1.形象识字法就是结合汉字的结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识字。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职责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于是,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指导,并从中总结出了学法指导“四步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首先要明确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头脑中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3):26-27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之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不会学"为"自主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做学习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方法与成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发挥创造性,尤其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尽可能采用生动有趣的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探究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识字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识字教育中,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结合儿童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采用儿童喜闻乐见且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儿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和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那么“这支火把”就点燃了,而且将越烧越旺,永不熄灭。  相似文献   

18.
蒋秋红 《教师》2010,(30):89-90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听话、阅读、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南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改变这个现状,任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教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习惯,能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识字也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在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识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实际方法,自主地进行识字。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