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读到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前,我正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语文学科教学论自身的建设问题。与近20年来国内教学论发展过程中的研究重点刚好相左,语文学科教学论前段以研究教学实践的多,自身体系建构不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新时期以来出版的众多的语文学科教学论教材或专著(包括以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名之的相关教材或专著)看出来。这或者与早期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有关,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非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出身,更多的是学中文专业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体系。这种状况赢到千荣生博士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出版(2003)才有好转。王先生的专著因为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虽对语文课程的相关问题予以厘清并进行了深入的独创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固于博士论文本身的逻辑结构,不可能完全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体例写作。二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足农村学校的适应性问题。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超前性和理想化,新课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2.
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尝试创建中国语文教育哲学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3.
贰 古典教育的现状,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文化教育界对过去几十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经过这几年的总结、反思与重新审视,中国语文教育正在拨乱反正,回归传统,古典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在.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古代诗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语文试卷也把古代诗文阅读列为重要的考查项目.社会上也出版了众多有关古典教育的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我们过去的讨论,基本上是就中国的语文教育谈中国的语文教育,研究视野的狭窄使得中国的语文教育总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天地里翻来覆去,让人看不到多少新的重大突破。现在,该是我们把眼光投向本土以外,去研究别国的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时候了。研究别国的语文课程总取向、语文教育模式、语文教材类型和语文考试改革等情况,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必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耿红卫教授著的《语文教育新论》一书,是一部既重理论研究又重实践操作的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它主要是体现了三新:一是思想新,体现了语文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改革精神;二是内容新,涵盖了国内语文教育新理念和新实践的研究;三是观点新,如对亟待构建和谐语文教育问题等的诸多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是现代语文建立以来的一次根本性教育改革.但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还不能有效地实现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培养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完美对接.新课程对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有位学者在全国语文教育研究学术会上说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语文教育有三次转变。第一次是以语盲为视野。代表人物是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三老。第二次是以文学为视野.代表人物是王丽、钱理群、王富仁等。第三次是以课程论为视野.代表人物是语文教育博士王荣生。”作为王教授的同事.他的人品学品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此次.我受《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编辑部之托.对王荣生教授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先秦语言哲学包含着丰厚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解读先秦语文教育,阐释其文化意蕴和哲学精神,是语文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旦我们把语文教育纳入先秦诸子语言哲学论争的宏阔视域来观照和审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品位和文化性格就会凸现出来,这一研究对于开阔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提升其思想境界,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内涵在丰富,语文教育在发展。一种新的思想给人们以启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核心的判断和命题,它要求语文教育研究者、实践者用新的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一个有组织的开放系统,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内部的联系,也要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如此相互配合,有机交融,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获取语文教育的理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路凯歌声中 ,《语文课程标准》迎着新世纪的曙光 ,为了那些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儿童 ,带着祖国母语教育的国家意志和社会发展对语文教育的需求 ,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 ,高度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失误的深刻反思 ,体现了祖国母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的独特视角 ,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体现了祖国母语教育的丰富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框架 ,鲜明体现了语文教育立…  相似文献   

11.
于漪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她主张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表述的变革。关于语文课程内容,她主张语文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重视语言积累,并呼吁推进课程内容的系统化,为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关于语文教学方法,她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认为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先导,要求重视语感的培养。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语文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笔者对高职语文创新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教材的学活与创新多年来,语文教学强调的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的角色意识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面对教科书,它的庄严神圣已不再依旧,而必须思考的却是:如何将“活”的教材呈现给学生,营造促进每一个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有限的教材中进行无限的学习活动。1.延伸拓展教材内容、活化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22-23日,由《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河北省中语会、邢台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大语文与新课程”研讨会在“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发祥地———河北省邢台市召开。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界专家、学者、教师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1000余人与会。在全国中语会新立项的“大语文教育”专题研究组也同时宣布课题开题。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副理事长苏立康、秘书长顾之川,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任阎苹,北大附中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程翔等作学术报告。他们都热情地赞扬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开创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与实验,阐述了…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之中,语文传统教育似乎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许多优秀教育典籍正被淡忘,优秀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但改革注重的是“改”而不是一种颠覆,改革始终是在“旧”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改变。旧与新、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必然存在交融点。本文就如何找到新课程理念与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语文传统教育的交融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公民教育在我国掀起热潮。课程改革的推行也促进了公民教育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逐步密切,理清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对于探索公民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有效途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日本语文教育研究》是付宜红女士结合我国以往的教材编排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经验以及在日本的实地考察,从中日两国语文教育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的国语教育从课程、教材、教学实践、语文教育改革以及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语文教育的过去和现状,分析了日本语文教育近五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建设性指导意见。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日本的教育教学、课程编排、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式等各方面与中国有显著差异。(一)日本课本中把学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很有计划性、针  相似文献   

17.
出版于1929年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是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20世纪前30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作者秉持批判主义精神,对20世纪30年代的语文教学有所批判有所继承。构建了20世纪初语文教学的体系,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的偏差和实践的走样,近些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一股“泛语文”现象(细分下去还有“乏语文”、“非语文”和“反语文”,我将这四者合称为“F4现象”)。这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不少人对这种语文新课改中的新现象进行批判,这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泛语文”,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是现代语文建立以来的一次根本性教育改革。但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还不能有效地实现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培养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完美对接。新课程对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矛盾和不足,对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和形成高职语文教育特色都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探讨阻碍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原因和走出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困境的对策,无疑对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