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爸爸的手     
仲文萱 《阅读》2023,(82):52-53
<正>我的爸爸有一双神奇的手。当这双手放在键盘上,只需短短二十几分钟的敲敲打打,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让人看后赞不绝口。有时甚至只需要几分钟,一首小诗就诞生了。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深夜还在忙碌,我就想看看爸爸是怎么创作的。结果就看到爸爸端坐在电脑前,一双手在键盘上灵巧地上下翻飞,比弹钢琴还快,电脑键盘就好像他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爸爸的手     
仲文萱 《阅读》2023,(82):52-53
<正>我的爸爸有一双神奇的手。当这双手放在键盘上,只需短短二十几分钟的敲敲打打,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让人看后赞不绝口。有时甚至只需要几分钟,一首小诗就诞生了。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深夜还在忙碌,我就想看看爸爸是怎么创作的。结果就看到爸爸端坐在电脑前,一双手在键盘上灵巧地上下翻飞,比弹钢琴还快,电脑键盘就好像他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说到管理人们往往会想到在“管”和“治”上下功夫。管 ,指管辖 ,是权力作用的发挥 ;治 ,是指治理 ;管辖和治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 ,把管理权限交给会治事的人 ,管理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或是这样理解管理的涵义 :管理是管理主体力求用简便有效的方法 ,创造一种适合实现管理目标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规范被管理客体的行为 ,以求达到预期的目标。所谓创造一种适合实现管理目标的环境 ,就是管理者力求为被管理者服好务。使被管理者在实践中更能集中精力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努力。现实生活中 ,管理者注重权限有余 ,而…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欲望予以适当满足或限制.由于人是管理中最复杂、最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激励就成为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具有挑战性的技能之一.管理者若想提高激励效果,就应了解激励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天网地网,天地一网”,这是人们对未来通信的憧憬。为了实现“一个地球一个网络”的理想.科学家们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设想出种种方案,“全球个人通信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全球个人通信”简称个人通信,或者叫“通信个人化”,意思是说,你只要随身有一台通信机在手,就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直接沟通联络,事先可不必知道  相似文献   

6.
如果稍稍留意,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含有道德因素,叙事性作品较直接和明显,抒情性作品则间接和含蓄。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离不开自我内心的独省。可见道德在人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反映的结果,道德当然就会无可阻挡地闯进文学之园,对文学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7.
管人先理心,与员工沟通时,必须先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人用所长,管理过程中如果能了解并运用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状况等因素,将会对管理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管理者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考核应试者的语言能力,而非仅测语音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技巧和个人的知识、智慧相结合而形成的才华和素质,这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两方面缺一不可,少一个方面,就会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9.
文化本身,就是如何提升神性(天道)、灭掉兽性(地道)的过程。一个人在非常朴质的时候,如果没有文化的熏陶,就会流落于私欲和兽性里面去。怎么变成君子呢?必须有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作为一个成功的人,作为一名领袖所要具备的五种素质——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本文谈到的主动与热爱力、合理与升华力、实干与信誉力、效益与凝聚力、领悟和学问力。  相似文献   

10.
李琳 《阅读》2009,(1):40-42
如果问你,世界上最美丽的是什么?你的脑海里一定浮想联翩,无数答案涌上心头,难以选择。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世上最美丽的莫过于语言文字。当我们洗净双手,安静地展开书页,眼眸走过那一行行文字,你的眼中将会展现怎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王龙溪的“外王”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其心学理论基础上,以“现成良知”为理论基础,以“仁政王道”为根本原则,以“一体之治”为最终目标.实现了治心与治世、良知与治政、一体与治世、为学与为政、兴学与化民的统一;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内在品质和兼济天下、淑世救世的“外王”精神;彰显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离开了自然,人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失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但自然界离开了人,它也将是孤立的而无任何意义。所以,人对侍自然的看法是人的世界观中最基本的看法之一。一个民族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也最能表现出这个民族的审美心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难免让人摸不着方向,而你这时又要赶往另一个地方办事,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怎么办?别急,就找一个‘local person’(本地人)问问路,要是能碰上个热心肠的人,说不定还会亲自带你到要去的地方!问路是门学问,但是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的我们,词不达意时,很可能就会问错路,找错方向哟!  相似文献   

14.
志军 《阅读》2014,(19):15-16
<正>同学们,顾名思义,课文《谈礼貌》就是谈如何礼貌待人,学礼仪,懂礼节,与人文明交往。课文围绕"礼貌"这一中心内容,是怎么"谈"的呢?一、引用"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课文起笔就引用了一句古训,来告诫我们怎么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处引用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  相似文献   

15.
管理工作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而这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如何让员工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这与管理者对激励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进而对企业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制度、措施密切相关,也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也就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双因素论的提出对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提供了值得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那一份责任     
程玮 《阅读》2014,(10):10-1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问题没有一个共解。但是。探索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你从哪里来?当然.你从你的父亲和母亲那里来。往上追溯十代人,你的祖先已经变成一千多人。如果再继续往上追溯,比如说,我们追溯到1628年,你那时的祖先加起来已经是好几千人。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变通运用了儒家“治世—治人—治人心—灭人欲”的治世思想,但又人为地背叛了儒家关于“仁”、“德”、“天命”和“中庸”的正统观念.这种背叛是儒家思想历史局限性和现实中被反动势力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逻辑哲学论》中一般图像论成立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形式意义上图像中的诸要素合乎逻辑的排列对应于被图示者的要素的合乎逻辑的排列,二是实质意义上图像和被图示者的诸要素严格一一对应.在维特根斯坦所企图建构的语言图像论之中,命题的意义与语言图像论的形式要求是相关联的,命题的真假与语言图像论的实质要求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语言图像论的实质要求通过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而得以达成,即在一个完全分析了的命题中,一个名称有且仅指称唯一的一个对象,其形式关联是通过其中的诸元素合乎逻辑的配置而得以实现.严格来说,为了满足图像论的两个要求,只有在基本命题和事态这一层面上,维特根斯坦才得以建立有意义命题的逻辑图像.  相似文献   

19.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20.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任何片面的做法都不可能达成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科能力是教学的目的,但培养人是任何学科都不可忽视的总目标。在学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没有整体建构的教育思想作为基础,不能运用建构的教育方法,即在知识、态度、情感、能力诸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实践、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验逐步养成和积淀,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当然也就不可能具备学习和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