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音乐     
正Program music(英)"无标题音乐"(亦称"绝对音乐"Absolute music)的对称。指标有概括乐曲中心内容题目的一种器乐曲。常取材于文学、戏剧、历史、童话、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我国标题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典和民间乐曲中,绝大部分都是标题音乐,如古琴曲《平沙落雁》、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闺中怨》、  相似文献   

2.
由于美学思想的不同,西洋音乐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标题音乐,另一是绝对音乐(或称纯音乐)。传统的中国音乐的主流,似乎一直只朝标题音乐的方向走而未见开出绝对音乐之路。传统的乐曲如《十面埋伏》、《平沙落雁》、《高山流水》、《苏武牧羊》等均为言之有物的标题音乐,就算是现代创作的筝曲如《战台风》、《东海渔歌》、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甚至是以西洋乐器演奏的《梁祝》、《牧童短笛》、《黄河协奏曲》等,均脱离不了标题音乐的框框。中国人喜欢命名、叙事,这多少受儒家道德的音乐观和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 若从内容来…  相似文献   

3.
琵琶独奏曲《点》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作品,利用书法艺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并且融入秦腔等民间音乐元素,传统乐曲与现代的创作技巧相结合,中西式节奏的结合等等手法进行创作的现代琵琶独奏曲。本文对于这首乐曲本身的曲式结构、作曲技巧、节奏特点以及它的创作意义方面来剖析琵琶独奏曲《点》的深入诠释,通过这首乐曲的分析探究现代琵琶音乐创作发展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篇末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用时有笔下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当代的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许多书中所选的《西洲曲》此句也都是“莲子青如水”。②“莲子青如水”是颜色的比喻。说莲子“清”就不好解释。整首《西洲曲》从春天梅…  相似文献   

5.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钢 1976年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刘富荣改编的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新疆塔吉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为小提琴独奏曲子。卓越的艺术才华 ,丰富的小提琴创作经验 ,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 ,使之在情感表达和形式创新方面均体现出作者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上的较高造诣。  在这首小提琴独奏曲里 ,作者运用了现代作曲技巧 ,大胆采用自由、多变的“狂想曲式”的结构 ,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中国民间器乐的特殊表现手法 ,如新疆的民间乐…  相似文献   

6.
电教手段在《天鹅》教学中的运用□夏晓彦《天鹅》是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三课的欣赏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所做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整首乐曲洋益...  相似文献   

7.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听听欢快热烈的乐曲,这就要首推充满节日气氛的《春节序曲》了。这首乐曲出自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组曲》,是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该作品作于1953—1956年。乐曲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欢度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欢腾画面。《春节序曲》以作者在延安过春节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民间的秧歌音调和陕北民歌的素材谱写而成。乐曲一开始,乐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长期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们对其传神的语言、浓郁的诗意和优美的境界赞叹不已,对作者篇末所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也是耳熟能诵。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文有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1)从出处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歌鉴赏》(上海辞书…  相似文献   

9.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评论界对《二泉映月》所表现的内容和呈现的形式,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论述。我个人认为,把《二泉映月》理解为一首双主题变奏曲式的无标题音乐似乎更为贴切,而我们从旋律中可以感受到乐曲所抒之情,也应该是表达了作曲家阿炳的悲愤情感。  相似文献   

10.
《二泉映月》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二胡独奏曲,是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不朽之作。其如歌如泣的旋律,哀怨而又悲慨的情调,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听者无不为之流泪,为之动容。其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二泉映月》出现了一曲千面的现象,被众多作曲家改编为二胡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交响乐、钢琴曲等各种演奏组合形式。钢琴曲《二泉映月》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倍受演奏者们的青睐,并深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接受。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独奏曲,是储先生于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1.
家庭的条件与环境,对孩子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家庭中,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为孩子创造音乐的条件与环境。首先,要安排欣赏民族音乐,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和热爱我们民族的音乐,很有必要。在欣赏民族音乐时,可先从器乐曲开始,并按合奏与独奏的排列顺序,分别进行欣赏。如:可将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瑶族舞曲》、《彩云追月》、《喜洋洋》等作为一组欣赏。然后再安排独奏乐曲的欣赏。如: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作为一组;将笛子独奏曲《姑…  相似文献   

12.
徐碧 《中文自修》2008,(6):30-31
《听松》,一般认为是华彦钧(阿炳)传世的三首二胡曲独奏曲之一。 《听松》,又名《听宋》,关于它为什么又有这个名字,华彦钧曾经给出这样的解释:“宋朝的时候,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山泉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着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这种说法不失为华彦钧先生自己的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4.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华清和道士学习音乐,十三岁时已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十八岁时被公认为技艺杰出的人才。由于长期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加上高超的音乐天赋,因而能够把一生的遭遇、痛苦、希望、欢乐寄于音乐之中,并成为他坚强生存的忠实伴侣。阿炳1950年12月病故,他自己曾说能演奏270多首乐曲,现传世之作只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和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以及《听松》三首。在这三首二胡作品中,由于《寒春风曲》的部分曲调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题目,是文章章法的有机构成部分。如果说其他的艺术形式或其他的文体,对此要求或许还比较宽松的话,如“无标题音乐”,有些诗歌直接标出的是“无题”,有些甚至就没有题目,文章要有题目却是一项比较明确的规定。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过去的就不见得这样。如《论语》章节的题目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只是取下边紧接着文字开头的两个字而已(古人文章、文学不作明确区分,《诗经》也是这样处理的)。这种认识实是对题目功用的一种误解。其实文章题目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标记”上。将它用在文本开头的最显著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旋律舒展悠长、节奏富于变化以及技法复杂多变,深受众多人民群众的喜爱。乐曲有非常明显的维吾尔族民间舞曲的特点,由慢渐快的节奏,使音乐如山河奔腾、一泻千里,让听众有无限的遐想之感;欢快奔腾的快板,也将音乐显得开朗奔放。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的音乐人或音乐家对民族乐曲和音乐的重视,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广陵散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今安徽寿县)的民间乐曲。现存谱为古琴曲。平沙落雁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梅花三弄此曲系惜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主题部分出现三次重复,所以称“三…  相似文献   

18.
中唐时期出现的《无限曲》代表了一种新兴的音乐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采集不同宫调的多支乐曲的片断组成一支新曲。“无限曲”的制曲方式具有创作方法上的意义,开启了艺术创造的新天地。后世的文学艺术,如宋词中的犯调、说唱文学诸宫调、南曲北曲中的套曲等,都与《无限曲》的创作方法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甚至在现代音乐的歌曲连唱这一类艺术中,仍然活跃着《无限曲》之艺术精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创作背景以及各段落演奏技法、风格、乐曲的理解和分析,力图充分挖掘该曲蕴含的深刻内涵,探求如何更好地演奏这首琵琶名曲。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乐曲,让幼儿知道乐曲名称,初步理解乐曲的内容和性质;对民族乐器二胡有所认识。教学准备:“节日赛马图”一幅,录音机及磁带。与万老师联系好来班上演奏事宜。教学过程: 听《挤奶舞》乐曲,做挤奶律动进教室,复习《挤奶舞》。师:刚才小朋友跳了《挤奶舞》,真好看。你们知道《挤奶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蒙古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骑马赛马(出示图片)。观看图片,引出欣赏曲主题。师:你们看,这是骑手们在赛马,这里是穿了节日服装的蒙古人民在观看赛马。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勤劳、勇敢,喜欢骑马、赛马。现在老师请你们听一首二胡独奏曲《赛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