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交通大学是CERNET八大主干地区节点之一,是CERNET华东南地区网主要出口,由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承担运行保障和维护。CNGI—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中最大的核心网和惟一的全国性学术网。CNGI—CERNET2连接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三所重要高校,在上海范围内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开拓了新的一页。CNGI—CERNET2上海核心节点的建成,使得上海拥有了真正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这一项目的部署和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和CERNET发挥了技术领先、示范应用的带头作用。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全国百所高校共同努力,于2004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纯IPv6主干网CNGI-CERNET2;2005年建成了CNGI互联中心;2008年建成了100个CNGI高校驻地网,并向全球首次提供了IPv6奥运官方网站服务。项目实施近十年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伴随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实验到成熟,共同走出  相似文献   

3.
在2018年10月23日举行的CERNET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攻克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CERNET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主题报告。吴建平院士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CERNET的使命、责任、发展历程以及CERNET在国际互联网标准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与成绩,还对有关互联网技术的若干误解进行了辟谣。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这一项目的部署和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和CERNET发挥了技术领先、示范应用的带头作用.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全国百所高校共同努力,于2004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纯IPv6主干网CNGICERNET2;2005年建成了CNGI互联中心;2008年建成了100个CNGI高校驻地网,并向全球首次提供了IPv6奥运官方网站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个Ipv6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近日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这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以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国家主干网,将实现全国200余所著名高校的高速接入,同时为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就近接入提供条件,并通过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与国内其他下一代互联网、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实现高速互联,从而形成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及其应用研究的重要实验环境。目前开通的CERNET2试验网连接北京…  相似文献   

6.
东北电力大学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近10年。2004年12月25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核心网CERNET2在北京正式开通,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升级,从IPv4向IPv6过渡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对于东北电力人来说,2006年是可以写在学校历史上的,短短2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7.
2012年,IPv6升级潮来临,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我国第一个IPv6国家主干网,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6月18~19日,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办的“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在北京举行。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以IPv6为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和普及。此次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校校园网负责人与会,这预示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CERNET2的全面展开,校园网向IPv6转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IPv6进程加速2008年9月25日,由教育部主持召开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高校驻地网建设项目验收会”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
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惟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目前所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05,(10):18-19
继2004年12月16日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中国工程院提交“CNGI-CERNET2和CNGI-6IX(国内互联和国际交换中心)项目进展汇报”以来,项目承担单位在核心网CERNET2和互联中心CNGI-6IX的建设、核心节点建设和校园网接入、关键技术试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CERNET2与交换中心CNGI-6IX的建设为了使建成的CERNET2主干网能及时地和国际上的下一代互联试验网实现互通,承担单位通过此前利用清华大学“985”项目经费资助建成的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D R A G O N T A P,以三条45Mbps速率的链路分别与北美…  相似文献   

12.
5月30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入驻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由此,第29届奥运官网的IPv6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由奥组委联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下简称CERNET)以及搜狐网建设,全球IPv6用户可直接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访问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同时也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用户开辟一条网络陕速通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奖励》2006,(10):44-44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核心路由器BE12016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紫光比威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目前,该路由器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家863计划“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综合试验环境”和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试验网,可望成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中具有竞争力的国产设备。它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获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带来的经济竞争中获得先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6月18~19日,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办的"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在北京举行.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以IPv6为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和普及.此次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校校园网负责人与会,这预示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底,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在美国阿灵顿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国的第四个IETF标准——RFC4925,这是由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大陆第一个非中文相关的国际标准。CERNET2在"互联网IPv6过渡问题"中,提出的4over6的机制,得到了国际公认。2005年起,CERNET专家就出任IETF有关IPv4到IPv6过渡技术工作组Softwires的技术顾问,直接参与互联网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RFC4925的主要作者为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李星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网络》2009,(1):20-20
2008年12月23日,由CERNET华北地区北邮主节点——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办、北京智洋环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IPv6技术和ICP试商用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会上,北京邮电大学马严教授做了题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及其试商用部署》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IPv6协议要点,国外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的部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网IPv6升级方案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不断发展以及CERNET2的建成为国内高校的IPv6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如何使用各种过渡技术在现有基于IPv4的校园网环境下进行IPv6的升级部署已经成为各高校校园网发展的方向.本文从IPV6升级技术方案选择、实施方案等方面对宁夏大学校园网的IPv6升级部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接入CERNET和CNGI-CERNET2的基础上,各高校校园网升级到下一代互联网,建立安全、可控、可管和可运营的下一代校园网试商用环境,实现校园网用户IPv6的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使其成为学校新一代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信息基础设施,继续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也许这不仅仅是巧合:10年前,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国主干网,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序幕。10年后,CERNET2试验网作为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3月19日在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再次吹响了中国下—代互联网建设的号角。  相似文献   

20.
6月,在北京CNGI-NOC与香港TEIN3 NOC之间开通DVTS视频会议系统."2009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得到业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参与.另外,CERNET2主干网通过IPv6 FORUM的IPv6 Enabled相关测试,并获得IPv6 ISP和IPv6WWW的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