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礼学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它对我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儒家礼学的核心。本文从儒家礼学的视角,就礼学的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三个方面,探析了儒家礼学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分析了传统武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的儒家礼学原因。这对从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来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重要意义,对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门“杂学” ,即包罗万象又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要做好翻译工作 ,既要通晓语言和翻译标准 ,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操控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对源文本进行的一种改写,是一种操控活动。而在翻译这种操控活动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受控对象,译者、文本和目标文化。译者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文本受译者的操控,而目标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在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受到译本的操控。  相似文献   

4.
西方译学的发展经历了六个翻译高潮 ,每一个翻译高潮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每一个翻译高潮都涌现出一大批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都推动了译学的发展。本文对每一高潮产生的历史背景、译人译作译论、翻译特点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就西方译学的发展的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汉初郡国与郡县并存。藩国势力的强大客观上促进了百家子学的发展。百家子学对西汉前期散文的思想和艺术风格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门“杂学”。这门“集大成”的学问即包罗万象,又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形式。要做好翻译工作,既要通晓语言和翻译标准,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名人高晓松曾说:有人问我会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作为父亲,高晓松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国美学的发展阶段和三位代表人物两个方面,可见20世纪的中国美学是一种“翻译中国美学”,希望能够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而不是依赖外国专著翻译而成。  相似文献   

9.
从救亡、启蒙的历史呼呈和公正、进步的现实诉求角度,考察了贯穿20世纪中国学始终的“现实主义”流变史。认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学中,形态时易,内涵歧混,命运多变,虽杂“实”却一“名”。出现这一世纪奇观的原因有二:一是学对特定社会现实和学自身双重诉求的双重回应;二是曲解了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实用功利主义的共同要求。由此决定了21世纪乃至更远的中国学中仍将有“现实主义”的忙碌身影。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代学中部有所反映.当代学对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反映不够,作品匮乏,与形势不相称。这种局面主要是传统学观念的影响,环保意识的缺乏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局限造成的,当然也有市场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局面在当代及未来应当改变而且有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