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德的意向实在论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与心灵哲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他由此出发对意向法则的论证实际上也是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对常识心理学所作的实在论的辩护。文章以阐明其意向理论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立场为出发点,从意向法则的内涵及其在解释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性质等几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福德对意向法则进行实在论辩护的核心与实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理论意义及缺失。  相似文献   

2.
科学心理学解释的自主性问题是在心理哲学与心灵哲学中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以自主论与还原论对此问题的争论为切入点 ,从科学心理学解释对象的复杂性、意向解释与提供理由在科学心理学解释中的重要性 ,以及科学心理学解释中的目的论语言使用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揭示并阐明了科学心理学解释过程所具有的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解释的独特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结构实在论是近年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而为了理解结构实在论必须首先了解科学实在论。文章首先对科学实在论的论据、类型及其问题进行概要性讨论,指出它的主要论据是最佳解释推理和无奇迹论证以及因果解释推理和实验实践论证,并将科学实在论划分为科学理论实在论、理论实体实在论、实验实体实在论和结构实在论;然后对新兴起的结构实在论相关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作一个总体的评论,阐明结构实在论在当前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实在论,特别是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和本体的结构实在论的异同,阐明它们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存在问题,并认为拒斥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是片面的、不完备的,主张建构一种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来修正和发展结构实在论。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心灵哲学的讨论中,丘奇兰德的取消唯物主义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对民间心理学和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丘奇兰德提出了神经哲学作为替代当前心灵哲学讨论的新框架:它反对民间心理学来捍卫物理主义,反对计算主义来捍卫联结主义,反对功能主义来建构还原式神经哲学,并通过知觉的可塑性理论为神经哲学的合理性辩护。尤其是他强调哲学解释要与最新的科学进展相结合,这为其理论提供相当有利的支持,从而使“神经哲学”成为心灵哲学讨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派别。但是它又排斥当前流行的哲学话语,在神经科学还并未取代民间心理学的今天,丘奇兰德的主张更多的是一种预测或猜想。  相似文献   

5.
准实在论采取投射主义、表达主义的反实在论立场,同时又辩护对按投射主义理解的判断作出真假评价的权利,而解释真理概念成为这个任务的逻辑基础。准实在论提出过语义学解释、语用学解释和语源学解释三种解释,不仅没有给出准确的真理意义,而且导致了诸多问题。准实在论的真理难题启示我们,真理词项的处理要区分日常领域与各专业领域;对于具有客观性内涵的真理概念,应采取实在论去理解它所评价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弘扬人文精神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已基本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相比之下,对本应与之相辅相成的人文精神的弘扬却略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本身;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科学应关注人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指称问题是贯穿科学实在论两条基本原则(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的核心环节,它和真理问题一起构成实在论"非奇迹论证"的理论基础。以劳丹为代表反实在论针对性地提出"悲观归纳"问题,借助历史主义的案例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了"非奇迹辩护"推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理论的成功(包括预测和解释的成功)与其理论的指称和真理性并无因果必然联系。科学实在论针对"悲观归纳"的质疑,试图通过"拉姆齐置换"解决理论术语的指称问题,这代表了一种"结构实在论"的理论方案,它诉诸于科学理论的数学结构来答复反实在论提出的"指称"问题。  相似文献   

8.
哈金是实验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科学一开始就有两种形式:理论与实验。与此相对应,科学实在论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关于理论的实在论;二是关于实体的实在论。前者是为了说出世界的真相,与科学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是负载有价值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反实在论的批判;而后者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对世界的干预。当科学家运用理论实体制造出仪器,并测量到新的现象时,这个实体就成为一种工具,因而是存在的。文章考察了哈金的解构理论实在论和建构实体实在论的思维脉络,并剖析了他的实体实在论所带来的启迪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孟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4):604-609
在当代的科学论中,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执一端。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尔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用实在论。作用实在论超越了以往的表象主义,以科学实践为中心,弥合了自然与社会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在作用实在论当中,实在是科学实践所构造的结果,话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但作用实在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客观性被改造为责任问题。如此一来,认识论与本体论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统一,科学从表象走向了实践,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二元对立被超越了。  相似文献   

10.
25年来,对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研究中的发现、解释与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有关巫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等方面——这不仅使科学史学家的事业全然改观,而且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关于科学知识的形象。为解释文明的这一伟大现象而作出的种种论证所促进的这场论战,已经超越了专业历史学界,并引起人们对这场“革命”和它传给现代社会的至关重要的遗产产生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行为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为科学是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探索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半个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成立了许多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机构 ,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当前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 ,向行为科学研究提出两个重要的前沿问题 ,即信息化条件下个体与组织的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美国已正式宣布 2 0 0 0— 2 0 10年为“行为的 10年” ,我国也应加强行为科学的研究。最后展望了 2 1世纪行为科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13.
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表),对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各种性质做出成功的预言,由此成为科学哲学中预言主义主张的依据,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典型科学案例。文章回顾并重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史实,揭示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表)的理论特征,指出相对于严格的定律或理论标准,元素周期律(表)有非完整性的特征。通过分析,证明元素周期律(表)仅是一种具有局部合理性的知识组织形式,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做出的新颖性预言,只是理论的一个局部内容的逻辑推演结论,不能作为新颖性预言主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化论心理学综合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试图解释人类认知和情感适应功能的起源,并解释这些功能机制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文章主要着眼于回答自然选择是如何创造条件,使有机生命体从环境挑战中生存下来的问题;澄清关于进化论的一些错误概念;以及探讨进化论如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文章最后简要地阐述了科学界和政治界对现存一些进化论观念的思辨。  相似文献   

15.
魏铮  屈艳 《科教文汇》2012,(28):182-183
进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人们进化而来的学习和动机偏差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科学等知识对人所生存的世界做出一定的解释,并一直在积累。人们通过对这种积累的知识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客观发生的事物。人们的相对原始的认识与积累下来的抽象知识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就有一定的心理机制能够使人们理解这些理论.并创造新的知识.进化而来的生物能力和不断积累的抽象知识之间存在着距离.进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就是填补这段距离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功,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业、医药业等领域,然而由于存在的潜在风险,其安全问题已不是纯科技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民健康、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成为社会的争论焦点。支持者认为它能满足人类诸如作物改良、基因治疗、医疗健康等各种要求;反对者则提出它可能会带来基因污染、伦理问题、生物武器等诸多危险。双方各执一词,然而争论的双方多集中于技术本身的风险,而在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对转基因技术作深刻反思,其实更有必要。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功能,设计了基于我国国情的转基因技术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7.
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当前相关资料进行输理,结果发现国外学者对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主要是依据职业发展理论,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制度资本等角度进行。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在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与责任、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科技工作者职业流动。  相似文献   

18.
以高校科研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绩效评价取向对科研人才心理授权和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绩效评价取向由控制取向和融合取向两个维度构成,高校绩效评价取向明显偏向控制取向;绩效评价融合取向对科研人才心理授权和个体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影响;心理授权在绩效评价融合取向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Lorraine Daston and Peter Galison's recent book on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objectivity showed that, over the cours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atural scientists of many stripes became intensely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 of the distorting influence that their own subjectivities might be having on their observa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e. At very nearly the same tim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rose specifically to investigate scientifically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lthough Daston and Galison briefly discussed some basic psychological issues-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differences in human color perception-they did not strongly connect the widespread European concern with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rise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his essay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ctivi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ist who most energetically strove to discover the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conscious experience, 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 Titchener's efforts to produce an objective study of subjectivity reveal important tensions in earl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d also serve to situat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t the center of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struggle that was being waged across the natural sciences in the decades surrounding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20.
李必发 《科教文汇》2013,(36):180-181
心理学学科是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从社会的整体科学应用知识体系来看,心理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在多个领域中进行应用,比如高校教育领域、各个单位的管理领域等。心理学的应用需要进行人类行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活动应用的过程。总而言之,心理学具备双重性质,不仅具备理论性而且也具备应用实践性,目前来说,其分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心理学两大模块。在该文中,笔者就亲身经历展开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