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学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才能很好地发挥心理学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心理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观、新的教学质量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新型师生观等。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的兴起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本从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入手,阐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并对建构主义教育观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呢?笔者认为,树立多元化的学生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多元化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地学校各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对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学教学观、素质教育观,提出把心理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为深入探讨学科教学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学科教学的历史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爱梅 《函授教育》2003,7(2):98-100
要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外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而去努力: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虽然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是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的是要树立现代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对学校各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高对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心理学教学观、素质教育观 ,提出把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为深入探讨学科教学改革 ,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学科教学的历史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学地理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为例,阐述了新时期中学地理教育要树立的教育观、教学现、教师观和学生现,教师应在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外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挥心理学教学和心理训练与指导的作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2l世纪新型小学教师,是一个急需重视的问题。本文浅析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革心理学教学,加强中师生的心理训练与指导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等方面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学校长树立公平意识,重构平等合作的教师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并重的课程观;多元性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即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学观、课堂观、学生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李贵品 《文教资料》2007,(24):173-174
进入21世纪,人才竞争愈显激烈,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创新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树立创新教育观,是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教师本身就要富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所培养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观念滞后是当前制约我国教育的主要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例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师生关系观等都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2005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施全新的课程标准,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为此,我们做教师的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价值观,正确地思考和科学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学廷 《新课程研究》2006,(12):72-72,65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教育思想的真正开放,才能有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的开放。所以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创新关键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贯彻落实十六大在关于“坚持教育创新”的精神,首要的就是要以创新的思想和观念为前提,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育人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顺利推行的两年当中,教学要转变观念,教师要转变角色,教法要转变形式,教材要转变内容,就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