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就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县乡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组成  相似文献   

2.
浅谈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财政支持,主要应当通过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来解决,县域金融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部署,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完成,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有学 《华夏星火》2003,(12):24-2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加快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地评价广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HOT!征稿启示     
2020年的小康离我们有多远?小康时代的美好生活什么模样?在几乎触手可及的幸福里,十几亿中国人关于未来充满了甜蜜的期待和梦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人民从缺吃少穿到温饱有余,实现总体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热点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经济就无法腾飞。十六大赋予了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本文从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出发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后又从战略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构建和谐农村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科普在培养新型农民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县域农业科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科普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为支柱建设现代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王仁清 《大众科技》2004,(11):59-6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那么农村应该靠什么来脱贫致富,从而实现小康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二项都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