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体,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者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党报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体,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渎者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是人物典型报道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那么,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对新闻从业者来说,重大典型是稀有的报道资源,甚至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对地市级媒体来说,宣传和推介在国内有影响的重大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李凌 《记者摇篮》2004,(8):52-52
典型报道一直是新中国新闻事业重要的思想工作性文体,是讴歌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从解放初的孟泰、王崇伦、史来贺,到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上世纪末的孔繁森、李素丽、徐虎,到今年新推出的许振超、李斌、任长霞,一大批光彩夺目的先进人物由于典型报道的推出,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王进喜、牛玉儒、任长霞等,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近年来,楚天金报将更多的版面留给了身边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平凡人、普通人.今年一季度,楚天金报推出了"马路孝子"刘普林、"提琴爱人"袁春生和陈惠芳、"大义农民工"汪述恩等有血有肉、影响全国的典型人物.回顾这三组典型报道,我们感到在采访、写作等诸多环节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7.
李华 《军事记者》2009,(4):17-18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是媒体宣传报道中一个重头。杨业功、许振超、牛玉儒、华益慰、方永刚等重大人物典型,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成为人们行为的标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精神文明、弘扬真善美,引领社会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物通讯是典型报道中采用最普遍的体裁之一。通过正面人物报道,为社会树立先进楷模,为许多党报党刊所重视。然而,真正能像焦裕禄、张海迪、李素丽这类令人们所感动,甚至通过正面人物报道影响几代人的典型却不多见,大多数人物报道不但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且有些正面人物报道甚至还引发了争议,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有关正面人物报道所容易产生的负面影响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这是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党内宣传问题时曾指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其原义并非指典型报道,但后成为典型报道一说的来历。上世纪60年代,随着焦裕禄、雷锋、王杰、刘英俊等一批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出现,典型报道这一形式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其意义就在于结合时代特征产生一种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典型报道在我国一直是主流媒体的优势和强项。牛玉儒、宋渔水、任长霞、许振超、杨业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就是通过媒体鲜活、生动的典型报道让大家熟知的,起到了较好的引导、激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新闻战线先后推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时传祥、雷锋、王杰、焦裕禄、陈景润、张海迪、徐洪刚、孔繁森、李国安、李素丽、范匡夫、任长霞、吕振超、牛玉儒等数百个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典型人物,以及大寨、大庆和“硬骨头六连”等先进集体。这些重大典型,就像璀璨的群星,辉映在人民群众思想的星空,串接起亮丽的社会精神明风景线。时光在冲刷人们的记忆,我们的媒体不能忘了这些典型,并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因此,搞好重大先进典型的后续报道,是我们新闻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说:“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也是如此。“①于是,以先进、中间和落后人物为对象的典型人物报道(以下简称“典型报道“)似乎也要万年长青。然而,雷锋、焦裕禄时代终究远去了,随着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和思想的日渐多元,典型报道再也不能像“魔弹“一样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13.
典型报道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在我国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等主流新闻媒体上的许多人物通讯、经验消息、工作通讯以及一些事件通讯都经常采用典型报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许多先进典型,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的宣传,都离不了典型报道。本文试就典型报道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对策等进行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宣传先进的人物典型是党报的一种主要宣传手段,是党报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本报社委、编委决定,1990年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推荐焦裕禄式干部,推荐雷锋式青年,推荐‘铁人’王进喜式工人”的“三推”活动,把它作为新闻改革特别是改进人物典型宣传的一种探索,作为在典型宣传中真正依靠群众,实行群众路线的一种尝试,作为更好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一  相似文献   

15.
人物报道的可读性,首先来自于人物本身的可敬、可亲,来自于言行事迹的可信、可学。读者只会对那些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人物报道感兴趣,而对那些明显具有炒作性质、胡乱拔高的“典型”人物,只会嗤之以鼻。但是,文章被人读过,方能起到教化作用;先进人物被人所知,才能为人所敬、所学。好内容、好素材需要好形式、好体裁的“包装”,这是没有争议的。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之所以那样深深地打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著名记者穆青等人那篇有血有肉、情浓意厚的长篇通讯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因  相似文献   

16.
戴欣 《新闻知识》2006,(11):77-78
有人说典型报道是不美的,因为它是始终为宣传服务的。其实典型报道也需要美,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一篇典型报道若具备了审美特征,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审美效应,增强典型的宣传效果。但是怎样有效的增强典型报道的写作美感呢?本文试图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此作一分析。“虚实相生”——典型报道的意境营造在穆青的名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对县委书记焦裕禄刚到兰考县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的描写有这样一段:“送走了风尘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连连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  相似文献   

17.
陈昕 《新闻战线》2012,(6):88-89
典型一定要"下凡",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当公众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人情味的人,典型才更具有可信性。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以人物通讯为主体,辅以消息和评论。说起典型,多数人想到的还是雷锋、焦裕禄等,现今能被记住的典型却很少。因此,如何做好当代  相似文献   

18.
韩少林 《新闻前哨》2011,(11):14-16
纵观我国新闻宣传史,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一个特色品种,黄继光、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吴天祥……这些闪耀着时代光芒的英雄模范人物,通过媒体的挖掘报道,在广大读者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变成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有的市民报对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19.
李文 《新闻实践》2012,(12):45-46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嬗变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特有的一种人物报道形式,也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态之一。真实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灵魂。在我国新闻宣传史上,曾出现过诸如焦裕禄、赖宁、孔繁森、徐虎、李素丽、任长霞、沈浩、郭明义等一大批优秀模范人物因为典型报道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社会的道德标杆与价值坐标,引领  相似文献   

20.
刘见闻 《新闻记者》2007,(12):103-104
抓好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典型报道包括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个体典型和群体典型,等等。搞好典型报道,对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各项工作。提高党报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