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邬爱迪 《中华武术》2004,(12):36-37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内外双修,乃习武之本矣,则武术兴矣。”  相似文献   

2.
赵新景 《精武》2003,(5):33-33
吾家自张先生相传至今,百余岁矣。而百法之妙,总可外此以访之,所谓避实击虚者也。至于下盘之法,非经口授,难以通晓,未能尽悉其奥,且不加辨析,更多差谬。其法须要见境生情,而囤囷曲折,不可不细讲究。凡我后辈传授之法,潜心习练,苟能应心得手,无不倒人。其所取胜于人,全在此处也。  相似文献   

3.
姚悦 《收藏》2006,(3):43-43
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都十分讲究笔墨、气韵、意境和画品格调。活跃于“扬州八怪”同时期的画家王潜,就是一位在绘画造诣上既讲意境,又精擅笔墨神韵而闻名于清代画坛的一位杰出的花鸟艺术名家。  相似文献   

4.
正序古今来瑟居六乐,剑统五兵,制器尚已。夫瑟与琴并用乃琴在而瑟亡矣。即今之谈剑者往往假刀法托之,抑知古之人居则在侧,行则佩身,饮食宴享则起舞以佐欢,未尝一日废也。汉唐以来,彬彬之士执笔墨而拘于文,赳赳之夫仗戈矛而流于莽,遂使古法渐湮,而干莫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幸存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两种看似互不相同,骨子里却环环相扣的艺术形式,那就是昆曲和中国绘画。息息相关昆曲是一种集中华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优秀成果之大成的舞台表演艺术,传统中国画讲究玩弄笔墨的情趣。尽管从表面上感觉两者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内涵上却紧密联系。中国画的艺术创作里必须会涉及到的意境的表达、色彩的调和、线条的舒展、构思的完美、  相似文献   

6.
张福勋 《收藏》2006,(10):170-171
虎者,山中之大王也,百兽以山君拜之,而百姓则以山神爷敬之也,然则虎之威何在?曰虎气雄威者也。威从何求?其求有六:一曰虎头,二曰虎尾,三曰虎皮,四曰虎眼,五曰虎牙,六曰虎啸也。  相似文献   

7.
修武修文,古之治致之道也。远之,则用于一国,迩之则用于一身,未有截然相判者也。孔子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此文武之道,犹太极之有两仪。两仪交变,而生生不穷。然究极其蕴,一而已矣。一者,在天为理,在人为德。理发而生万物,循之则昌也;德成而举百行,勉之则至也。一而万,万而一,精粗巨细,无相或遗也。  相似文献   

8.
周英南 《武当》2009,(11):14-15
杨澄甫宗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与相当之时日。”又说:“学者尤宜先求其像,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宗师所述,精辟地阐明了太极拳习练的至关重要之处,是“经过一定的程序”及“逐日自身之锻炼”。在程序上,一须“求其像”,  相似文献   

9.
张东宝 《武当》2009,(4):46-47
一般来说,僧界均讲修性,但讲究性命双修者也不乏其人,况且汉地僧人不少具有厚实的儒道文化之底蕴。中国化的禅宗就融合了儒家之中和,道家之虚静,佛家之空灵,尤其是儒道两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儒道的“坐忘”、“存思”,与禅宗的禅定有异曲同工之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禅宗文化。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历代高僧,在修禅的基础上,均大胆汲取了儒道两家之内修精华(禅宗二祖慧可的父母是虔诚的道教徒,慧可幼时即信道教,爱好“老庄”)。可以这么说,中国禅宗的创立,儒道两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宋学玉 《武当》2007,(6):6-7
道教武术有内外之别,其根皆在“养”、“御”二字,乃与“道”旨相合,非唯太极、形意、八卦可以统代,枢密甚深。而道教内家拳独树一帜,具有“形不露体,内外兼修”的特质,故而历代嗣传者均将开诀  相似文献   

11.
吴宪民 《精武》2005,(12):22-23
心意门有“盘辫子”诸般实战技法,用意颇为纯一,属后人增补之简易法门。其阐抉“拳经”之旨,集“心意遗技”,于用法多有发明,皆补前人之所未及,学艺君子俯而相就,果得其解,世上拳技则更不泌深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何如珍 《收藏》2007,(4):36-39
“笔墨清华”“无声之诗”是当代艺术史家王伯敏和篆刻名家钱君匋两位先生为《胡润芝国画集》的题句。“笔墨清华”从绘画语言方面概括了胡润芝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清华无铅”,“无声之诗”则从中国画意境方面透射了胡先生绘画的神髓——“诗人无声之境,乃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13.
惠东 《收藏》2012,(20):77-81,76
石峰1969年出生,山东人。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和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精英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数十幅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收藏》《国画家》《中国文化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出版个人专集、合集数本。石峰官方网站:http://www.shifengyishu.com自20世纪至今的中国画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或许就是"创新",唯新是尚,唯新是务,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强调别开新境,强调个人风格面貌的凸显。当然,就字面意义而言这并无不妥,一代而有一代之文,一代也应有一代之固,一味泥古自不可取,然细而察之,其中尚有可推敲之处,最近细读石峰兄山水画,更由此引发一些深入的思考。纵观近百年中国画的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结,同时革命、创新、个性始终是20世纪乃至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也是最大的误区。子曰:"述而不作,见贤思齐。"‘述"者,传旧而已;"作"者,创始也。东坡又云:"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精研古法、注重传承是中国画历千载而绵延不绝并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20世纪却不然,与传统的断绝唯恐不彻底,大力提倡独僻蹊径,自出已意,从"美术革命"到"中国画改造"、"革中锋的命"、"笔墨等于零",起码在舆论上,革命与创新居于主流或者说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忽略笔墨的深化转而注重图式的出新,这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画创新的大体趋势,这其中既有西方美术教育体制取代传统中国画教学方式所带来的转变因素,也有特定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之下的必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成为中国的主流美学思潮,当中国画被赋予表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新貌的沉重使命时,以往以"笔墨"作为价值判断最高标准的体系自然难以存在,画家们为之惮精竭虑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及题材、构图的新颖别致。通过大量新的视觉元素的引入和新时代精神对传统文人情怀的置换,中国画至此确实是焕然一新。其时的山水画致力于写实,致力于革命圣地画和建设场景、主席诗意的表现,对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焦点透视的表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山水画的本质。不可否认,以李可染先生为代表的具有深厚传统素养的老一辈画家直面生活,适当吸取西法,创作出一批展现时代精神的杰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也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西式美术教育体制之下成长起来的后辈画家们缺乏他们对中国画笔墨的深刻领悟,因而往往仅停留于图式花样的翻新而远未及根本。从改革开放至今,以往的单一化价值判断已经打破,新潮蜂起,流派纷呈,尽管就目前来看从传统资源内部寻求推进发展中国画的动力已成为相当一部分画家的共识,但当代画坛表面的花团锦簇仍掩盖不了底蕴的单薄和笔墨的空疏。笔墨是中国画最本的语言,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石峰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几近固执地致力于笔墨的锤炼,重视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延续。他从传统法式入手,对古人笔法、墨法、皴法、树法进行全面的临习,博采众长,从中寻找出规律性的因素,自如地运用在自已的创作之中。在构图上,多高远、深远之景;在笔墨运用上,既得元人王蒙苍茂幽密之致,又吸取当代浙江山水之长,得平淡清雅之韵。其画墨笔为主,略施淡彩,雅正平和,笔无妄下,无论在用笔用墨的规范方面,还是在布置安排方面,皆显示出深厚的传统功力和纯正的古典山水意趣。他没有急功近利地强求所谓个人语言、符号、样式的确立,而是踏踏实实地以笔墨为切入点,真正  相似文献   

14.
冉珠江 《武当》2003,(2):40-40
阴阳大道,先哲所秘。自全真龙门大兴以来,其旨多隐而不显,故世难得真传。今人所学所论者,多为清静孤修也。不知天地化育,阴阳双修之奥妙,故多中途而废。已故仙学巨子陈撄宁曾讲:“古所谓金丹大道,实即南宗阴阳功夫。”愚认为,学道者不可不知阴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农夫 《收藏界》2014,(10):152-152
“笔墨”是国画的精粹,它不仅是视赏形式和技术规范,还承载着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黄宾虹先生也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因此,干百年来多少国画大师都在“笔墨功夫”上苦心揣摩,都梦寐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可以说,一部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笔墨史”。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也有“五笔七墨法”、“泼墨法”、“积墨法”、“渲染法”等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6.
刘宇 《武当》2001,(6):25-28
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相感,不外一气之流行。故达摩祖师本之,而创是拳。其旨在养气,在益力。动作简而功无穷,故名之日形意拳也。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12)
正一笔墨结构是以墨点、墨线、墨块为基本架构,通过笔法、墨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相互转换的、形态各异的复杂多变的笔墨视觉图像,其"与道同机",从点生发,由线延伸,随墨扩张,在"外师造化"之中悟得胸中"意象"并展开笔与墨关系的整合,从而进入一个内涵天地运行理念的架构世界笔墨结构。笔墨结构总体上是由墨点状结构、墨线状结构、墨块状结构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其内部结构与外部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整合关系,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笔墨结构的组建运行中,三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浸染,无限生发,  相似文献   

18.
网球兵法     
第十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摩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相似文献   

19.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8-58
先师云:“形而上者谓之意,形而下者谓之势。演形意拳术者,熟玩内意外势之语,于拳道则思过半矣。”盖拳意者,人神所素具之灵机也,灵机者,必藉拳势而显者也。舍拳势,则拳意浑噩将无所用。未闻‘意’,‘势’有孤立而成者也。神之取给于形,形之取给于神,相反相成,并完吾人虚灵不昧之天真;觉行圆满,包举无遗,此形神得其宜之总说也。  相似文献   

20.
二、理基黄老道德 法重性命双修 据《三丰先生全集·大道渊源》载:“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虽然老子之所传亦甚多矣,其间杰出者,尹文始,王少阳,支分派别,各有传人。今特就文始而言之,文始传麻衣,麻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