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因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最系统、最全面的阐释。书中,李达首先综合介绍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不同见解,指出了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存在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向,进而严格的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既坚持唯物论,反对唯意志论,又坚持辩证法反对机械论。再次,对社会的起源、发展、变革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和革命实践的思考,把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置于唯物史观视角中进行阐释,深刻地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是在纠正“左”的错误,反对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同志在文选中,特别是在《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和《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等三篇文章中,对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精湛的论述。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论述的精神,深刻认识和掌握开展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规律和原则,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和吸取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继续反对“左”的,特别是着重反对当前右的、涣散软弱的错误倾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其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要体现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提倡“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工作作风。二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正确开展党内批评。三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挖掘和学习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对于当前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证,是新时代坚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做出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圣经》(The Bible)是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集中反映,《圣经》中的一些语言已经渗透到英语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了解这些语言,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也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正像不研究佛学就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不读《圣经》也就无法解读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是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它既是"中国之治"制度"密码"的优势阐释,也是"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的崭新起点。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对于坚定全党全国  相似文献   

8.
伟 大导师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①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也曾反复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本本主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而且在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也是从实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过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特色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 ,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 ,这个新事物……是中国提出来的 ,这就叫做…  相似文献   

9.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根本见解。在历史研究整个过程中,需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立足客观历史事实维度,用中立性视野,把孤立的历史事件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浪潮中去研究和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即唯物史观教育,来规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这就在哲学范畴根本地击破了历史虚无主义。本文首先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沿革入手,进一步阐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最后通过唯物史观视域下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党的"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变得更加紧迫,对这一领域的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史性以全会的形式,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高校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特别是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统学、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最具忧患意识的历史家,他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史记》就是他深重的忧患意识的产物.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并形成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深层心理结构.晚清的刘鹗曾有一段话十分集中地概括了这一文化现象:“《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所谓“哭泣”者,正是指弥漫于作品间的忧患情绪.刘鹗在这里将《史记》与《离骚》、《庄子》、杜诗等并举,说明他对《史记》中所蕴藏的太史公的忧患意识有深刻的感受.其实,不单是刘鹗,两千多年来许多目光深刻的学者都看到司马迁著《史记》决非单纯记录历史,他在记载历代政权的兴衰变迁和帝王将相的荣辱沉浮的同时,处处流露着自己对社会、现实、人生浩大而深广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司马迁真实地记载历史,敢于大胆批判现实的思想基础,是他自强不息、发愤著书的精神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为基础 ,吸收国内外一批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学者于 2 0 0 0年 3月组建而成的新型科研机构 ,研究中心下设生态环境变迁、经济社会史、开发治理对策、信息与咨询和生态美学等 5个研究室以及行政办公室、图书资料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数字地图室、文印室等行政管理与研究辅助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为朱士光教授。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 2 8人 ,其中教授 2 0人。主要方向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对策研究和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作为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著作。它涉及到的侠义精神体现为 :坚持正义、反抗强暴、效死报恩、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等。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我党带领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内外大势,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将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合作共赢的新路是和平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的延伸,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合作共赢的新路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容筝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2):46-48,75,109,110
毛泽东诗词光辉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而且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生动体现。将毛泽东诗词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社会事件处理不当而酿成的社会治理危机,彰显出民意诉求与社会治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的积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更多地用治理理论来指导社会管理,不断改良行政权力运行方式、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回应不断加强的民意诉求,是完善社会治理方式、防控社会危机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们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工作的中心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有关指示精神,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努力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继续进行教学改革,落实我院《七五》规划。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党中央发出了重要文件,阐明了斗争的性质、意义、重要性、长期性及其范围、重点等。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是风险社会中的最突出风险.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观出发,依据人类社会客观历史规律,深刻地阐述了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并用历史唯物辩证法去进一步揭示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今天,作为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指导中国金融实践,走中国特色的维护金融安全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对时代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作者通过文化批判的方式极其深刻的表现了此时中国的文化生命方向,其描写的家族悲剧同时也是此时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真实写照。此外,《红楼梦》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依然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中国文化精神仍然面临着返本开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文化如何自觉依然是摆在今天国人面前值得深思的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作品的负面评价,可以明确地捕捉到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审美趣味。《唐诗选》是王闿运毕生研究、选编、批点唐诗的成果结晶。从《唐诗选》里的评语可以看出王闿运在诗歌韵味、文体、伦理等方面的审美情趣,如追求真情景而反对空言、追求真诚而反对虚伪的诗韵追求,讲求文体新创和章句安排的文体追求,对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观的坚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