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静 《学周刊C版》2010,(5):60-60
《高中历史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历史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注重加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人文教育教人向善。人文素养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被定义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或"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课堂的"灵魂"。基于此,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只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价值引领的必要性社会呼唤人文素养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把实现人文教育的价值回归作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育的本质,实质是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深入挖掘教材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造就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是个人所拥有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也是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的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  相似文献   

5.
高岚 《新疆教育》2012,(21):171-171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基本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养成民主意识、进取精神和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学科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起人文思维。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演变规律,学会以史鉴今,构建人文思维。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用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价值判断的形成源于学生对历史细节的了解、源于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做出独立思考与判断,以形成对历史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历史细节的发掘,通过翔实的史料还原历史面貌,重现历史真实。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正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8.
刘海兰 《新课程研究》2009,(12):174-175
新课标对历史课程定性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使他们形成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价值追求之一。历史课程体系含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可使历史教学的一体两面更加和谐、统一。文章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就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展开分析,以期发挥历史课程的学科优势,搭建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科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学科教学真正体现育人价值。文章结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的教学设计,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加强历史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本节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教材分析初中历史课程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强调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编写,遵循了上述基本理念,以期实现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即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历史课程而言,"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如何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问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也指明了新时代下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历史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立足于历史教学,构建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性的班本德育课程,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契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黄雪松 《考试周刊》2013,(2):143-143
<正>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远大的人生目标,将自己塑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确实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在抓好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是一门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历史教学必须抱着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于杰 《学苑教育》2024,(5):82-84
高中历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所在。文章就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价值进行分析,着重探讨通过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和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让高中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涵养家国情怀、浸润美好品格、树立远大志向,更好地建设国家与社会。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程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文化涵养、价值思维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研究实施方案,处理好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学会从历史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从中汲取精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设计不是传统备课的代名词,它是运用学习和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