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断网七天记     
张建 《大学生》2013,(Z2):82-83
正"张建,今天开黑啊(一起联网打游戏)!""好啊!""张建,赶紧看微博,今晚的快乐大本营有刘亦菲呢!""真的吗?我要看!""张建你看,人人上XX向XX表白了!""嗯,早看见了!"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状态,打游戏,玩微博,刷人人,甚至因为晚上打游戏太晚而翘掉第二天的课,或者在上课时间不停地刷微博。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全部,似乎时刻都离不了。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一条公益广告,大意是说男生因为迷恋游戏和网络,忽略了女友,最终两人分手,  相似文献   

2.
自从妈妈给我配了触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我的课余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至少不再是每天放学就傻杲呆地看课外书,或者看无聊的电视剧了,我有了另一个娱乐的去处,那就是微博。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13,(4):22-23
我发了一条很火的微博,估计全国有几干万人都看到过它。在这条微博中,我把耶鲁大学学生做的一个招生视频与北大的一个视频链接放在一个微博里,由大家看后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趣味图说     
<正>@科科和闹闹:糟了,一不小心露馅了!(图1)13:2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收藏夹|评论@宁波日报汽车周刊:我再说一遍,我不是面包。(图2)11:12来自新浪微博转发|收藏夹|评论@微博搞笑排行榜:说你爱我!不然就死给你看……(图3)15:0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收藏夹|评论@看你笑不笑:救命,有蟑螂!(图4)14:0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收藏夹|评论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公司究竟已经流行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BOSS群已开展微博打卡了,所有编辑必须看XX电视剧,我后@BOSS发表观后感!  相似文献   

6.
李浩 《班主任》2012,(8):17-18
正当下,微博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据调查,我班62名学生全部开通微博,学校微博用户已超过5000人。如何利用好微博,让它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融入微博,走近学生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大谈他们怎样"织围脖"(写微博)。我想自己也不能太"out"啊,于是也开通了微博。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微博的年代。作为QQ一族拥有腾讯微博那简直就是小意思中的小意思。可我要问了。淀粉们每天除了发微博看微博外还利用微博做了点什么呢?恐怕大多数淀粉会摇摇头吧!其实微博还有很多小秘密呢,比如给好友点歌、定时发博、微博统计及游戏等好多的功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下这些“应用”的功能吧!  相似文献   

8.
我可以有自己的微博吗?舒心姐姐,前一段我注册了一个微博,我很喜欢把平时想到的事情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事被我妈知道了,她很生气,说玩物丧志,微博上负面新闻多,会影响我学习,甚至看待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很烦,我就不能有自己的微博吗?——小策舒心姐姐回复:微博这东西跟很多东西一样,都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了,是很好的工具,比如你说的记录一些心情或者生活的点滴,会让你更懂得观察和体会生活中不易觉察的点滴碎片。用得不好了,的确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现阶段,不用我说,你也明白,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可以在学习累了之后用一用微博,换换心情,放松一下,但切忌沉迷。  相似文献   

9.
<正>"你的微博名字是什么?""你转我的微博了吗?""这条微博太搞笑了,快来围观!"继手机短信和QQ,微博已成为时下最受中学生欢迎的交流方式。不论是记录生活,还是八卦、娱乐、吐槽,微博正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其实中小学生"织围脖"已不是新鲜事。《2012年微博用户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3.68亿微博用户中,90后及00后占据了37%。  相似文献   

10.
互动     
sky 《考试》2011,(8):62-62
关于改版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期杂志有了一些变化?刚写下这句话,我心里就不免生出一丝遗憾,《考试》的读者大多是高三同学,伴随着次高考的结束,他们告别了高中生活,也告别了《考试》。不过,这也代表着又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了。无论你是第一次翻开《考试》,还是与《考试》相交已久,都请不要大意地说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吧。联系方式有很多,gmksreader@126.com是读者专用邮箱,到考试杂志的微博留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请在新浪微博上搜"光明日报考试杂志")。补充一句,其实,高一、高二的同学也是可以看《考试》的,甚至可以说,从高一就开始看,效果更好,看我真诚的双眼。  相似文献   

11.
微生活     
<正>随着微博等新媒介的兴起,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微""秒"的变化:时时刻刻更新微博、浏览微小说、关注短新闻、看视频、自拍网剧、网上"秒杀"……追赶时间、超越时间已然成为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基调。微生活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紧密了。  相似文献   

12.
<正>"妈,昨晚一宿都是关于你的梦。梦到你回来了,但我知道你已经走了,你说一年只能回来一次看我,我说妈,你别走了,我想你怎么办?你说你想妈时敲敲墙,然后听听墙里的声,妈就跟你说话了。妈,之后我醒了,泪流满面。"在拥有1.76亿活跃用户的微博中,这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微博,这是沈阳80后女孩璐璐怀念已故母亲的微博。  相似文献   

13.
正在好些时间会有这样的想法:停用微信三天。我总感觉自己把大部分的空闲时间花在了手机上,不是打王者荣耀就是刷微博、玩微信。生活状态越来越糟糕,有时莫名其妙地打开微信,生怕错过别人的一条消息。似乎我们都成了离不开微信的人,如果哪天不看微信,就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一点什么。  相似文献   

14.
他说:看别人多了,看自己就少了;想的东西多了,做的东西就少了;走得太快了,错过的也就多了。看不清自己,成了别人的附属,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本科就读于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是我们院2012级金融硕士新生:黄金柱,微博名黄金柱子。这个比较二的名字伴随我度过了二十二年的"饱满"生活。在四年前,不,七年?十年?不,  相似文献   

15.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戏称为“围脖”。写微博,戏称为“织围脖”。时下,微博充盈着现代人的生活,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建构起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我是一个爱“织围脖”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意识到,对小学语文课程、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微博也是一个富含时代气息的教学因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  相似文献   

16.
李辉 《生活教育》2011,(4):70-71
2011年春节晚会上,小品《新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中,有一段蔡明写微博的情节。看完新房后,蔡明(妈妈)要把自己的感受发到微博上。她写道:“今天我看了新房,也见到了我女儿未来的公公,他漫长的脸上写满了诚实,他的名字和他的人品一样,刘诚实!”  相似文献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了许多社交空间之后,我把这两者全给压箱底里锁起来了,而且是用那种不是很结实但很久都想不起来钥匙放在哪儿的小锁。箱子上还长出了纠缠曲结的藤蔓,伸展出郁郁葱葱的枝丫,就像是秘密花园的那个大门,对的,就是这样。赶着发言成为我大部分的生活,对着电脑刷豆瓣,看人人网分享的视频,再看看Q Q空间里谁又表达了45度仰望天空的明媚的忧伤。鼠标的一个点击,发现微博上又多了不少的粉丝,然后窃喜。窃喜之后咱得继续努力,赶紧再发一条新微博,当然得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我自己都不  相似文献   

18.
《特区教育》2010,(10):34-35
“快看,我在用微博跟你的偶像易建联聊天呢!”周日的清晨,柠檬头刚从梦中醒来,就听到哥哥在欢呼。 “微博?什么东东?”柠檬头揉揉睡眼,伸了伸懒腰,把身子挪到床的边缘,托着脸看坐在电脑前的哥哥用鼠标在网页上点来点去。  相似文献   

19.
“我经常看电视节目,但就是没在电视上看过。”一项针对今年美国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纸质飞机票和电视,已成为他们眼中的历史遗物。这是主持人芮成钢的一条微博。与此同时,豆瓣上有447人加入了“不看电视小组”。皆因电视被贴上了弱智的标签。《纽约生活》杂志发现,包括扎克伯格、安吉丽娜、麦当娜等名流都曾称:我家没有电视。其实,在中国早有精英发表过类似言论,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相似文献   

20.
金子 《中学生百科》2012,(31):50-51
网友@大头ppb发布了一条微博:"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则微博很快激起了广大网友的热情,评论不断,一种新的造句模式被迅速推向高潮……@小天才一:看报道说,张曼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