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热力学函数关系十字推导记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较多,容易混淆,因此给初学者记忆和掌握它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通过利用十字图形,经逻辑推理而得到多个常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这一方法,解决了上述之困难.  相似文献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我们研制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演示仪可以定性和定量地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在等容、等压、等温、绝热过程的应用。可作定量测试,测量数据比较稳定,精确度符合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同时也是一台较为理想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该仪器成本低,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圆柱体几何性质间的关系和几何性质的变化对其它性质的影响,来理解物理化学中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和对应系数关系式、马克斯韦关系式里的热力学函数是如何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几个光学问题展开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讨论,指出热力学不可能真正给出时间的方向性,亦不能向无限扩展,启发学生对热力学定律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气体的状态方程与热力学性质的关系,认为只要加上气体非常稀薄时所有气体都趋向理想气体这一普适关系,就可以从状态方程导出内能,从而确定气体的所有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形式--“TS”能,并通过状态函数的定义式及热力学基本关系式等诸方面的论证,说明了“TS”是热力学状态能量,它可以独立地存在于热力学系统中,也可以在过程中同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
贝尔实验室的仙农(shennon)把玻尔兹曼定义的熵引入到信息论中,本文就由仙农(shennon)提出的信息负熵原理来解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并用信息负熵原理来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8.
以Microsoft Excel为计算工具,对爱因斯坦固体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引出熵的统计定义并将其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联系起来,为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从宏观热力学角度讨论熵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显得更加具体直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及过渡志理论,计算了重氮烯顺反异构体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给出了该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及反应速度常数,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热力学内容的教学改革的问题,指出了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重复问题, 提出了该内容教改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热力学数据和公式对硷金属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有限时间热力学和经济学的分析,导出了在最大时,内可逆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和利润率的通用关系式,并进一步讨论了该卡诺制冷机最大利润率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于指导制冷机制造与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化学热力学循环和数据,系统地阐述了铜(Ⅰ)与铜(Ⅱ)的稳定性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自由焓的意义,指出其在化工热力学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对自由焓在化工热力学中的应用作了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些教学中的实例讨论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元素化学中的核心地位问题,并对性质及其理论基础--结构、热力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工程热力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工程热力学的课程特点,进而阐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讲授中的经验,以及结合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了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化工热力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介绍。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热力学应用知识介绍,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倡实例、与物理化学衔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考核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并重,关注现代计算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程热力学教材内容要求,以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为实例,介绍利用.NET Framework构建动态教学网站,分析超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网站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9.
熵和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力学熵、广义熵等概念 .熵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 ,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PV能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同其它形式的能量的区别等方面论述了PV能的实际存在,并得出了PV能是热力学体系的独立的能量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