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第四届(198(?)年)好新闻评选工作,已于3月27日圆满结束。共评出好新闻获奖作品114篇(件)。北京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在主任许文(市新闻学会会长、北京日报社社长)、副主任俞位海(市记协副主席、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于云先(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匡于中(市新闻学会副会长)的主持下,按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改革,突出创新”的原则和“真、短、快、活、强”的标准,采取无记名投票和必要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市报名参加评选的报纸、通讯社、新闻刊物、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漫画等59个新闻单位和系统推荐的新闻作品中,最后评选出114篇(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25篇(件),二等奖34篇(件),三等奖55篇(件)。这些获奖的新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第六届(1994-1995年度)“湖北新闻奖-新闻论文·论著奖”评选9月5日在汉揭晓。经过评委们的认真审议和严格筛选,共评出60篇(本)优秀新闻论文、论著,其中一等奖9篇(本),二等奖18篇(本),三等奖33篇(本),获奖作品涉及37家新闻单位(一、二等奖获奖作品目录另发)。本次获奖作品及单位数均是历届最多的一次。这既是对全省两年来新闻学术成果的大检验,更是加快我省新闻学术研究全方位发展势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们山东红十字报在充分认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认真编写评论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据1993年至1995年4月统计,我们共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评论80余篇。其中,评论《迈开大步走自己的路》(载1992年7月5日一版)、评论《重于泰山的义举》(载1993年8月15日)分别获得山东省专业报刊好新闻三等奖、二等奖。评论《自觉用理论指导工作》(载1994年11月25日)、《红十字不容玷污》(载1995年2月15日)等被中国红十字报转载。写新闻评论中,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首届上海新闻奖经初评、复评、定评,历时一个多月,于1992年5月29日揭晓。在上海各新闻单位推荐的280余篇(件、幅)新闻作品中,评出一等奖5篇(件)、二等奖10篇(件、幅)、三等奖20篇(件、幅),提名奖7篇(件、幅)。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上海新闻奖评选活动,在上海市记协、上海市新闻学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上海市新闻摄影学会等方面积极参与、配合下,已圆满结束。这项评奖是上海市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上海市准备将这项评审活动列为全市性常觇性评选表彰项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1988年好新闻评选4月4日揭晓,有117篇(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有31篇获一等奖,41篇获二等奖,45篇获三等奖;另有6则好标题获表扬奖。这些获奖的作品,反映了去年在新闻改革方面  相似文献   

6.
两年一度的湖北新闻奖第九届(2001—2002年度)新闻论文(论著)评选6月20日在孝昌县结束。本届共评出论文、论著一等奖11篇(部),二等奖25篇(部),三等奖35篇(部)。获奖作品中有三分之一首发于本刊。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复评、定评工作,历时十五天,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评选出的1984年好新闻作品共208篇(组、幅),其中特等奖7篇,一等奖51篇,二等奖66篇,三等奖84篇。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首都新闻学会倡议,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一千余篇。这批优秀作品,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纪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前进的足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发展的景象,也为新闻改革和新闻研究以及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10月20日,河南省第四届优秀新闻论文评出结果。50篇论文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5篇。本刊发表过的《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陈锐,1990年6期)、《试论案例报道》(郑修鹤,1990年9期)、《试论地市报的特殊性及其功能》(宋景芳、李文洪,1991年7期)、《也谈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李汉岑,  相似文献   

9.
省新闻学会主持的一九八五年全省报纸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最近在西安揭晓,共有六十四篇(幅)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十一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三十七个。以下是获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目录: 新闻三篇:《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陕西日报)、《丧事中的大红匾》(陕西日报)、《省公路局“企业验收团”在安康大搞“吃、喝、拿”》(陕西日报);通讯二篇:《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陕西日报)、《张斌杰轶事》(宝鸡报);评论一篇:《年龄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陕西日报);来信二篇:《值得深思的掌声》(法制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第二届(1984年)好新闻评选揭晓,并于4月9日举行了授奖会. 北京市评选好新闻活动,是由市新闻学会和市记协联合主办的.参加第二届好新闻评选的北京市报纸、新闻时事刊物、通讯社等19个单位和市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美术三个系统,共推荐新闻作品191篇(件).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本着“择优入选”的原则,好中选优,逐篇进行评议比较,最后评选出获奖作品93篇(件),一等奖18篇,二等奖27篇,表扬奖48篇.其中,消息38篇,通讯26篇,评论3篇,文章5篇,来信3篇,版面4件,标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01年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收入本刊2000年发表的新闻论文两篇。一篇是马飞孝的《为什么不能转载——对“未经本报(刊)同意不得转载”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新闻(消息)应在报纸、广播、电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报纸、通讯社来说,新闻(消息)是报纸宣传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新闻,也就无所谓报纸了。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获奖的234篇(件)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中,新闻(消息)有76篇(件)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写过一篇《要用新知识、新观念写新闻》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12月的《新闻知识》杂志上,后来又写了一篇《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先后在2010年6月的《中原声屏》(内刊)和2011年2月下半月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新闻论文)作品评选已于日前揭晓,本次评选共有10篇作品获得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10篇作品获得二等奖,12篇作品获得三等奖。本刊共有13篇作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复评、定评工作,历时十五天,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评选出的1984年好新闻作品共208篇(组、幅),其中特等奖7篇,一等奖51篇,二等奖66篇,三等奖84篇。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首都新闻学会倡议,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一千余篇。这批优秀作品,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纪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前进的足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发展的景象,也为新闻改革和新闻研究以及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全国好新闻评选受到了各新闻单位、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爱好者的关注。本刊记者在定评会议结束时,访问了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同志,请他就这届评选和今后如何改进评选工作,发表意见,谈谈设想: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记者协会、新闻学会与宝丰酒厂联合举办的“宝丰酒杯”现场短新闻大赛(从1990年12月20日至1991午6月20日)揭晓,有7篇获一等奖,10篇获二等奖,21篇获三等奖。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时效性强,富有现场感,耐人品味。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南省新闻改革和新闻编采人员思想作风建设的丰硕成果。现选登几篇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专业刊物,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在连续四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中获奖总数最多(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奖项共36篇论文获奖,其中《新闻战线》刊发的论文有18篇,占50%)。为进一步推动事业发展,本刊近期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我共向各新闻单位投稿二百三十多篇,被市以上报刊、电台(站)刊用一百八十一篇,其中有不少是篇幅很短的“小不点”新闻。我体会到,一滴水能见太阳。短新闻也能反映大问题。真正写好短新闻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深入实际,抓住活“鱼”。短新闻的一个特点就是“快”,所以要抓新鲜的东西。去年,中央针对部分农民弃田经商的问题,号召和鼓励农民种好责任田。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便深入采访,发现我们乡采取了一些鼓励  相似文献   

19.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4,(12):46-46
《羊城晚报》的老报人、名新闻言论作家微音(真名许实)同志离我们而去了.他留给我们的数千篇“街谈巷议”和其他章,连同他的“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战斗精神,都已成为我们新闻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1987年至1989年的3个年度里,我们三明日报共有47篇新闻作品获奖。其中评上福建省好新闻的16篇,评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6篇,在省以上报纸征文中获奖的19篇。我们三明日报是1984年1月1日创刊的,到现在刚满7岁。年轻的报纸,敢不敢创优,能不能创优,对于我们来说,确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在办报初期,我们的思想业务水平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距甚远。福建日报、福州晚报、厦门日报都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