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前缺电看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官。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工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发电装机自1987年迈上100GW台阶后(注:1GW=1×109W),1995年、2000年和2004年分别跨过200GW、300GW和400GW,2004年底超过440GW。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从1996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2位;500千伏电网已成为区域和省级骨干网架,已经相继跨  相似文献   

2.
瞿剑 《今日科苑》2009,(21):28-30
我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截止2005年底,我国装机容量达到5.08亿千瓦,其中水电1.16亿千瓦,占总装机22.9%;火电3.76亿千瓦,占总装机74.2%;燃机731万千瓦,占总装机1.4%;核电685万千瓦,占总装机1.3%;其它67万千瓦,占总装机0.1%。2005年全国发电量为2.47万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都把能源工业作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国情明确提出: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针。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缺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电气化程度。电气化程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电气化程度很低。电力工业虽经“八·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使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缓  相似文献   

5.
提升生态效率是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特别是火电行业节能减排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利用2001—2011年全国电力工业和火电行业的发电量、装机容量、从业人员、原料投入和SO2、CO2排放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整个电力工业和火电行业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火电为主的行业结构是影响电力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将生态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采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电力工业与火电行业的生态效率、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效率对生态效率存在负向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率将使生态效率降低;而环境效率对生态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火电行业的环境问题是影响整个电力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现状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行业提出能效与环保要求。光伏组件是主要清洁能源产品之一。我国规模化光伏发电始自21世纪初;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已达87吉瓦(GW,1GW=109W),包括分布式装机51吉瓦、集中式装机36吉瓦,同比增长分别为74%和41%。双碳国策正推动光伏装机快速增长,行业预计2023年新增装机将超过100GW。晶硅光伏组件所占市场份额超过80%,其光电转化效率已近20%。其他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CIGS(铜铟镓硒)电池、  相似文献   

7.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_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_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首先介绍了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电力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贵州省情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电力工业结构的建议和措施,推动我省电力健康有序的发展。电力发展现状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富集的省份。煤炭和水力资源丰富,有着水火互济的先天能源优势。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有523t,居全国第五和江南诸省之首,享有"江南煤海"之称;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1640万千万,列全国第六。同时,受气候和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9.
2—1=2     
如何在不增加油耗的情况下提高动力?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这个问题就像是如何让“2—1”还等于2。福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EcoBoost发动机,这种配有涡轮增压器的全新系列产品到2013年时在福特全线车型的装机率将达到90%,即每年全球大约130万辆新车。  相似文献   

10.
四川内江发电总厂位于川渝黄金走廊中心地带一四川省内江市。属国家大一型企业,四川省主力火力发电厂之一。 内江发电总厂是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于1993年7月在原白马发电厂和原内江电力修造厂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现有职工2695人,装机总容量700MW。下辖白马发电厂、高坝发电厂、内江电力修造厂和内江电力实业(集团)公司。内江发电总厂白马发电厂装机3×200MW,高坝发电厂装机1×100MW。高坝发电厂是我国第一座1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也是我国“八五”期间的重点能源、环保、科研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1.
青海光伏 追光逐日的高原绿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论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是毗邻黄河上游梯级"龙头"电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抑或是青海省会西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2011年,以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为代表的42个项目同时建成,并网装机首次突破100万千瓦,发电量约占青海电网总量的4%,远远超过当年不到1%的全国水平。2012年,青海光伏发电增速不减,当年并网及在建规模再超100万千瓦。据中电联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并网光伏发电总装机为328万千瓦,由此推算,青海并网光伏发电装机约占全国并网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0.97%。  相似文献   

12.
电力工业厂网分开改革对火电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电力工业打破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实施了“厂网分开”的电力工业改革.这次改革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引入竞争,提高电力企业效率.这一改革目的是否实现?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C2GS2模型,研究了改革前后火电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并对参与2002年电力工业改革的电厂和未参与改革的独立发电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2002年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火电企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其中,纯技术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与独立发电厂相比,改革后划归到五大电源集团公司的电厂规模效率却呈现相对下降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列宁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苏联在实施五年建设计划之前,一九二○年恢复时期一开始的时候,就批准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这都说明了电力事业的重要与苏联对电力事业的重视。任何一种工业需要与多方面的配合协作。实行电气化,是为了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为了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以至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着机器制造业、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个经济部门对各种原材料、设备、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使我国电力工业项目建设中所必需的各项费用也大幅上涨,从而导致电力工业的项目投资额也大幅上扬.同时,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特别是电价机制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经营形势已需迫切改善.本篇文章结合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工业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展开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选取电力工业科研投入和行业发展相关的7个统计指标,搜集其年度统计数据。首先,提出基于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的专家赋权法,降低专家群体研究领域交叉导致的赋权结果偏差,对电力工业科研投入和行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电力工业科研投入与行业发展进行互谱分析。分析发现,从长期波动来看,我国电力工业科研投入超前行业发展6.10年,从短期波动来看,科研投入滞后行业发展2.89年。  相似文献   

16.
刘正道 《软科学》1999,(2):22-23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电力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基于化石燃料的电力的开发与利用,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了威胁,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制约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探索一条既能发展经济和电力工业,...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6)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电力工程管理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是电力工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电力工业工程管理也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并且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对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电力工业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合理发展电力工业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致远 《软科学》1995,9(3):26-29
合理发展电力工业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匡致远电力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电力工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对提高整个产业的整体结构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由于电力工业是前后关联的很大的中间投入型产业,在产业关联...  相似文献   

19.
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是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整合现有的办公自动化(OA)、MIS系统、电力市场和营销系统、电力调动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和呼叫中心(Call Center)等电力行业信息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建成后,无论是装机总容量,还是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来看,在一定时期内都将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总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