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与坚持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专制与放任是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当孩子对家长善意的劝告不听从,对合理的要求不合作,出现情绪性的抵制,不给家长面子或家长没时间与孩子纠缠时,专制的管教方式最具诱惑力。因为这种方式简单、迅速有效。专制的管教是以不平等的亲子关系为前提的。但  相似文献   

2.
毕文丽 《海外英语》2020,(6):208-209
采用正面管教理论对《绿山墙的安妮》和《阳光溪农庄的丽贝卡》中师长们对小主人公丽贝卡和安妮的教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教养方式体现了许多正面管教的理念,如"启发式问题""积极暂停""建立情感联结"等,这些理念对她们的健康成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面管教这一教育体系于2010年引入中国,如今成为教育者们耳熟能详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不少学校走上打造正面管教学校的探索之路。学校在推广正面管教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各种挑战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正面管教理论是由美国教育专家简·尼尔森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从2009年,正面管教的图书第一次在我国出版到现在,正面管教在我国教育界的应用历程已走过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探讨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晓娟 《教师》2014,(8):55-56
所谓家长倾听行为,指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认真地听取孩子的想法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的过程。针对很多家长提出的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家长不知所措的问题,设计家长倾听行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幼儿家长的倾听行为表现为家长失聪、片面倾听、虚假倾听、缺乏倾听方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长的教养观念落后、儿童观不科学、教养方式不恰当等。  相似文献   

6.
陈晓玲 《江苏教育》2022,(72):18-21
聚集家庭正面管教的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工作坊旨在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家庭正面管教课程,协助他们更好地执教家长课程,拓宽专业成长之路。工作坊的操作模式包括理念渗透式进行、过程体验式推进、形式多样化开展、教学模块化设计。在研习活动中,充分结合心理学知识加以引导、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孩子的感受,是提升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108名16岁以下失足学生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失足学生家长教育子女多采用两种方法:45%的家长采用所谓“严管”,即“不听话就打”的严约束不教育的方式,失足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对他们“收效甚微”;25%的家长采用无力的说教,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针对性,结果也是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养观念、方式、态度和行为是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恰当的教养方式能加强管教效果。否则,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和背离。面对子女的不当行为,有12种父母经常采用的管教方式会使…  相似文献   

8.
<正>偶然间听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名字是源于她的一本著作《正面管教》。书中通过对正面管教与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以及教育效果的对比、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正面管教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对不断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入改革和研究,对不断改变孩子、促使其更加优秀具有深远的影响。结合《正面管教》一书,紧扣自身教育工作经历,我想来简要谈谈自己对正面管教理念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正面管教》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经典著作。她强调不带惩罚的正面管教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犹如经典公案所隐喻的那样:希望一片地里的杂草消失,是准备多栽些花还是拼命锄草呢?一、惩罚的代价通常,我们感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因为能立即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面管教在美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60个国家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也早就被中国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广泛传播。鼓励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赋予学生力量和改变学生行为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鼓励,教师必须走出表扬等于鼓励的误区,践行正面管教理念,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发挥鼓励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吴志兰,现任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生涯发展中心主任,美国PDCA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学校讲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计生协国际合作公益项目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项目讲师,青少年职业辅导师,生涯规划师(中级),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了解正面管教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展开正面管教式教学,观察该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正向价值与作用。研究结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正面管教方式,可以助力学生规避部分问题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柳诚蕊 《河北教育》2023,(10):54-55
<正>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简·尼尔森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运用正面管教方法有效管教孩子?这是我读《正面管教》一书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曹晓刚 《教育导刊》2004,(11X):52-55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108名16岁以下失足学生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失足学生家长教育子女多采用两种方法:45%的家长采用所谓“严管”,即“不听话就打”的严约束不教育的方式,失足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对他们“收效甚微”;25%的家长采用无力的说教,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针对性,结果也是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养观念、方式、态度和行为是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恰当的教养方式能加强管教效果。否则,容易  相似文献   

15.
正面管教从正面的树人视角,遵循人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是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教育理念。基于儿童心理正面管教的实施路径包括:积极而不消极,正面而不负面;鼓励而非表扬,启发而不说教;常态而非刻意,常识而不僭越。在实施正面管教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呵护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因材施教,并将尊重和关爱融入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为重要。“正面管教”不仅与德育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倾向和价值认同,更具有教育的可操作性。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建立正面管教,既是德育教育方式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学校德育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着力通过正面管教构建立体的德育体系,通过多层次的积极影响、多形式的情境创建、多角度的情感体验,在学校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气氛、勤勉而团结的风气,培养学生自律、责任、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其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朱株 《湖南教育》2014,(12):58-59
“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这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质问所有家长和教师的一句话。现实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都会不自觉地强调父母多么正确且充满先见之明,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样的言行其实透露给了孩子一种信息:“你什么都不懂”“你千万不能自己行动”“小孩子总是错误和愚蠢的”……  相似文献   

18.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受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训练的学校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帮助父母转变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苏州立达中学通过成立家长互助中心、开展心理沙龙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途径,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作用,转变家长教育理念,形成家校沟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需从家庭入手。通过评估需求,采用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两种方式,从正面管教认知和正面管教行为两个维度介入,为家庭制定干预目标、干预内容、干预措施等,由研究者和家长共同实施干预计划,最终使父母在研究者的指导下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未成年人德育建设面临的现状1.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未成年人犯法不知法,犯罪不知罪,呈现三个特点:①犯罪主体低龄化;②犯罪形式团伙化;③犯罪手段暴力化。2.管教责任相互推卸。笔者调查了解到,对未成年人的管教,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脱节,配合不好的问题。学校埋怨家长"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指责学校"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和学生都责怪政府"没有把环境治理好,花花世界诱坏了人。"部分家长管教子女存在误区,认为家长只管吃、住、用,学校只管教育成长,在管理方式上有的溺爱纵容、放任自流,有的粗暴打骂、棒棍相加。3.边缘弱势群体子女管教难。边缘弱势群体子女因家庭问题,缺少关爱,性格普遍扭曲,孤僻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