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正>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2.
<正>于永正老师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还在,教育魅力还在。每每翻阅于老师的《教海漫记》,我就不断思考:作为一名教师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够使自己在教学岗位有所特色,有所成就,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甚至教育艺术家。尊重孩子,充满童心。18年前我有幸到徐州参加于永正"五重"教学思想研讨会,期间于  相似文献   

3.
郑广杰 《生活教育》2008,(10):40-40
最近.笔者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感触颇深。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位朋友领着孩子让于老师辅导作文。孩子把自己以前写的一本作文递到他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孩子接着说:"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朋友一旁插话:"孩子上一次作文得了一颗五角星激动了好几天。"于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这本他就不看了.让孩子下次把带  相似文献   

4.
自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以来,就有不少专家、教师更深入地研究起他的"简单语文"来,大家都认为"简单语文"其实不简单,那么,其中之"道"到底在哪里呢?细细研究于老师的诸多课例,笔者认为,正在于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可以说,于永正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理解作者—个性表达一回归文本一迁移智慧.于老师的"简单",是一种文本解读哲学的"简单".下面谨以于老师最近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试加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文字里,发现他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地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一、坚守信念——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成为这样的天使,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洒金色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当我们怀着友好、愉悦、温柔的心肠面对别人,你就轻轻地按下了对方心底最美好的琴键,动人的乐曲将随之响起,我们将因此收获同样的友好、愉悦和柔情。——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教研员闫学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孩子气。教师多一点孩子气,就和孩子相似一分,学生就越肯亲近你。——语文特级教师、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教研员于永正  相似文献   

7.
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传授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教育的意义,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后者育人上。一个人才首先被看重的应当是有良好的品格,其次才是深厚的学识。显然保护学生的童心就很重要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老师们只有保持一颗童心才会发现童趣。拥有童心将引导着小学语文老师更好的体会课本中传达的美好品格和价值观,用一颗童心将课文中的价值观教授给学生,能比传统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童心在这里有两个概念,既"以童为本",以儿童的眼光教学,以儿童接受的方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集萃,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学的感悟,语言流畅、生动幽默,处处折射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它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用双手推开一扇扇通往未来的窗户,才能领略教育的快乐,才能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正>老师的智慧能唤醒藏在孩子一颗颗童心里的爱,老师的智慧更能巧妙地呵护一颗忧郁的心灵......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班主任王老师春风满面地走进课堂,对我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很特别的课,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霎时,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小孩子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不过,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今天这节课有些辛苦,你们可要有思想准备呀!"王老师卖起  相似文献   

10.
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11.
<正>于永正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是啊,于永正自己就是这样一本书,是一本敞开的关于如何堂堂正正做人的教科书。他的妻子说:"老于他,行!"他的女儿说:"俺爸是个好人!"他的学生和徒弟说:"我骄傲,我是于老师的学生!"他的领导和同事说:"人如其名,永正!"打开于永正这本书,一如走进他的课堂,我们同样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3.
教坛新秀     
《小学青年教师》2011,(1):F0002-F0002
教育随笔 以童心报答童心 “我上学啦!”这欢快自豪的童音不知多少遍从一年级新生的口中进出。看着眼前天真稚气的小天使。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走的。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谈话导入)师:谁听见了刚才报幕的老师说我姓什么?生1:你姓齐。生2:你姓于,叫于老师。师(板书):于永正。师:你们能不能笑眯眯地称呼我?生1~5(笑眯眯地):于老师。师: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生1~10:于老师、于永正老师于爷爷……于伯伯于永正先生(shēng)师:是啊,我比你大,我是先生(shēng),你是后生(shēng)。(学生被逗乐了)我是老师,应该叫我先生,应读轻声先生(sheng)。师: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生沉默了片刻)生1:于永正。师(拉着这名学生的手):到!终于有勇敢的站出来了。(生1激动得满脸通红,乐得合不拢嘴)师:叫我于老师、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15.
<正>难得天真有人说,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而我想说,童心则是最美好的人性。童年终将逝去,而童心却可不老。童心之特点就在一个"真"字。明代李卓吾写过一篇《童心说》,声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想起于漪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课或文章,而是一件小事。二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夕,上海某公司为慰问教师举行联谊会,欢声笑语,可是,当部门经理吴小姐举着酒杯向于漪老师敬上一杯酒时,于老师握  相似文献   

16.
童心味     
<正>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要保持"童心"的观点,在我看来,"童心"就是"赤子之心",当繁华落尽之时,再用一颗赤子之心发现世界、感悟语言、理解他人,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讲述了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的三次接触,听课后我的感悟是,唯有我们自己也带着一颗童心,才能发现未知世界中的美好。本节课,王慧慧老师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自己带着一颗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小学语文界出了一个名师、语文教育家:于永正。于永正是从徐州市大马路小学走出来的。于永正为大马路小学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更为重要的,是为大马路小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厚植了名师成长的文化基因。2017年,于永正老师走了,离开了我们。大马路小学在沉痛悼念的同时,自然发出一个共同的呼唤:"于永正们"在哪里?其实,他们早就有了积极而实在的应答:我们跟随于老师的脚  相似文献   

18.
"无言之教"是教育者对学习者不着痕迹的影响,是师生间交流的艺术.本文以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为例,从以身立教、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熏陶感染、童心不泯等角度阐述"无言之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体现教育无痕的价值,意在优化语文教学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谢健 《中小学电教》2009,(6):155-15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良工琢玉的精细活。要做良工,就得有颗"童心",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和学生轻声细雨地进行"拉家常式"的谈话。这种谈话轻柔如烟雨丝丝,渗透了老师的融融之情,能较好地沟通师生情感。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就  相似文献   

20.
岳红梅 《云南教育》2008,(10):42-42
秋日的多媒体教室,阳光灿烂,听于永正老师执教《梅兰芳学艺》,感觉到于老师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在课堂上,仍充满激情,童心洋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