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介环境变化急剧:移动客户端取代PC端、新闻行业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视频从批量生产变为定制生产。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国内走在媒体融合前端的媒体,如近年来融媒体工作室做得风风火火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湖南卫视以及河北广播电视台等,都纷纷尝试"工作室"的传播和经营的运行模式。本文以国内传媒纷纷出现的"融媒体工作室"现象为蓝本,进行学习并初步探索,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闻生产与创新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建设融媒体工作室成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各级党媒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文章梳理了党媒融媒体工作室的发展现状,从历史维度探究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党媒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创新,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3.
张璇 《新闻战线》2022,(10):40-42
创新设立“工作室”制度,变革体制机制,是传统广电媒体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广东广播电视台先后开展了两次融媒体工作室实践,深耕垂直内容,提升品牌价值,接下来,将进一步明确品牌定位,孵化个性突出、辨识度高、垂直性强的头部“IP”,形成多元合力,以点带面带动广电媒体其他领域走向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胡又嘉 《传媒》2022,(3):86-88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从业人员需具备复合型专业知识技能、利用新兴媒介传播的能力、敏锐把握用户需求的洞察力.融媒体工作室作为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模式,采取灵活精简的建构方式,将跨领域与跨专业的媒体人才进行联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分析融媒体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相应价值参考,促进融媒体人才的培养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工作室作为近年来一种融合发展的新型组织形态,通过新体制、新机制、新合作激发了传统媒体人的融合创造力。用好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不断深耕细分垂类内容,把握产品到市场的关键链条,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融媒体工作室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6.
刘晓隽 《新闻战线》2022,(10):32-35
工作室建设是广电媒体改革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一项积极探索。北京广播电视台对于工作室制度的早期探索始于地面频道的一体化改革。系列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的实行,成为以优势资源培育创新示范,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发力方向和重要抓手,最大程度发挥内容资源价值,使其成为挺立市场潮头、不断创作精品力作的传媒尖兵。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3,(10):83
《中国好声音》所掀起的收视热潮,成功地将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引向了海外电视节目,一时间模式引进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一线媒体早就率先与海外先进媒体公司开展互动合作,并打造出《幸运52》、《舞动奇迹》、《中国达人秀》等优秀节目。开阔视野、互动合作、引进先进节目生产机制、创新节目形态早已成为一线媒体阵营的常态。此次河北卫视改版,大力引进外部资源、外脑支持,积极加强与外部先进制作公司的合作,向业内知名的媒体专家讨教高招,不断的探索、学习,力争使台里策划的大型活动系列化、栏目活动化、活动栏目化,形成良性循环。电视界熟知一个理论,大型活动远比常规节目更容易产生影响力。所以在紧随9月2日试水的三档节目之后,河北卫视将全新打造三档大型季播活动,分别是与李咏工作室合作的《我知女人心》、大型中文诗词闯关  相似文献   

8.
工作室制度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媒体工作室的扁平化结构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形成正向激励;因为拥有高自主权,所以能够灵活地进行内容生产,实现跨领域人才合作。针对现存的管理归属不清、定位模糊、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媒体工作室将来需在变革内部结构、构建理性价值、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9.
设立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曾是传统媒体的一项创新,本刊曾作过讨论.今天,这种方法是否过时了呢?服务、人性、人情味,这些方面似乎是新媒体胜过传统媒体.但实际上,传统媒体如果找到路径,踏踏实实运营,完全可以做到.而且,传统媒体还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更容易获得信任.《大连日报》凭借记者工作室的成功运营,就找到了一个粘住用户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卢娟 《传媒》2015,(11):44-46
《花儿与少年》是湖南卫视于2014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接档《我是歌手》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由《中国最强音》的制作人廖珂及其团队打造,也属韩国综艺《花样姐姐》的创新改良版.《花儿与少年》开播之前,湖南卫视就通过官方移动应用“呼啦”进行话题讨论、微直播等形式高强度预热,随着节目的推进,还特别推出节目中的旅行地图,与观众互动,观众还可通过扫描节目二维码,参加“寻宝藏”获取节目礼物,以此突破传统电信互动形式,在移动媒体中抢获先机.  相似文献   

12.
地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进一步行动,应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实行新闻类节目、内容的统一采、编、播、刊,建构全平台、全天候、全区域新闻传播体系,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影响力。应放开非新闻类节目市场化运作,鼓励员工参与到节目工作室、独立制片人等新的节目运营模式,借力互联网、新媒体提高非新闻类节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冯华 《新闻战线》2022,(10):17-20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深入践行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所属的4个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蓝蓝天、健康37℃、商海观潮,均有重磅原创产品推出,数量、质量双增长,传播力、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继续发挥好这些工作室作用的同时,将部门公众号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全力将其打造为优质原创内容的策源地、全媒体重磅产品的孵化器,充分发挥公众号平台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打通融合渠道,放大一体效能,共同探索融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媒介内容生产创新的视角,考察了诸多传统媒体建立的融媒体工作室,认为作为一种过渡机制,工作室承担着媒体内部创新与外部影响力拓展和资源对接的期望,但如何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内容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还需要从制度、人才等方面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是时代赋予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在新形势下,铁路新闻宣传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在理论上要有突破,在实践上要有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配齐、建强铁路基层单位融媒体工作室,打造一支适应时代的基层通讯员队伍,必将有力推动铁路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杜烁 《新闻战线》2022,(10):59-61
邢台日报社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信息资源、媒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以产品导向和服务导向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加快“转场升维”,生产了不少具有专业性、差异性、分众性的优质融媒体产品,未来,将继续分类分阶段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明确的融媒体工作室,让其真正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场景理论,深入探讨了湖南卫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历程与策略。通过分析《超级女声》《超级男声》《我是歌手》《声入人心》《时光音乐会》《声生不息》等代表性节目,总结了观众参与、专业音乐场景构建和多元音乐场景拓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文章认为,湖南卫视以观众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了节目场景的持续创新与跨界融合,为音乐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国内各级主流媒体纷纷探索融合发展规律和战略路径,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机结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健全融媒体工作室制度,赋能主流媒体“转场升维”,实现共“融”互“通”,是拓展广电产业领域经营新路径、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