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变复杂的时代背景重塑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传播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颠覆性变革,传播样态创新回应当今时代对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需求。在全球交往视角下,主流媒体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成为题中要义。研究发现,CGTN有关2023年全国“两会”相关报道议题聚合性与拓展性并兼,报道形态呈现多模态融合态势,平台关联实现媒体矩阵互动引流,报道话语政治语用意义凸显。因此,在全球交往视角下,主流媒体应当不断在叙事、技术、平台等方面进行策略创新,勇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严艳璐 《东南传播》2020,(12):68-71
新冠疫情背景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现实诉求将重大突发事件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研究意义和紧迫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重大突发事件场景下传播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主流媒体携手新媒体、社交媒体优化对外传播阵营,舆情信息呈裂变式扩散,国际舆论形势愈加复杂。通过转变中国对外话语叙事思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中国故事全球传播,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持突发事件传播等策略,以达到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传播效果评估反映中国国际传播主体数量少且影响力较低、传播内容吸引力不佳等问题,为改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有效建议。因此,未来研究中亟需加强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机理与规律等理论创新,不断完善基于新兴科技的传播效果自动评估与智能优化系统,为重大突发事件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羽西 《青年记者》2010,(16):32-33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全球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国际舆论场最为活跃的热点话题,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相当直接;它好似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身在国际传播中的主被动姿态以及话语权大小。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这一理论和实践需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28日举办“2014中国传播论坛: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创新与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集了学界、业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会议主题,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文宣读和交流.与此同时,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范围内首部研究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情况的专业权威报告——《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国际传播蓝皮书).该书由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组织出版,汇聚了从事国际传播实务的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教育文化以及其他信息传播机构的领导、专家与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心力共同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6.
王佳炜 《今传媒》2021,(4):114-116
国际社交媒体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深度渗透和冲击,也为陕西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崭新空间与契机。本文以构建陕西文化国际社交传播机制为依托,提出增强陕西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国际社交融入"传播策略,包括创建陕西文化全球社交传播内容资源库、创设陕西文化全球社交传播内容遴选机制、挖掘日常生活维度的陕西故事的国际社交表达、搭建陕西文化国际社交媒体多源动态监测体系、培育陕西文化全球社交传播协同内容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7.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重大主题报道是地方媒体的"富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讲好城市故事是新时代的要求.本文以《连云港日报》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重大主题报道为研究对象,剖析地方媒体如何借助新闻人物讲好新时代城市故事的典型案例,展现在中国故事传播中的地方媒体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8.
何仪 《新闻前哨》2023,(13):70-71
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国际传播格局也随之变化,全球进入平台传播新阶段,研究构建地域性媒体传播平台国际传播策略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地域性媒体平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成都地方媒体Chengdu Plus为例分析国际传播创新策略。地域性媒体平台需要从精准平台内容定位、开展平台用户分析、深挖特色地域文化、转变平台叙事主体等方面发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具有交流性和参与性的中国“好故事”。报道好传统节日,对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意义重大。本文认为,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把讲清“是什么”与道明“为什么”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准确且有文化深度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吴琦 《中国出版》2023,(24):16-19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作为全球社交媒体的新兴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中国企业开展青少年国际传播,对助力国家发展、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在面向青少年开展国际传播的实践中,持续推进精准传播,打造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手段,营造话语共通性、情感共通性、价值共通性,建立多元逻辑、多元共生、多元共识的青少年话语方式,以青少年视角开展国际传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国宝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传播价值、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四个方面探寻国宝类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路径,总结其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了从中国价值到全人类价值的价值创新、从中国内容到全球内容的内容创新、从中国官方媒体到全球媒体的传播主体创新、从卫星电视到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南方媒体积极倡导的“替代性叙事”成为国际传播“南方转向”的重要表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发现:南方媒体通过构建“替代性叙事”积极汇入全球发展大变局,形成当代国际传播的“地方知识”,打破美西方主导性叙事的迷思,推动了国际传播超越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南方转向”。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地方媒体对外讲好“城市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超越“地方性”话语局限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跳出既有“叙事经验”构建网络空间情感共同体,不断调适“范式”“表达”“进路”,积极谋划和推动以“对话式”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抓手、以“情感共振”为追求的国际传播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游琪 《传媒》2023,(12):44-46
完成股权重组后的凤凰卫视,以“新起点、新格局、新机遇”进行了改版,通过创新全媒体语境下的内容生产与表达手段,深入开展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全球传播。本文立足凤凰卫视全媒体新闻报道和精品节目案例,分析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期为主流媒体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舆论引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积极构建传播路径,2016年8月在马来西亚设立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并派出驻马记者,发挥闽南话优势,在东南亚一线采访。三年来,依托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厦门广电集团紧扣"一带一路"等主题,在"走出去"中淬炼"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凸显了区域特色,提升了海外影响力和传播力,也为地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素来以其博采多领域理论、方法的“十字路口”身份著称,而国际传播领域因其与国际关系、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的深刻内在关联,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理论谱系与议题面向。本文使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要数据来源,分析2012年至2022年间中国学者的国际传播研究历程,认为其大致遵循了从注重媒体角色职能到兼顾多元主体传播力的全民化趋势、从立足于传统媒体环境到依托于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媒体的技术化演进趋势、从强调国家层级的软实力到关注个体层级的跨文化共情心理的情感化演进趋势。基于对论文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变等信息及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信息的分析,发现过去10年的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受到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代表的国内政治议程、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宏观环境的国际政治议程、以媒介技术智能化社交化发展为标志的文化资本、以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创新应用为内涵的学术场域内部动力这四条线索的影响。未来的国际传播研究在国际传播的使命、主体、技术、模式等层面将迎来进一步的理论创新,从而真正推动“国际传播研究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李逢春 《传媒》2021,(22):44-4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如何进一步推进重大主题宣传创新和探索,既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又是一场重大考验和挑战.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封面新闻充分运用智媒体发展优势,提前一年启动"党史百年百篇"大型主题报道.本文从关键词引领时代主题、网络热词讲活严肃党史、视频新技术突出年轻化传播、史料权威性"底线要求"、紧扣热点制造专题高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故事切口、技术赋能、互动传播、年轻语态等角度的创新党史报道表达方式,为扩大建党百年报道传播版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媒体活动的策划是媒体制造自身影响力的最佳手段,而在网络时代,利用好网络对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地方媒体突破地域传播限制,走向开放式、社会化综合传播平台的最好途径。江西新闻广播利用重大主题策划媒体活动,获得众多网络媒体的自觉关注和发散传播,形成全国影响力,创新了媒体的活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夏康健 《传媒》2023,(9):57-59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系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别于以往的“体系”概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不仅强调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组织与协作,更强调各种国际传播理念、国际传播手段的融合。体系化将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媒体集群、国际话语权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