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璞鼎查(1789—1856)道光二十年(1841年)接替义律出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次年,胁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后任英国第一任驻香港总督。1842年与璞鼎查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巴麦尊勋爵,鸦片战争时的英国外交大臣,主张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议会反对党:“托利党”领袖威廉·格利斯顿(Lord William Gladstone)勋爵,他反对发动鸦片战争,后来又拥护鸦片贸易鸦片战争时的人物与风情~~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最早给予英国设立租界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上海租地章程》D.《五口通商章程》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选C。也就是说《上海租地章程》最早给予英国设立租界的特权。理由有三:一、租界是资本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凭自己的主观意愿,由外国领事或公使同中国地方官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中国一  相似文献   

3.
租界,人称“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上海的租界,前后延续了九十八年.现将它的来龙去脉概述如下: 英租界的开辟与扩展英帝国主义是在上海掠夺租界的急先锋.1842年8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订立《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4.
租界:租界指在旧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归自己管理的一部分地区。租界分为公共租界和专管租界两种。公共租界指由几个国家领事共同管理租界内的行政事务的租界,专管租界则指由一国独管租界内一切行政事务的租界,侨居该租界的他国居民均须受该国的法令管辖和支配。列强在我国设立租界始于1843年10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附件),通过该条约,英国人取得了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借地建屋建立租界的权利。1845年英国第一任上海领事胁迫清朝苏松太道,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  相似文献   

5.
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在其口岸或城市划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境范。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行的据点。 旧中国的租界,最初并没有什么条约规定,是帝国主义通过暴力手段,在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如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有租  相似文献   

6.
租界     
租界,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侵略基地.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在中国建立侵略基地——“租界”.租界首先出现在上海,英国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国家.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放,这年,英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到上海.他在县城内租屋,成立临时领事馆.当时在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租界”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强行在半殖民地国家(如旧中国)的通商口岸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帝国主义进行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上海租界的出现开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内部划地立界,建立殖民地制度的先例。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于是,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他们首先窃据黄浦江外滩这片觊觎已久的土地,把它变成侵略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滩头阵地。1845年11月29日,在英国侵略者的威胁和欺诈之下,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和上海道台宫慕久订立《上海租地章程》。据此,东临黄浦江,西至界路(今河南中路。此界于1846年划定),南起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迄李家场(今北京东路)范围之内面积为八百三十亩的土地,就成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勒索到的第一个租界——英租  相似文献   

8.
香港历任总督任期概况表任次姓名任期起迄任期内发生的大事1璞鼎查1843年—1844年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割让”给英国。1843年1月26日,英国正式委任璞鼎查为首任总督。2戴维斯1844年—1848年在赤仔、香港仔一带兴...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8~ 9页 :“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 ,到达上海以后 ,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条款 ,又以‘华洋分居 ,避免纠纷’为诱饵 ,迫使上海地方官员 ,用告示形式 ,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其中规定 :‘洋泾浜以北 ,李家庄以南之地 ,准租与英国商人 ,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第一个租界。”《上海租地章程》是 1845年 11月 2 9日 ,苏松太道道员官慕久与英国领事“依约商妥”后 ,以其个人名义颁布的。该章程并没有公开直接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 ,它只体现了英国殖…  相似文献   

10.
张国庆 《历史学习》2003,(11):24-25
第11题题目是: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英租界的背景之一是:A.英国军舰炮击北伐军B.北伐军占领了汉口C.国民政府已从其他国家收回过租界D.英国宣布放弃租界权益一、角度问题教材(本文所讲教材指人教社2000年3月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44页小字有“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一句,与题干表述很相似,属于教材第143页“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一目。教材强调“人民”收回,平时教学中,当然强调人民在收回英租界中的作用,国民政府的决定则顺应了人民的要求。高考题强调“国民政府”收回,强调国民政府在收回英租界中…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76):138-139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未规定中英协定关税,仅要求新定税则。清朝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经历了复杂的过程。璞鼎查利用耆英十二项交涉的照会,违约诱使中方就关税问题再次谈判,从而在1843年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即《虎门条约》附件)明确了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绝非要求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所谓通商战争实质上是以殖民为目的的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12.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肆意侵略。列强不但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从中国割占大片领土,还掠取许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特权,如“租界”、“协定关税”、“内河航运”、“领事裁判”等特权达21种之多。现将列强在华的特权简述如下:“租界”  相似文献   

13.
1843年12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故意曲解中英《虎门条约》中关于英国人可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要上海道台宫慕久划出一块土地,供英国人建房居住。1845年11月,宫慕久在巴富尔的压力下,擅自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界章程》),规定“洋泾(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房舍及居住之用”。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陈化成领导的一八四二年六月吴淞之战,是长江下游抗英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陈化成和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给英国侵略军以沉重地打击,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一) 一八四二年三月,奕经主持的浙东战事失败后,围绕在道光帝身边的投降派又占了上风。于是道光帝一方面指示军机大臣们对英军“设法羁縻”,一方面又任命耆英为钦差大臣,驰赴浙江前线向英军求和。英国侵略者见清政府态度软化,气焰更加嚣张。璞鼎查等英军首脑认为,“沿海地区的胜利,不足以震撼清廷和各省城的大官员们,于是决定溯江而上,向南京进发,必要时,就占领这个中国的故都。  相似文献   

15.
一百五十年前的今天,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英国“炮舰政策”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沙俄等西方殖民国家相继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过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战后,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渐次遭到破坏,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被迫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它的直接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公开破坏中国禁烟法令,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走私引起的。但是,外国侵略者及其一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极力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辩护,企图掩盖其侵略罪行和侵略扩张本质,把战争责任推到中国方面,甚至连这场战争是由鸦片直接引起的事实也要予以否认。英国侵略分子马士硬说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一八四一年,正当鸦片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国务卿亚当斯便在马萨诸塞州的历史学会上发表演说,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开声称鸦片战争“英国有正义的理由”,“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1964年7月8日转载了嵩同志的“无产阶级在其自发斗争阶段是否反对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一文,对我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译文”提出了意见。“教学与研究”1964年第4期又作为“学术动态”介绍了这一情况。我想从理论上和译文本身再提出一点意见,希大家批评指正。从理论上来看,我认为不应该把以下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第一,在无产阶级自发斗争阶段,特别是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后,工人捣毁机器、工厂等破坏(或反对)资本家的生产工具这一行为本身在客观上是否打击(或反对)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第二,无产阶级在其自发斗争阶段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从而自觉地起来为反对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斗争。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攫取了中国人民的巨额财富。现将1840年至1901年割地赔款情况分述如下: (一) 割地 1.英国割、租香港地区 1840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殖民主义者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第一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路远涉洋,往往有损坏需修补者,……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第6款又规定,“……将粤东九  相似文献   

18.
苦难的江西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凭借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在江西开商埠,设租界。1860年,英国在江西开辟了九江商埠,设立了“租界”。1895年,美,英帝国主义以强力索取了对庐山牯岭的“承租权”。在租界里,它们利用江西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开办各种洋行、公司,直接奴役榨取江西人民。在九江,有美国的美孚、德士古石油公司;英国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太古、怡和轮船公司和怡中烟草公司;日本的日清轮船公司,三菱洋行和台湾银行等。它们还以贷款手段,操纵和破坏江西的民族工业。如德、  相似文献   

19.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谈及鸦片战争中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时,认为这场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叫一些权威资料也认为“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第一次显示了只有在广大人民中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力量”。似乎已成定论:三元里斗争是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看法有悖于史实。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結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又說:“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爭,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1897——1899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的历史,証明了毛主席这一论断的英明正确。本文拟对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作一些介紹。一十九世纪末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如列宁所曾指出的,帝国主义最終分割世界,便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中国,就成了帝国主义恶狗們的主要猎取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