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幽默”一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刚刚引进国门时,许多人把“幽默”等同于“性灵”,认为“幽默”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剂。这其实是对“幽默”的一种误解,至少是对老舍作品中幽默的误解。实际上,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幽默并不闲适,并不性灵,不是麻醉剂,而是医治民族灵魂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2.
老舍的幽默     
老舍的许多作品都以幽默见长,生活中的老舍也是性情开朗,十分幽默。有一天,朋友来访,问老舍最近在写什么。老舍故作神秘地回答:“我正为‘皇帝’当‘奴才’呢!”朋友不解其意,走近书桌才知道,老舍正在替末代皇帝溥仪润色《我的前半生》一书。  相似文献   

3.
《猫城记》是老舍的喜剧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作品。它不同于老舍的其他幽默作品,它的特色是引人发笑,但是给人沉重,简而概之,即“悲郁的幽默”。它以散乱的笔法,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将要灭亡的国家及其生活在其中的国民们;以低沉的表达方式组织了全篇的文字,形成了一个灰色的文本;以“毁灭的手指”为灵魂统领全文。  相似文献   

4.
京味派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浓烈的平民化色彩,更在于其通过口语化的幽默语言来表现的一种雅致、含蓄、舒展、雍容的北京文化。作为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以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通俗、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本文试图从京味派小说概述、老舍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和小说中的"京味"与"京味"中的小说三个方面展开对京味派小说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老舍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精练,质朴自然,寸楷含幽默,片言振聩聋,具有隽永的艺术魅力。质朴简练是老舍语言艺术重要的特色。他用凝练的语言摹写人生,勾画情景,表现内涵,传达思想。简洁植源于深刻的思想见解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而精心选择和锤炼词语,则是简洁风格的言语作品重要的修辞方法。独特的幽默风格是老舍语言艺术的又一显著特色。老舍幽默的总体特征是“寓哭于笑”,他的幽默建立在融汇中西的文化心态和对生活的真知灼见的基础上。他“善于捉到人类的幽默”,又用语言的变异创造幽默,形成了独具风采的老舍幽默。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与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中,创作量大并受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作家当首推老舍。他的作品,无论小说、戏剧,还是散文,都普遍地浸透着北京文化特质,老舍堪称京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言人。研究老舍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窥见老舍的地域心理特征。文章试图从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北京话、北京人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的北京情结。  相似文献   

7.
刘静 《海外英语》2011,(13):181-182
《二马》是老舍早期创作中很值得重视的一部作品,是作者唯一的一部把中国主人公"载到"国外做生意求生存的作品,作者惯用了擅长的幽默笔调勾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隐喻的使用随处可见,为作品增色不少。该文拟以图里的翻译规理论为视角,分析解释译者对《二马》中比喻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究老舍小说的修辞风格,是为了欣赏和学习作家老舍的语言艺术。本文主要从修辞方面谈了老舍语言幽默风格的两个特点:活跃文学的幽默、婉而多讽的幽默。  相似文献   

9.
论老舍幽默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不能说没有幽默;在中国80余年的新文学中,也不能说没有幽默作家,而老舍幽默的特质在于:其一,他是在自古“不懂幽默”的一个东方大国中,敢于张扬幽默大旗的人;其二,老舍的幽默几乎涵盖了他的全部创作,涵盖了他所涉及的各类文学样式;其三,老舍的幽默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因而最为广泛地拥有着各种层面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导入师:同学们,熟悉老舍吧?老舍先生勤于创作,一生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老舍先生的经典小说《骆驼祥子》。二、给祥子写小传1.重逢祥子师:祥子是作品的灵魂人物。我从原著中抽取了三个片段,同学们能分别看出怎样的祥子?PPT:1.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1章)  相似文献   

11.
老舍是中国文学语言大师,幽默语言艺术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其娴熟的语言技法有着独特的构成和形成方式。一是语言要素的变易技法,即语用错位,幽默俏皮;易境易色,幽默活泼;逻辑离奇,幽默滑稽。二是语用角度的修辞技法,即奇比怪喻;诡诞夸饰。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幽默,在学界是有口皆碑的,他的小说、剧本、诗歌、曲艺、杂都闪烁着强烈的幽默光芒。在这些作品中,“幽默给人一些苦味,之后思之又感到有甜味,有时哈哈笑,有时啼笑皆非,在苦乐之后回味起来感到有寓意,给人启发和感触,这才是幽默的真谛。”略加思索就发现,在老舍嘻笑怒骂的笔墨里面,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唐昕 《文教资料》2010,(24):21-22
本文通过对老舍小说及其中人物的分析,从老舍的小说幽默形态:消解"伪饰"的健康微笑;老舍小说幽默的依据:以"人文"为核心的个体价值审美理想这两个方面,提炼并深化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进一步深刻理解老舍"笑"背后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特异的著名作家,他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作品中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本文试图从作者的生平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表现及其特征。一、老舍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老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他父亲是一名保卫  相似文献   

15.
老舍在山东时期的创作特别讲究幽默的适度性;他注意适度机智,防止油滑;适度同情,疏离讽刺;适度优越,以免解体幽默.幽默已经成为成熟作家老舍的艺术个性.山东时期之后的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老舍相当成功的幽默作品,首先应当归功于山东时期对幽默机制和幽默规律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为什么老舍没有写出伟大的悲剧,反而成了一名以幽默风格称的作家呢?这里从老舍的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一个悲观的人 ,但为什么老舍没有写出伟大的悲剧 ,反而成了一名以幽默风格著称的作家呢 ?这里从老舍的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 ,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论述了老舍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作者认为:老舍三十年代的散文虽基本上属于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之流,但也有时代的折光;随着老舍思想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后他的散文创作,由表现“自我”演变为以反映大众的、民族的斗争生活为主的“社会的”、“时代的”记录。在艺术表现上,老舍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性;体物入微,微中见大;诙谐幽默;语言朴素简练。在现代散文中,老舍的散文可称得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老舍的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用简洁明畅的语言,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北京的人物画,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人形象。这里,我们对老舍作品中的艺人形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老舍山东时期创作的整体风貌是幽默,茯内核则是忧郁和悲观。文章 老舍山东时期创作的三大主题:对国事的忧思,对文化的焦虑,对人生虚妥感的开掘,并指出,这既是老舍幽默风格的构成,也是老舍幽默心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