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美乐 《东南传播》2014,(5):108-109
针对传统媒体和媒体人的媒介伦理约束,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相当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伦理原则。但是,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伦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可以看到,由于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微博应用伦理原则,公民在使用微博时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微博应用伦理原则的制订意义和制订过程入手,参考较为成熟的医学行业的伦理原则,并根据受众伦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微博应用的基本伦理原则,以起到规范公民微博应用的作用,真正让自媒体发挥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周阳 《新闻世界》2012,(4):98-100
微博深入人们的生活后,公众为进一步实现"言论自由"而欣喜,同时也为"过度"自由引起的传播伦理问题而担忧。微博公众人物作为微博空间中的焦点,是社会道德的引导者,与微博生态环境的建设紧密相关。本文以微博公众人物的行为伦理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微博公众人物传播行为的伦理责任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热门事件为例,对媒体官方微博在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梳理,认为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体立场的偏颇、媒体报道的失实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媒体的官方微博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在微博中所展现的伦理失范也同样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环境。因此相比于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教育,网络媒体从业者更应该重视伦理失范问题,并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4.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交流工具,正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但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微博传播也面临着严重的伦理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健康的微博伦理生态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内容层面、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阐述了微博传播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格局,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把关人缺失和网民自律性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微博平台中新闻伦理的失衡。本文就微博上新闻伦理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重新构建微博新闻伦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苏锐 《新闻世界》2014,(7):162-163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活动的参与者已经不再单纯的扮演客体和受众的角色,也逐渐成为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者。然而,在当前的微博环境中,我国新闻活动参与者的道德观念相对淡薄,伦理失范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是阻碍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给我国的新闻伦理建设敲响了警钟。本文针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微博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1)
本文根据"开放伦理"理念,结合演绎法和决疑法的伦理推理逻辑,建构了智能技术伦理理论框架及智能技术伦理争议分析路径;利用内容分析法对2020年信息传播和社会治理领域中智能技术相关的十大舆情事件/话题的热门微博进行分析,通过对"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有哪些、存在何种偏向"以及"智能技术伦理理论框架和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及内容存在怎样的差距"三个问题的回答,本文发现:在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不同舆情事件/话题中,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及偏向存在差异,"安全"和"责任"被关切的频次最高,"公平"受关注频次次之,再次是"人类尊严""人类自主""透明"和"可持续发展",最后是"个人信息保护","真实"理念并未受到关切;应然层面的伦理维度及相应内涵在舆情讨论中并不能总是被微博用户完整地关注到,而实然层面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内容及偏向,确实可以为建构符合多元意志的智能技术"开放伦理"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23):60-64
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到微博信息传播,是一个权威、控制、中心消解的过程,标志着"现代"的消融、"后现代"的确立。在"后现代"背景下个体游走于不同微博部落中。本文解析微博部落后现代化的表征:部落以共享的情感或符号为联系基础;权利分散于网络主体之中,没有绝对权威;部落存在具有脆弱性。最后,基于后现代伦理的视角对微博部落管理提出伦理反思:启用外部伦理监督机制,整合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盂庆富 《新闻世界》2012,(5):101-102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它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加强了社会联系。然而,微博发展中暴露诸多的伦理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微博实名制的实施,是以“他律”手段促进“自律”,只有每个微博用户严格自律,才能使微博走向繁荣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刘恒新 《新闻世界》2011,(8):253-254
"微博自首"事件,又一次让人们对现代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力量刮目相看。但是在媒体报道中,对于事实、法律和新闻伦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增刊论文透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熊楚才 《编辑学报》2003,15(1):73-74
针对增刊论文在职称评聘、课题鉴定、年度考核评审中被打入另册的现象,对增刊论文进行透析。认为:增刊与正刊一样,是经政府管理部门批准、公开出版的重要信息载体,是正刊的重要补充,并有不同于正刊的特点与优势;增刊也有精品,正刊也有次品;在论文评审中,应不拘形式,注重内容。提出了作者、审者、编者、管理者应同心协力,为增刊正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e capacity of the mass media to cover issues as well as thecapacity of recipients to be concerned about issues is limited.The coverage on and the concern about new issues will consequentlyremove old issues from the agenda of both the mass media andthe general public.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wo modelsof this process of issue competition. The equal-displacementmodel assumes that a rise of one issue in the media by a givennumber of stories is matched by an equal fall in all other issuessumming up to a similar number of issues. The restructuringmodel assumes that unexpected, surprising or otherwise newsworthyevents create killer issues that move several other issues completelyoff the agenda and leave others untouched. A content analysisof all news shows of the two major TV stations in Germany and53 weekly surveys regarding 16 different issues covering thewhole year 1986 shows that—within the media agenda—therewere no killer issues affecting the coverage of the TV stations.In the public agenda, however, some killer issues could be identified.Coverage of these issues increased public concern about themand decreased concerns about other issues. Consequences of theseresults for agenda-setting theory and for politic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数字保存中的技术、组织及法律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对数字献保存中的技术、组织以及法律因素进行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建议。技术因素包括:数字存储介质、技术的变化、内容真实性以及存储能力;组织因素包括:成本、专业性、组织结构、角色分工以及选择;法律因素包括: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录学界关于学科发展现状问题的讨论,选取三个基本问题(目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录学学科定位问题、目录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方向问题)进行总结回顾,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些基本问题,对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5.
辜清华 《图书馆建设》2011,(4):38-39,42
期刊的特别刊号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编目时编目人员可以参考期刊题名页、版权页、目录页及正文中的文字记载识别特别刊号。如果编目人员在期刊的书目数据和馆藏添加项中对特别刊号加以标注,可以方便读者在书目检索页面上更直观地看到相关刊号的馆藏。  相似文献   

16.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3):129-136
Abstract

Analyzing serial issues of a monographic nature as a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users to topical content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practice at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Althoug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onographic analysis of selected journal issues is a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to topical issues that citation databases often do not provide, the labor cost in providing original cataloging for some of these issues remains high.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rationale and decision making that resul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process for reducing the amount of monographic analysis that is provided for uniquely titled journal issues.  相似文献   

17.
机构库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机构库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服务模式选择问题、法律问题、内容建设问题、资金问题等。其中服务模式有面向资源获取者的服务模式和面向资源提供者的服务模式。机构库建设者应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模式。知识产权问题包括机构库软件本身的产权问题和研究成果的产权问题。内容建设主要是资源类型的选择和内容的质量控制,机构库存储哪些类型的内容,需要建设者有一个通盘考虑。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中的法规问题,以及网络信息转换和传播中的法规问题。前者包括信息与作品的类型含义、信息组织中责任者主体等方面的法规问题。后者包括知识产权使用权、转让权、邻接权等法规问题。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9.
韩玉波  张艳  陈晓芳  张颖 《编辑学报》2020,32(3):330-333
专刊出版已成为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专刊,可为期刊组约优秀稿件开辟新的渠道,丰富期刊出版的形式和内容。文章结合《遗传》在专刊出版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对专刊出版的类型、组织要素、实施策略及潜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为同行开展专刊出版的组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Copyright issues and how they apply to the Internet are under scrutiny. Downloading, ownership, and liability questions are becoming focal points for Internet user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legal issues of copyright and the Internet, how those issues affect the general user, and cautions that users should consi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