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所提供的2011-2014年美国公众电子阅读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阅读在美国是普遍的行为,但从群体阅读率、人均年阅读量维度来衡量,阅读行为都在逐年消退,但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竞争关系.美国女性、50岁以下、高学历及高收入群体成为电子阅读的主力.美国公众对电子阅读的使用偏好从计算机转变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美国公众在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这两个渠道上的阅读强度一直较强,但其与人口特征并无显著相关性.中美两国读者在电子阅读的群体特征、阅读渠道使用偏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现已查询到科学技术类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8大类约200种。论述了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的优势,即免费全文与易获取优势、多媒体优势、互动交流优势、低成本和发行优势、资金支持优势、广告传播优势。介绍了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的下载和利用,如在线阅读利用、离线阅读利用、复合阅读利用及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的阅读使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普及给学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信息探索与阅读、研究与执笔、信息发表以及研究评价等角度阐述了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对研究行为转变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邱俊玲 《兰台世界》2012,(14):79-80
本文探讨了电子阅读方式对图书馆读者阅读的影响,并分别从图书馆建设观念、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读者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服务适应电子阅读发展需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子文件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文档,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使用环境恶劣、异地多地施工等因素,都对电子文件提出了严重挑战。本文基于具体项目,对纸质工程文件与电子工程文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影响因素,设计了一款支持电子纸显示的工程电子文件阅读设备,并研究了该工程电子文件阅读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旨在有效解决工程电子文件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62-163
最近几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纸书为载体的电子阅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的一些优点。这些优点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工具信息存储量巨大,便于携带,具有良好经济性与环保性,电子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极佳的即时性与可选择性,良好的休闲性与多元性等等。  相似文献   

7.
林天文 《传媒》2015,(8):74-7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发展到电子阅读.为了满足电子阅读用户的根本需求,数字出版应运而生,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为电子阅读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刊物,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然而,随着我国电子阅读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数字出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电子阅读环境下数字出版的转变途径,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电子阅读的普及过程显得有点"艰难"。这不仅与纸质阅读的传统优势和电子阅读的缺陷密切相关,也与其不成系统的市场产业链难脱干系。本文通过分析终端商、出版商、软件商以及营销商之间的联动过程,重点研究这种不成系统的电子阅读市场产业链,找出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热销与3G网络的成熟,国内电子阅读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各种移动终端的冲击下,专业的电子阅读器销售市场萎缩,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电子阅读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阅读设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子图书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阅读选择,电子阅读器作为电子图书的载体,也日益受到出版人和读者的关注.本研究选取阅读活跃的在校大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新兴的手持电子阅读器作为客体,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电子阅读器接受和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电子图书的载体及其内客对于读者的适用性,读者接受、使用和阅读电子阅读器的倾向,以及电子阅读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电子阅读器制造商、运营商和电子图书出版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思考,如电子阅览室收费问题、能否接待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能否在电子阅览室打游戏以及电子阅览室如何在加强未成年人的素质培养上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殷彦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6):142-147
[目的/意义] 针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过去10年的变化,探讨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师生科研和学习所发挥的作用。[方法/过程] 对2006-2015年发表的高校电子阅览室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对论文的来源、数量、年代等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对论文的主题内容进行重点研究。[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过去的10年间适应了用户的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新的信息环境和新的科研教学需求,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需要加快改革与转型,确立新的定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从e读推广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CALIS推出了e读服务。该项服务通过整合全国高校成员馆的馆藏数据,共享书目信息,为成员馆提供统一检索平台和资源服务。文章从e读的产生与发展出发,探讨了e读的功能和特点,并指出了e读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Updated from a presentation given at Biblionext.it in Rome in April 2011, this article will highligh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success with e-books and other forms of popular e-content and our efforts to stay one step ahead of the consumer shift from print reading to e-reading. Consumer e-reading is dominated by Amazon.com in the US, followed by one of the largest chain bookstores, BarnesandNoble.com. The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versions of very popular titles, coupled with the explosion of e-readers, tablets, and smartphones that are priced competitively and fairly easy to use, are helping move a lot of Americans into the e-book world. Last month, Amazon.com announced they sold more e-books than physical books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Print books are not going away, but our experience is that it is clear e-books are no longer just an extra format to offer, they are integral to our future.  相似文献   

15.
This extract from a thesis for Pace University??s M.S. Publishing Program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key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emerg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face as they try to grow their respective e-book markets. Particular challenges discussed are the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content and affordability of e-reading devices and yet 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re optimistic that an e-book boom will occur in the next few years that will mirror the success of the US e-book market.  相似文献   

16.
E读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文章概述了E读的功能和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E读在高校文献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证明了E读服务平台在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图书馆服务水平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更新图书馆电子阅览的服务理念,提高电子阅览的服务水平就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入手,提出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构建理念和构建模式,旨在促进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莞图书馆事业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缩影。文章从城市格局中图书馆事业的定位入手,通过东莞这个典型案例,全面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发展思路,概述了东莞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主要创新探索,如图书馆集群管理、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便捷的e读卡、文化e管家、学习中心等,也给出了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云数据时代用户参与阅读平台的发展是图书馆未来信息组织成长的核心趋势之一。文章以国内高校图书馆为对象展开调查,得出:利用数字技术可以逐渐丰富用户参与的阅读平台,渠道的多样化使得用户参与程度得到提高,为未来图书馆信息互流创造基础;同时,也存在缺乏对于高端技术的普及化宣传、用户参与平台的使用浅层化、阅读推广质量把控措施单一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从充分利用师生资源,加强用户奖励机制,重视电子阅读的质量监督,实现云数据背景下用户参与阅读平台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Digital platforms have become central to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culture, and government, and libraries devote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budgets to acquisitions of e-resources. This research reports on a recent project that investigated Australian teenagers’ use of traditional print and digital platforms for long-form recreational reading. Specifically, it investigates whether digital devices are a preferred modality for Australian adolescents’ recreational reading and if access to digital devices with e-reading capabilities, such as tablets, smartphones, e-readers, and laptop or desktop computers,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reading engagement by avid and reluctant readers. The research, based on a diverse sample of urban and regional participants from two states, suggests that Australian adolescents’ preferences for e-books have been largely overestimated. Issues of relevance to public librar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