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揭幕了。6月13日,来自军内各新闻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聚集一堂,在提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各军区、军兵种报纸1998年度好新闻进行了定评。对于这一次评选活动,各军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报社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共推荐了220篇作品参评。评委们通过协商和投票的方式,最后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5篇。评委们共同认为,今年参评作品总体上比往年质量有所提高,无论是获奖的,还是没获奖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时代感强,贴近基层,兵味很浓,达到了针对性、指导性和可…  相似文献   

2.
1980年度全国好新闻作品评选已于今年8月4日揭晓。这是继1979年度全国第一次好新闻评选之后的第二次,是由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这届评选比上届评选范围扩大,有消息、通讯、评论、标题和新闻照片五类;评选结果,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推荐来的1105篇(幅)新闻作品中,有121篇好新闻作品入选,其中受奖好新闻作品49篇(消息14篇、通讯13篇、评论10篇、标题5条、新闻照片7幅),受表扬好新闻作品72篇(消息17条、通讯20篇、评论18篇、标题4条、新闻照片13幅)。这些入选的好新闻作品,从数量上、质量上来看,都比上届有新的发展。在内容上,及  相似文献   

3.
本报第六届武警好新闻评选已经揭晓了。从1993年本报所刊登的作品中,经过评委们反复筛选、评议,终于评选出了35篇(幅)获奖作品。从这次获奖作品的情况来看,其主要特点是:一、问题报道有突破。抓部队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是新闻作品能否“打响”的关键。所以写新闻的人无不高度重视抓“带响”的问题报道。这届武警好新闻的许多问题报道不但所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有深度,有力度。二、典型宣传有气势。从本届评选出的好新闻作品看,典型宣传不但很成功,而且在报道上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正义之剑斩妖魔》,这篇…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第三届(1985年)好新闻评选工作已于三月底圆满结束。这届好新闻评选工作是在北京市新闻学会和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由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学者组成的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具体领导下进行的。在为期一周的评选中,评委会主任许文(市新闻学会会长、北京日报社社长)、副主任俞位海(市  相似文献   

5.
小议评奖     
一年一度的新闻评奖越来越受到从业人员的重视。因为它和评定职称、长工资等挂上了钩,且有挂得越来越紧之势。纵观历史,这些年的评奖,的确评出了不少好新闻,发现、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这里需要指出并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领导重视的是:目前的评奖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待于规范。就笔者所在单位而言,每年的评奖委员会都由本单位主管业务的几位领导和各部主任组成,而这些评委有相当一部分有参评作品,有自己采访的,而多数是与本部门的编辑、记者“合作”的。在评到自己(或自己与他人合作的)作品时,这些评委并不采取…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00,(3)
本刊讯昆明市盘龙区委、区政府连续两年开展“宣传盘龙好新闻”竞赛活动。6月19日 ,该区1999年度好新闻评选揭晓 ,省、市报社、电台、电视台推荐参评的42篇(件)新闻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盘龙区是昆明市4个城区之一。区辖11个办事处 ,常住人口约43万。为了吸引各方人士关注盘龙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 ,盘龙区委、区政府于1998年开始设立“宣传盘龙好新闻”奖 ,对省、市新闻媒体编采人员采写的新闻作品实行重奖。这项评选活动开展两年来 ,调动了新闻单位采编人员的积极性 ,宣传该区的新闻稿件的质量有所提…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已进行四届,参评单位逐届增加:第一届93家,第二届105家,第三届130家,第四届达到160家,这说明地市报参评面越来越大,参评兴趣越来越浓,竞争意识越来越强。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共收到参评稿件480篇(组),标题189条,专栏11个,版面101个,经过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统筹平衡,反复筛选,优中选优,提出初步入选作品的等级和入选理由,供三级评  相似文献   

8.
一今年四五月间,新疆记协相继举办了全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刀新疆新闻学术年会。这次论文评选活动没有规定单位参评作品限额,带有全面摸底调查的性质,也可以说是对全区各新闻单位论文写作实力的一次检阅。从入选论文的情况看,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是令人感奋的。一是论文作者队伍进一步扩大。这次参评论文(汉文)达230多篇,是多年来少有的新气象。经评选,有用篇作品获优秀论文奖,这比上年参评作品还多。有的作者申报参评的论文多达三篇。二是一些基层新闻单位在开展业务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独石化工人报社平时重视抓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9.
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已进行四届,参评单位逐届增加:第一届93家,第二届105家,第三届130家,第四届达到160家。这说明地市报参评面越来越大,参评兴趣越来越浓,竞争意识越来越强。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共收到参评稿件480篇(组),标题189条,专栏11个,版面101个,经过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统筹平衡,反复筛选,优中选优,提出初步人选作品的等级和人选理由,供三级评委参考。经过5月中旬的白城初评,6月中旬长春复评,7月中旬北京的定评,于7月21日最后揭晓,有246篇(组)好新闻入选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41  相似文献   

10.
全国好新闻评选已进行了九届。从这次评选活动来看,不论是获奖作品或落选作品,都有个强化好新闻意识的问题。那么,如阿才能采写出好新闻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有三条: 一要抓题材。抓不到重大题材,就写不出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作品。有人曾经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题材决定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也许“题材决定论”是错的;但对新闻来说,则必须坚持这一条,因为新闻是客观事实新近变动的反映,没有重大题材,则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这一条虽已被大  相似文献   

11.
安宇 《新闻传播》2004,(8):47-47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新闻精品,不外乎是新闻作品被评上哪一级“好新闻”。其实这种观念给我们多出精品、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带来很大误导——就“好新闻”而抓新闻,忽视一般性的新闻基础工作,这很容易将新闻工作引入狭隘的新闻功利的泥沼。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奖最近揭晓。这两届评选活动在新闻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第一届是评选1989年10月1日到1990年5月1日刊登的新闻作品,只有首都21家主要新闻单位参加,参选作品130多件;第二届是评选1990年7月土1到1991年6月30日刊登的新闻作品,参评单位扩大到全国1500多家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参评作品402件,评选出一等奖15个,二等奖45个,三等奖90个。近两年来,在评奖活动的推动下,现场短新闻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纪事     
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兵团新闻学会举办的兵团第三届好新闻评选(1991年度),3月2日至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兵团所属的12家报社有135件作品参评,其中有31篇消息、通讯、言论、来信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有6幅作品获好图片奖,有24件作品获好标题、好专栏、好版面奖。这次评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报选送的现场新闻作品数量较多,质量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协近日发出通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采写第一手现场短新闻作品。参评单位由第一届的首都主要新闻单位扩大到省、部级以上(包括计划单列市)单位主办的新闻机构。这届评选的范围为1990年7月1日到1991年6月30日刊播的优秀现场短新闻作品。要求参评作品具备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三个基本要素。报纸文字稿限制在千字以内,广播时间5分钟以内,电视3分钟以内。  相似文献   

15.
人民军队是一片丰腴而神秘的新闻沃土。86年来,这片沃土上孕育出大量丰富多彩的新闻奇葩,成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记录和鲜活见证。笔者作为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评委,有幸阅看了《解放军报》及总政直属新闻单位、全军政工网、各军区军兵种及武警部队报纸,还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选送的335件参评作品。这些作品导向正确,内容真实;主题重大,思想精深;语言生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第二届(1984年)好新闻评选揭晓,并于4月9日举行了授奖会. 北京市评选好新闻活动,是由市新闻学会和市记协联合主办的.参加第二届好新闻评选的北京市报纸、新闻时事刊物、通讯社等19个单位和市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美术三个系统,共推荐新闻作品191篇(件).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本着“择优入选”的原则,好中选优,逐篇进行评议比较,最后评选出获奖作品93篇(件),一等奖18篇,二等奖27篇,表扬奖48篇.其中,消息38篇,通讯26篇,评论3篇,文章5篇,来信3篇,版面4件,标题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以来,我连续当了五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委,看到不少作品因为作者缺乏对评奖标准和创优规律的了解和把握,痛失获奖的机会,甚感惋惜。因此,吸取别人的教训,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优水平有积极意义。一、不违规无硬伤没有规矩,不成方园。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和体育比赛一样,是按照既定的规则运作的。今年,除少数作品外,节目质量较高,形态比较规整,再加上获奖率规定为参评作品总数的70%,所以,竞争十分激烈。’97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总计收到参评节目473件,其中广播新闻255件,电视新闻21…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5,(1):67-67
首都女记协第八届好新闻颁奖大会2004年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首都40多家新闻单位的女记者参加了本次评奖活动。评审委员会从150篇参评作品中评选出98篇优秀作品,其中广电系统有21件作品入选。这次入选的作品总的特点是题材多样,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2003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大新闻报道,也有对社会热点问题如“三农”、“非典”、弱势群体以及伊拉克战  相似文献   

19.
“学刊”约我写第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参评作品的印象时,我想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用一定的篇幅谈些缺陷与不足,可能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参评的竞争力是有益的。对第二届“中国新闻奖”(1991年度)评选的总的印象是:广播电视与报纸通讯社的作品质量是比翼齐飞,都有进步和提高。这是因为在首届中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中,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更好一些;报纸的消息数量少,  相似文献   

20.
梅开三度。兵团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组织的兵团好新闻评比已连续进行三届了。作为一个大系统的兵团报系,每年举行一次好新闻评比,这对推动兵团的新闻改革,提高兵团新闻报道的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兵团的12家报纸中,虽然有几支“新军”,但大多是创刊已有40年之久的“老兵”。近几年来,随着兵团经济的发展,兵团的新闻事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腾跃势头。至去年底已有6家报社采用了先进的激光照排技术,有4家报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这种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兵团新闻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因此,纵观这一届兵团好新闻评比,可以说十二家报纸各呈风姿,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探索、创新的意识十分强烈。这在部分获奖作品中可得以佐证。其一,新闻样式的变革。当现场短新闻逐渐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热点之时,兵团的新闻工作者也努力地去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选送的作品看,现场短新闻几乎占参评消息总数的一半。通讯中也有不少是采取现场目击式的方法。在获奖作品中评为一等奖的现场短新闻有一篇,评为二等奖的现场新闻占4篇。这些作品中,有的还分别在全国、自治区的现场短新闻评比中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