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务印书馆: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历史是从商务印书馆开始的。1897年2月,夏瑞芳、高凤池及鲍咸恩、鲍成昌兄弟等人筹资3750元购买了部分印刷机器,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印刷厂,取名为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2.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3.
韦泱 《编辑学刊》2008,(2):51-52
创立于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的商务印书馆(简称商务),倏忽间已走过百十年的历程.无论是时间积淀还是空间效应,商务无疑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标志,一种垂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5,(9):61-61,29
百年商务步入信息时代 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发端。  相似文献   

5.
凌云 《出版广角》2021,(21):22-25
国家出版基金创立14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先驱商务印书馆承担了很多项目,涵盖社科人文和艺术类图书.文章以商务印书馆承担的大型社科类丛书及工具书项目的出版为例,探究商务百年发展历程中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国家出版基金的确立,看新时期国家出版基金赋予出版企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商务的创立对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出版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商务开办时是一家很小的印刷作坊。1902年具有革新思想的大学者张元济进馆,同年商务设立编译所、印刷所和发行所,张元济出任编译所所长。以张元济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进馆并成为中坚,使商务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标志——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今年适逢其百年馆庆。商务的创立,可以看成是我国文化出版事业进入近代的有实质性的一大步,因此它一百周年的意义,远远越出了商务自身。许多年来,常有人说商务是靠教科书起家的。此话不假。本世纪初出版的《最新教科书》为商务教科书出版事业,乃至全公司三十年兴旺发展奠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中国现代出版业历史最久的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和对外合作出版的历程,总结了商务印书馆创建品牌、拓宽合作、强强联合的成功经验,显现了其对推进中外出版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她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发端。夏瑞芳作为创始人之一,自然就以其抱负,开创性的事业以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成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出版业的第一人。然而,人们谈起商务印书馆的时候,总是首先想起把商务印书馆带到世界前三、亚洲第一的张元济和王云五,总是想到茅盾、郑振铎和胡愈之这样的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0.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时当风华之年的陆费逵毅然脱离商务印书馆,创立中华书局,勇立社会进步的潮头,开启了中华、商务等相互良性竞争的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一个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丁伟 《东南传播》2016,(4):116-125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出版文化史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较高的个案学术研究价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通过长达31年的办学生涯,不仅为商务印书馆成功开辟了一条书刊促销活动的新途径,而且还开拓出了一种出版"隐形"教科书的新业务,这种发行数量巨大的"隐形"教科书为商务印书馆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使商务印书馆获利颇丰,有力促进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事业的发展。探讨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如何推动近代商务出版事业的发展这一历史事件对当今出版机构从事多元化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的开端。作为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知名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馆史的研究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史的研究更成为出版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综观近20年来的商务印书馆史研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特点: 一、系统整理并出版馆史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馆史受到了重视,商务印书馆开始对历年的馆史资料进行整理,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书目是了解一个出版社的最基本资料,能反映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和对社会的贡献。1981年,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了该…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若论把出版业与图书馆事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得益彰,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堪称后世典范。一方面,它以出版配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出版实力。本文侧重论述它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图书馆藏书主要来源有赖于出版机构的现时供应。商务是我国旧时出书最多的民营出版社,这可  相似文献   

14.
台北让人感觉很亲近,很怀旧,就像面对一位久违的故人。而素未谋面的王寿南先生则像是某种象征,一见之下便让人领悟什么叫儒雅,什么是学者风度、谦谦君子。王先生是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但是他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担任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身份更让我产生好奇。商务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重镇,它的名字曾和许多名留青史的学者专家联系在一起,其中还包括出自商务本身的著名出版家张元济、王云五等。在气氛柔和的咖啡厅里,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两岸的出版,聊起了老商务。吴涵碧这才轻言细语地介绍说:“王先生就是王云五的学生。”后来在王先生的安排下参观雨中的重庆南路书店街,来到显得颇有历史甚至有些逼仄的  相似文献   

15.
1.商务印书馆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于1997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商务的创立,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先河,而更重要的是,商务在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牢记商务创始人之一的张元济先生的“开启民智”的教诲,以高质量的图书贡献社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等中西学术著作,《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小词典》等工具书,无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密切注意。而百年大庆的宣传,更使商务闻名遐迩。商务平时不多露面,但他们的书目广告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出版机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推商务印书馆,沈雁冰曾评价为:“维新大业,数出版先驱,堪称巨擘”。《略论张元济的人才观》,介绍了早期主持商务编辑大政、历任商务经理和编译所所长的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他主持商务发展壮大的诀窍,对我们今天进行出版事业的改革,仍可为殷鉴。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出版企业,在旧时代经历了三个政府,即清政府、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较为短暂不计)。考察它与旧政府的关系,无疑是商务印书馆和近代出版业史的一个无人涉及的新角度,同时又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新课题。商务为求生存发展而争取政府帮助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可以说是一部分知识分子推动中国现代化理想的实现途径之一。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营出版业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的,是在官僚资本挤压的夹缝中生存并发展的。民营的中国近代出版业处此艰难时世,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和官府的关系。作为近代民营出版业代表的商务印书馆,浓缩了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商务印书馆注意谋求政府的支持,以争  相似文献   

18.
陈传芝 《编辑之友》2011,(4):121-124
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在日本侵略军的军事围剿和文化洗劫中,通过图书出版维持商业生存的文化抗战,大大加速了商务人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同时也加剧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业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一日军对商务的军事围剿与文化洗劫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出版社之一(另两家是McMillan与McGraw-Hill)。在日本侵略者的两次空前的摧毁与洗劫中,  相似文献   

19.
梁上启 《出版科学》2012,20(3):111-112
正《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出版学建设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王学哲、总编辑方鹏程著述。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其发展与国家同命运、共沉浮,成为今天五馆并立的世界知名大型出版事业体。在当前出版体制改革形势下,《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带给我们很多新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之端的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创立于1897年,距张元济加入约5年。商务创办人夏瑞芳等人多是印刷工人出身,故初创时期的商务具有印刷企业性质。商务在张元济入主之前除承印账册、广告、报纸外,共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十六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