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正华 《语文天地》2012,(15):29-3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师生的情感活动。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饱含着作家的思想情感,凝聚着作家的心血和生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文学创作是一种传达情感的活动,主要是"以情动人",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接受情感的活动,也要做到"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2.
当下小学教材中的游记一般有两种教学做法:一种是以游览的景点为对象展开教学,另一种是围绕着游记这一文体性质为教学对象。前一种是基于文本内容的知识教学,后一种是典型的以文体知识为对象的教学。这两种割裂的教学行为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获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可从"记"字入手,如,理清顺序,在整体感知中"记"游踪;明确内容,在对比甄别中"记"内容;辨析表达,在体悟感知中"记"特点;揣摩观察,在品味实践中"记"视角;聚焦情感,在体悟感知中"记"情感,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解构能力。  相似文献   

3.
郭靖婷 《南昌教育》2009,(12):28-28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爱教育,爱学生,热爱我的职业,这种爱,对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中学思想政治课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功能,这就使学生常会有一种"被灌输"的感觉,这样不利于我们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施。而情感教学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通过对情感教学的处境和必要性的充分认识,细致分析原因,进而了解情感教学的本身,对于我们具体实施有效的情感教学措施,进而优化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感是学困生认识活动的"能源"与"发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积极情感效应,对于学困生尤其要营造优化教学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任何一种认识过程,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古语"知之深,则爱之切",说得就是人有什么认识,就会有什么情感.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认识、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是由情感的功能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情感作为音乐所特有的,艺术化了的人类情感,它蕴含于音乐之中,通常人们都能够体会到音乐中情感的体验,但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了解音乐的形式还不能算是理解  相似文献   

7.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相似文献   

8.
担任班主任工作四年来,我观察到高职学生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一"、偶像崇拜"现象偶像崇拜,本是一种心态,是心有所属的精神寄托。当今  相似文献   

9.
美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具有愉悦性、超越性等特点.在当代高校学生的主体焦虑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美育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缓解主体焦虑;二是对个体有限的超越;三是"完人"教育.美育以它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蒋俊彦 《辅导员》2016,(5):28-29
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主题探究式习作是有主题地指导学生开展习作,在主题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习作研究。在"中华传统节日"这一主题统领下进行传统节日的研究,通过一次作文,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  相似文献   

11.
【训练设计】初三生活是一杯浓郁的奶茶,虽苦,回味中却不乏香甜;初三生活是一部五彩缤纷的丛书,翻检"书"中的每一页,总会有不同的感受……总之,初三生活用一句流行语来说是"痛并快乐着"。面对初三,相信学生有很多情感要表白,本次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真实的情感倾吐出来。  相似文献   

12.
伏军 《江苏教育》2013,(2):67-68
历史教学的现实困境凸显为"知识本位"牢牢占据教学的半壁江山,情感目标近乎"雾里看花",沦为"浮云"。历史教学中情感目标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信仰;一种面向世界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这个冬天真的有些温暖,因为我被一种热情点燃着。在不到40平方的学校小会议室里,齐校长正在激情演说:"说明文也是可以教情感的,说明文也是可以让人感动的;同样,写说明文也要包含着对说明对象的热爱才能写好!"说明文也是可以教情感!感慨之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庞泽武久说:"不能无视情感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为刺激,或者为障碍。"积极的情感能振奋人的精神,而低落的情感,则会令人的大脑抑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占着主导性的地位。教师情感投入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实践,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情感导向:一.要有渊博的知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作为语文老师的首要条件,所谓"学高为范"。教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学研究的传统理路上存在着两种基本取向:"强理性弱情感"和"强情感弱理性"。人类文明社会是在理性与情感双重驱动下不断发展的,理性与情感促生着社会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然而在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下,理性却以压倒性的优势对情感实施着控制,导致诸多现代性问题。现代社会学应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研究,努力探求情感与理性的融合路径,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菁华 《教育探索》2007,(11):39-40
审美理解是一种渗透着感知、想象、情感的直观把握,它具有三层建构:最基本的理解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第二层是对作品的象征意义、典故、题材、技巧等内容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的理解;第三层是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观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蝉,在诗词中是一种物候性意象,负载着诗人悲愁哀怨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情感符号。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三首唐诗都是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虽旨趣迥异,然各臻其妙。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蝉在诗中是种物候性意象负载着诗悲哀怨的情感验成为种  相似文献   

18.
谈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表现上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油画重"理",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油画成为西方人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绘画重"意",始终表现着传统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西方油画重视客观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而中国传统绘画则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内心精神世界流于意境之美,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幼师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当前的幼师学生情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忽视学生的情感调动;重视认知中有情感,忽视以情感促认知;重视片面单一的情感培养,忽视全面系统的情感激发。鉴于此,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尊心的呵护、突显学生主体性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五心"、开发系列情感教育课程等策略有效推进幼师情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因而,笔者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