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事实:7月7日8时49分(北京时间15时49分),英国伦敦的地铁和公交车上分别发生了多起爆炸,造成5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案发当天,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在英国举行。7月21日,警方又在一些地铁站和公交车上发现了相似的爆炸物。有三个恐怖组织宣称对爆炸负责。警  相似文献   

2.
100多年前,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一次超级猛烈的爆炸事件——通古斯爆炸.1908年6月30日早上7时许,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附近的一片偏僻的森林上空,一个直径50~100米的火球状天体自东南向西北划过天际,数分钟后,爆炸发生,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随后,巨响如雷.方圆数千千米之内,都听到了巨大的轰鸣声.爆炸摧毁了该地区面积达2000平方千米的针叶林,推倒了约8千万棵树.  相似文献   

3.
粉尘也爆炸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粉尘是难以避免的产物。那么,看似平常的粉尘为何会发生爆炸呢? 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率高 最早发现粉尘会爆炸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846年,英国哈尔威煤矿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死伤数百人。法拉第在现场调查并进行模拟实验后发现了爆炸的真实原因:“瓦斯爆炸是第一次灾难,爆炸产生的气浪掀起了坑道里的全部煤尘,结果产生了更加猛烈的爆炸。”  相似文献   

4.
1.宇宙有多大? 一般人认为宇宙是经历了一场大爆炸后诞生的,且随即不断扩展。但是大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至今是个谜。因而难以确定宇宙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矿难频仍,仅2004年最后两三个月至2005年初的一段时间,较大的矿难就有:2004年10月21日,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遇难148人;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煤矿大爆炸,遇难166人;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遇难214人;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瓦斯爆炸,遇难28人;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遇难69人等等几十宗.有人称,中国煤,几是血煤!  相似文献   

6.
正曾经看见过两个人这样玩行酒令,两个人数数,一次最多连续数2个,从1开始数,谁先数到30谁就输了,输了人喝酒.看似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1.2003年世界人口是6179300000人,读作()人,改写成以“亿人”作单位的数,是()亿人。2.一个数由4个亿、2个百万、6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3.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已顺利通车,累计投资二十九亿四千二百万元,这个数写作()元,改写成以“亿元”作单位的数是()亿元。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以“万平方米”作单位的数是()万平方米。5.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29988…  相似文献   

8.
黑洞     
7月7日,在英国伦敦刚刚拿下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八国峰会在苏格兰召开的第二天,英国首都伦敦的地铁站和公交车交通高峰时段相继发生数起爆炸,造成千余人伤亡,伦敦公共汽车交通和地铁全线关闭。就在“7·7”连环爆炸案发生两个星期后,7月21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读书,古人有两个对联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是"人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二是"勤耕种无多有少,多读书不圣也贤"。读书既是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就免不了在各种场合谈读书。真正的读书就是读经典当今有一个概念叫"信息爆炸",这是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或纷纷选择"快餐式阅读"的一个重要借口。但我完全不赞成这个判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和"信息爆炸"几乎同样流行的  相似文献   

10.
爆炸力学基础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基础力学理论通往爆炸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实践的桥梁.本文从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衔接两个维度探讨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课程剪裁和嫁接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点背景】7月28日上午10时11分,中国石化区迈皋桥地区,一条输送丙烯的管道被拆迁工人挖断,丙烯大量外泄至少五分钟后,遇明火爆炸.爆炸气流瞬间袭击了数百米至1公里范围内的闹市区域,声浪在数十公里之外都清晰可闻.官方发布的数字显示,共2700余户居民受到爆炸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地下工程开挖钻爆法为研究主体,深入分析了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针对粉碎区和裂隙区分别构建了相应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粉碎区大致范围.分析认为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的研究关键是获取炮孔孔壁处冲击波波速、冲击波峰值压力和质点振动速度三个参数,未来提高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精度可从此三参数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体操     
《小学教学研究》2012,(27):61-62
1.智力题玲玲坐车玲玲去坐公交车,路上无聊就数了数公交车上的人数,发现有14个人,到了一站后,下去了3个人,上来了5个人;过了一会儿,又下去了7个人,上来了8个人;很快又到了一站,这次有11人下车,上来了2个人;车上人现在很少了,又一站后,又上来了5个人,没有人下车;下一站没有人下车,也没有人上车;很  相似文献   

14.
周亚文 《物理教学》2012,(4):15-16,39
1.引言在物理估算领域,最有名的人物是物理学家费米。1945年7月16日早上5点半左右,原子弹引爆成功时,费米在距离爆炸中心10英里处。爆炸40秒后,爆炸的气浪到达费米所在地,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离地六英尺高的地方洒落,纸片被气浪卷走,他根据纸片飞行的距离(2.3米)估算了核爆炸的"当量数"约为一万吨TNT炸药。后来,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二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两次原子弹袭击中,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这是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然而,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用双手掰开过。这位“超人”就是加拿  相似文献   

16.
数感(number sense)是指对数的理解或数概念的形成.数感建立起数量与计数之间的联系.数感强调对多与少、相对数量、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即数的守恒)、数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的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把“数感”置于数学学习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首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并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知识我会填。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达到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写作()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2.3.9扩大()倍是390;58缩小()倍是0.058。3.小数的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47要加上()个这样的单位,才能得到自然数1。4.2.04吨=()吨()千克,1元4角6分=()元。5.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6.在9.99、9.090、9.009、和9.09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8.如果a÷b=9……9,b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学生的认识过程.数学教学应该遵循人们认识数学的规律,抓住人们对数学认识的几次飞跃,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一、由量到数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客观具体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例如两条鱼、三个苹果、五只兔子……人们在认识数的概念之前,对量的认识只有多和少,对"多"的进一步认识,对不同的"多"进行比较,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数.数是由量抽象而来的,例如两条鱼、两个人、两只眼睛、两只耳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用数字"2"来表示.这次由量到数的抽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飞跃,它使人们摒弃了一些量的具体意义,用抽象的符号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1 +1 =2可以表示一个人和一个人是两个人,也可以表示一只猫和一只猫是两只猫.它什么都不是,因而可以什么都是,所以它可以普遍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啸     
《广西教育》2005,(1C):87-87
印度洋遭遇40年来最强地震海啸。2004年12月26日上午8点(印度尼西亚时间),位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共造成16万多人死亡,10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专家测算;此次地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6千多颗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爆炸产生能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正数感(number sense)是指对数的理解或数概念的形成.数感建立起数量与计数之间的联系.数感强调对多与少、相对数量、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即数的守恒)、数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的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把"数感"置于数学学习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首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