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江南 《今日中学生》2005,(13):13-16
人们之间的信息,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其表达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类动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声音语言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地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科学家发现,鱼类在呼吸、进食、运动、繁殖时,都有不同的声音。如大黄鱼在产卵前发出沙沙或吱吱声,产卵时发出呜呜或哼哼声,产卵后发出咯咯声。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并像乐曲一样,能够体现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  相似文献   

2.
在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的鱼类,它们在水中漫游,仿佛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其实不然,鱼类也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绝大多数的鱼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而是利用身体内其他器官来发声。它们的发声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声,由鱼体的某些器官发出。如,石首鱼类由“膘”发声,杜父鱼是以一部分鳃盖摩擦发声,还有的鱼是通过椎骨的曲折与脊椎相连的其他骨骼的活动发声的。另一类是机械声,通常是在鱼类游动击水、摄食咀嚼、挖泥掘穴时发出的。比如,鲷(diāo)鱼咬碎贝壳时牙齿发出的摩擦声,翻车鱼牙齿摩擦发出的咬牙…  相似文献   

3.
海豚     
海豚不是鱼,而是一种热血哺乳动物。它们成群地生活着,用自己的语言相互交流。在这点上它们像其它的动物如蜜蜂和鸟类。但海豚又几乎和所有的陆地动物不同,它们的大脑和我们人类的大小几乎相同,而且它们的寿命较长,至少能活到二十到三十年。  相似文献   

4.
鱼类的语言     
英国的动物学家哈斯克尔曾指出,大多数被我们称为"哑巴"的动物,实际上全都不是哑巴,它们能很好地发声,或者至少有其特有的通讯渠道。鱼类也是这样的。 鱼类之间能够利用自己的声音,来相互联络与传达消息,那是一种奇妙的"语言"。鱼儿的"语言"是是发出各种奇特的声音。在近海有一种两只眼睛都长在一边的比目鱼,其叫声好似风琴低键发出的声音。然而,这样的"海洋音乐家"却非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声音语言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声呜叫。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就成了它们的“语言”。当然,这只是它们的“语言”,我们人类仍无法完全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总认为鱼类是沉默寡言的,其实所有的鱼类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还不乏“金嗓子”。人们爱吃的黄花鱼就有一副“金嗓子”,能唱出“哗啦”、“咯咯”、“哥罗”等3种不同音符,然而它的“歌喉”常常为它招致灭顶之灾,渔民们根据黄花鱼所具有的特殊嗓音、音量大小、“旋律”的优美程度,可判断鱼群的数量和游动方向,从而把它们一网打尽。犬舌鱼,一种居住在中国沿海的鱼类,它的歌喉善鸣善啭,清脆多变,有时像蛙叫,有时像竖琴声,有时则像铃铛,不愧为鱼类口技天才。还有海鸡,会仿效雄鸡啼鸣;鼓鱼会发出似鼓声的音响。若能把各类“金嗓子”聚集在一…  相似文献   

7.
在童话故事中,动物是用人类的语言说话的。其实,在动物的世界中,它们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不仅掌握了一些动物的语言规律,还能够利用动物语言来为人类的进步服务,不断取得喜人的成果。生活在水中的各种鱼类,可以通过声音、化学物质以及光、电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鱼类语言对人类捕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最近,挪威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用声音控制海中鱼群游动方向的新装置。通过对鱼类中“领头鱼”的训练,使它们在大海中按照无线电发射器的接力放声,沿着预定路线前进,就会使鱼群自动游进沿海的鱼类加工厂附近的捕捞场。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大自然中,除了人类,其他飞禽、走兽、昆虫、鱼类等动物也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就是它们各自的语言。动物学家对鸟语进行研究后发现,鸟类竟然有两千多种不同语言。动物的语言是同类之间的通信工具,常常被当做觅食、求偶和警戒的信号。人们通过对动物语言的模仿,可以指挥和驾驭它们的行动,让它们更多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何马老师正准备讲课时,突然听到一声尖叫。这尖叫声像钉子划过玻璃发出来的声音,又像猫儿掉进枯井里发出来的嗥叫;又像女鬼发出来的,又像恐龙发出来的,还像僵尸发出来的。总之,这尖叫声怪异、恐怖、刺耳、惊心,令人发疯!同学们都跑光了,教室里只剩下何马老师和外星人  相似文献   

10.
鸟儿的方言     
人类说话,是一种语言的交流;鸟儿唱歌,也是它们语言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鸟儿的“语言”相当丰富呢!而且它们也有方言土语。  相似文献   

11.
能变声换调的黄花鱼黄花鱼能够变换各种声调,有时像打鼓,有时像猫叫,心情好时还会“吹口哨”。大黄花鱼产卵前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呼唤异性前来“保镖”;产卵时它们会“呜呜”又“哼哼”地叫,好像很痛苦;待产完卵后,它们就像母鸡下蛋那样“咯咯”欢唱。  相似文献   

12.
鸟类的声音     
佘大奴  夏飞 《阅读与鉴赏》2007,(9):63-64,70,71
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动物,绝大多数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那么,生活在水中的鱼类,会不会发出声音呢?科学研究和生产经验都告诉我们,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有许多是会发声的。小鲈画的叫声像蜜蜂飞过,嗡嗡地响;成群的青鱼像小鸟一样,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注意,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动物行为家发现,很多动物能像人使用语言那样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它们的“思想”。例如猴会使用好几种不同的声音来“报告”不同敌人的来临,它们遇到豹时,会发出狗吠似的“汪汪”声,提醒大伙危险就在眼前;看见秃鹰,就发出一声低沉的喉音,意思是说危险来自上方;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鱼类也有语言交流的能力.而所有脊椎动物的发声功能.包括人类的语言,都来源于鱼类的这种能力。研究人员称,鱼类脑部的结构和人类相差无几。科研小组为幼年的空蟾鱼绘制了脑细胞生长图.并将这些图与其他物种作比较,结果发现空蟾鱼的声带肌肉与一组神经元相关,此神  相似文献   

16.
艺子 《科学启蒙》2009,(3):28-29
在澳大利亚南部相对寒冷的浅海水域里,生活着一种美丽非凡的鱼类。这种鱼长着“管状”的嘴巴,有须有角,乍看上去既像海藻叶,又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故称“叶海龙”或“海藻龙”。它们身上布满了形态美丽的绿叶,仿佛披着绿色的轻纱,游动起来摇曳生姿,令人啧喷称绝,所以人们又称它们为“世界上最优雅的泳客”。  相似文献   

17.
咏水仙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悄;诗人遇见这欢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  相似文献   

18.
咏水仙     
华兹华斯查英 《良师》2011,(10):F0002-F0002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皇,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相似文献   

19.
白鹳     
白鹤在开阔的沼泽和潮湿的草地生活。它们步行时举步缓慢而优雅,休息时常以一足站立。白鹳是以捕食鱼类、蛙类和昆虫为和,有时也吃野鼠。受到惊吓时它们就会弹嘴,发出哒哒声。分类:鸟纲→鹤目→鹤科栖息地:亚洲、欧洲等食物:鱼类、虾  相似文献   

20.
冬天的雪     
雪纷纷扬扬地飘着,它们像一只只银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顷刻间,天地一色,房屋全白了,一幢幢房屋像一个个巨大的冰箱;树上白了,枝上挂满了蓬松松的雪;田地上白了,像铺着一层厚厚的地毯;路上白了,只要跺一跺脚,雪地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