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相似文献   

2.
①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相似文献   

3.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与此相对应的,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4.
记忆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心动落泪的东西,在岁月的荡涤中,它们都变成晶莹璀璨的琥珀。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七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宠爱。  相似文献   

5.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直到90岁高龄,才到石家庄我二姐家度过了她最后的四年。母亲是我在世界上最亲的人,每当想起她,一种温馨、留恋和孤独交织在一起的奇怪感情,就笼罩在心头。  相似文献   

6.
①这么些年来,在我心目中,母亲简直就是故乡的一部分。我炊烟般袅袅升起的乡愁,最浓郁最无法割舍的一缕是属于母亲的。从十八岁开始,我就多了一重古典气息浓郁的身分:游子。但在现实中,这种身分简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抑或四海为家的流云?我的爱常常只能从剪票口开始,到另一个剪票口结束——我常常只能借助一枚创伤的车票来维系与母亲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母亲是退休工人,平日操持家务,年过六旬还没出过远门。一次,母亲对我说:"那些老姐妹退休后都出去旅游,有的还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8.
何春华 《中华家教》2011,(10):38-39
21年前,母亲把我送上了火车,从那以后,我一刻也没有停止地探索这个世界。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香港,从纽约到华盛顿,从伦敦到悉尼,从南美到南非,我游荡过50多个国家,在十几个城市生活和工作过。每到一个地方,从里到外,就得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而唯一不变的是心中对母亲的思念。母亲75岁这年,我毅然决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回国、回家去陪伴母亲一个月。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10小题(30分)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感谢母亲,赋予我生命。不错,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母亲的伟大。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是模糊的,一个是清晰的。前者是主人公旺旺的母亲,后者是惠嫂。关于旺旺的母亲,文中只有两处略略提到了她,读者只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旺旺的母亲在船上跑运输,每年回断桥镇一次,一次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由此算来,七岁的旺旺从生下来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所以在七岁孩子的记忆里,母亲已淡成一张汇款单,或者还留着淡淡的奶香,那熟悉的气味,成了孩子对母亲最牢固…  相似文献   

11.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19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和母亲作最后的告别。  相似文献   

13.
漆昌琼 《师道》2013,(12):57-57
我的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没有匕过学,不识字,是—个典型的农家妇女。我5岁那年,母亲在生产队集体劳作时.—不小心.竞从笔陡的田头摔下了山崖,昏迷了十几天后才苏醒过来。母亲自此落下了终身残疾。其时,弟弟刚满两岁,  相似文献   

1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母亲是孩子的样子、影子、镜子。从母亲的遗传因子到后天的成长过程——母亲是我这一生中永远最怀恋、最敬仰、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才3岁。父亲欠了竹制品厂一万多元货款跑了,而我和母亲成了厂家扣押的人质。可不久母亲也偷偷跑了。 几位股东怎么也找不到我父母。他们以"暂管"为由把我"扔"在了股东之一的爷爷奶奶家。  相似文献   

16.
岁月无痕     
这幅照片是我的相册中最珍贵的一张。中间的那位和善的妇人是我母亲。周围的4个孩子 ,最高的那个是我 ,母亲怀里的那个男孩是我弟弟 ,其余的两个是我妹妹。将近30年了 ,我们一家犹如波涛汹涌大海上的一叶扁舟 ,动荡不定。但多亏有了母亲这位坚强的掌舵人 ,才使这小舟漂到了彼岸……让历史回转到1972年的春天。我的父亲———一位呕心沥血 ,为党工作多年的优秀校长 ,不幸患了血癌 ,住院仅一个月就撒手人寰 ,给29岁的母亲留下3间草房和几个孩子。当时我才8岁 ,还有两个妹妹和即将出世的小弟。有人劝母亲改嫁 ,她断然谢绝 ,硬是凭着…  相似文献   

17.
意外的机遇     
10岁时,惠特尼·休斯顿在她母亲——20世纪60年代美国"甜美灵感"乐队创始人的悉心教导下,具备了良好的歌唱才能。17岁那年,有一次她正在为当晚与母亲同台演出作准备时,突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声音嘶哑的电话:"我的嗓子坏了,不能唱了。"  相似文献   

18.
爱在远方     
2014年8月16日晴读完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写的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梅子涵译),我被文中的亲情所感动,特别是读到大兔子对小兔子说的那句最普通,最具深情的话:"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回到这里来。"我更是泪流满面。此时,我立即拨通了令我魂牵梦萦的电话,"爸,做什么呢?妈好吗?"想起小时候,我左手拉着父亲,右手拉着母亲,快快乐乐的生活,他们给了我无尽的爱。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8,(5)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于是他创造了母亲。"这是我至今听到过的所有赞美母亲的言辞中最美好、最动听的话。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咿呀学  相似文献   

20.
每到冬 日,我都会想起那个下着大雪的早晨,想起母亲—— 从我7岁读小学开始,母亲就开始了她一年365天必须有近300天早起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