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希望快速获得新的信息。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要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就要不断增加报道的含“新”量,特别是会议报道一定要注意寻找新闻点进行报道,避免刻板冗长,枯燥乏味。新闻不在长,贵在精。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在文著中多次提到“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点子才能体现记者本色”。 怎样寻找会议中的新闻点? 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认为,只要做到“三心”即用心、耐心、细心,就足以让你的大脑豁然开朗。 首先是要用心地参加每一个会议,时时做一个有心人。会议中什么是新闻点,…  相似文献   

3.
个人秀     
工作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入行时间?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2002年毕业后,我就进入了昆明颜之灵数码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做CAD专员,那时公司业务很繁忙,什么都要做,致使下班后精疲力尽。当时真想辞职算了,但看着我的同学们一次次参加招聘会,一次次参加面试,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用了很多时间,耗了很多精力,收获的却是“失望”和“迷茫”。  相似文献   

4.
做出色的独家新闻,是每一个新闻记的目标。然而,在媒体日趋增多乃至有些泛滥的今天,想一方独揽信源,做出独家新闻或把原有话题做大实非易事,尤其是对于从事行业报道的跑线记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怎样在信源趋同化的今天,做到有别于同行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应当说,社会上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有该职业的特定要求。由于这种职业要求,就决定了他在职业生涯中关心什么的问题。我之所以在这篇短文中专写“娱记”应关心什么,是因为这个问题在当前的文化娱乐报道中显得十分突出,是广大平面媒体读者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事文化娱乐报道的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本身的意义,是纯文化的,是精神的连线。这种连线的可能性,依赖于“想到”的能力,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因为我的“软实力”不够。很不好意思,“软实力”这个词竟然也是一个外来语,人家说得好,我们需要,就不得不用——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闫循华同志在报社做过10多年的记,写下大量通讯报道和化评论;这几年他离开记岗位成为一个部门的主任以后,写作就不再是“任务”而是爱好了,虽然写作大量减少,但心态却更为自由了。在这种心态下,他的发现便更为独特,思考更见深入,字也更加精致华采、深厚自然了。最近他把这些散结集为《边走边看》出版。我读完以后,便有了一些很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9.
孔明 《编辑之友》1996,(1):58-59
刻骨铭心话改稿孔明【西安】初为编辑,很飘飘然了一阵子,人问编辑干啥呢,我说改稿呢,其得意洋洋,溢于言表。若问者还不明白,我就借题发挥,烘云托月:“知道老师为学生改作文吧?我的职业与此差不多,只不过替作家改作品罢了。”问者都是外行,隔行如隔山,云山雾罩...  相似文献   

10.
张成 《记者摇篮》2010,(7):24-25
记者应当是“杂家”还是做“专家”,这种争论~直没有停息。而笔者认为,记者既要当“杂家”,更应努力做“专家”。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电视节目采制工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任何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在其所经历的生命中能够称得上是“见证历史”的时刻实在非常罕见。公元2005年4月28日,连战一行“登陆”北京,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原本不很特殊的日子。正是在这一天,几名刚刚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年轻记有幸和连战近距离的“接触”,在连战北京之行中做了相关报道,成为“见证历史”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以和谐理念统筹把握医疗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6,(12):27-28
医疗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搞好医疗卫生报道一方面体现了媒体贴近性的特质,另一方面,正确把握医疗卫生报道,做到冷热有度,又成为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关注入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注入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的和谐的“大健康”前提下,医疗卫生报道引导社会和谐的责任和使命就不仅仅限于寻医问药了,它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和稳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作为一个从事医疗卫生报道的记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呢?我的体会是以和谐理念统筹把握医疗报道。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我国政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瘦身”日见成效。衍生和关注政府事务的各类政务新闻今天也到了“瘦身”的时候了。怎样“瘦身”而不“伤身”呢?很显然,政务新闻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削减报道内容和长度。笔者认为因该避免过去“大而全”的报道模式在“巧而精”上下足功夫。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新闻有四多:会议多、形式主义多、领导讲话多,内容重复多”。特别是在一些政务新闻中,常常是面面俱到、长篇累牍,这种“大而全”的报道形式,受众看完后不知所云,最后留下的印象是“噢,今天开会了!”造成这种“大而全”…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15.
袁红  何欣桐 《新闻窗》2006,(6):88-89
近年,我国报业兴起党报改革浪潮,各大党报、机关报都朝着求新、求变、谋发展的方向发展。新一轮的改革风又将报纸带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传播,纸质平面媒体也正面对越来越强的挑战。党报的改革,从内容到形式都需不断创新,这不仅是我国报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报业市场竞争获胜的需要。而党报中的政务报道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联系,对国家和地区的政冶、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虽然现阶殷党报的政务报道还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但趁着改革之风,政务报道也有突破自我、锐意求变的迹象。本文就《河南日报》的“两会”政务报道,谈谈当前政务报道的大体趋向。  相似文献   

16.
歌唱度人生     
真庆幸我是兰台一卒,管理着这些记满社会变迁历史足迹的案卷,心里头总觉得是很荣耀的,它由时光飞逝的动态过程转化为静态载体,成为当今的凭证、未来的启鉴。天天能与“国家宝贝”打交道,谁说不是件乐事呢?所以,我很敬重这份事业,做起工作来,就像宋祖英在歌里唱的一样,“该做的你要努力去做到。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7.
大学时,怀揣新闻理想的我选择了新闻学专业副修。临毕业时,老师亦真亦假地说:"你们以后谁做了娱记,就别说自己是学新闻的。""娱乐报道就不是新闻吗?"在心头飘过一丝小疑虑后,我仅仅报之一笑,毕竟娱记是看似很遥远,也很不靠谱的一件事。想不到的是,多年后,我竟成为娱记大军中的一员。虽然我充其量只能算半个娱记,忙里偷闲还要写各种副刊稿件,但每当别人问起跑啥口时,我总是  相似文献   

18.
谢顾问:我是一名司务长,工作之余,常写点宣扬身边好人好事的稿子。可有人议论说我写稿子是为名为利,不务正业、我不明白:难道当司务长就不能利用业余时间搞报道吗?56106部队王金城王金城同志:报纸是靠大家办的,’‘大家”就包括你我他,当然也包括司务长,司务长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本是件大好事,应受到鼓励和表扬。那么,为什么办了好事还被说成是“不务正业”呢?我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只能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作些分析。先说主观方面。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业”和“余”之分。你的“业”是司务长,“余”是搞报…  相似文献   

19.
龚志聪 《军事记者》2005,(10):33-34
8月中旬一日,《军事记》主编来电话,约我写篇“新闻人”专栏稿件,让我自己写自己。10多年前有人写过我。最近也有人做了准备写我,而我怕被写得名不副实,好说歹说谢绝了。这回《军事记》“有请”,而且信任有加,焉能“不识抬举”!可是,写什么呢?我于1970年8月9日早晨告别执行生产任务的某步兵团政治处宣传干部岗位,从安徽白湖农场出发,一根小扁担,一头被服一头书,挑到20里外的路边汽车站,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在基层连队搞报道,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本来身边有不少新闻素材可以写成稿件,可由于在这个环境久广,对什么事情都不觉得“新奇”厂从而使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走了。请问.为什么会‘身在宝山不识宝”呢?河南新郑驻军某部对学胜刘学胜同志:这个问题在通讯员中是常有的。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通讯员对身边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熟视无睹,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写,而有经验的通讯员或记者一下来,就会接连写出有声有色的报道来,这时候你等才“醒悟”过来: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呀!自己怎么就没有写出来?于是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