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将"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从学校文化、幸福课堂、幸福课程、幸福活动、幸福评价及幸福教师六个方面发力,培养师生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为获得幸福而热爱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标。为此,学校努力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营造"快乐发展"的文化氛围,让整个教育过程充盈着幸福的元素,让师生在礼爱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并在成长中具备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社会不断高涨的优质教育需求,学校管理创新必须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故创新应该紧密围绕"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一理念来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植于学校的实际工作,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创新学校管理方式,切实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培育"真性情",开发"新课程",打造"好校园"。一、用爱培育"真性情"学生能不能幸福地生活,能不能成长为自觉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35)
正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指出:"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对此,山西省忻州市七一路小学校长张书宸一以贯之地用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致力于打造幸福的教育。做"整个的校长",让师生幸福张书宸校长说:"做‘整个的校长’,就是要让师生幸福。就是要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我工作,我幸福’,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要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我乐学,我会学’,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宁波东海实验学校引领师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倡导"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的理念,首先谋求让教师幸福的管理之道:营造增强教师幸福感的校园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轻负高质",实现学子幸福成长;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立新学校提出"课程育人"理念。学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以学校教育教学领导为年级主管领导的年级负责制:成立"课程委员会",提升干部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学校实施激励德育,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打造"魅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精气神";"课程委员会"为"课程育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2012,(11):4-5
"健康第一,发展为本"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健康第一",即关注师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注重育人环境的健康与和谐氛围的营造;"发展为本",即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人的生命全面、健康、自主、和谐的发展。我校通过对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的营造,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健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注与变革,培育和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让每个人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这也是我校能够成为新优质学校的重要因素。办学理念的实现,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因此,我校将"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我校校本研修文化的营造,主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促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成长比成绩重要"的学生观,以"江苏省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为平台,以"共享成长"育人模式为支撑,着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我兴趣、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是一个成长平台,只有为师生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师生拥有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校以师德带生德,以师生共成长为立足点,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感悟幸福、体验成功的"幸福场"。一、师德教育"知行合一",教师有激情1.领导重视。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启动了校级师德讲堂,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关注特殊学生的幸福成长,坚持尊重生命,以爱育人,赋能每一位特殊学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理念有爱、制度有爱、环境有爱、课程有爱、评价有爱的“五爱”育人实践,促进特殊学生得到个性化全面发展。理念有爱塑育人实践之“本”;制度有爱、环境有爱丰育人实践之“翼”;课程有爱、评价有爱造育人实践之“核”。“五爱”环环相扣,成就育人实践之“效”,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践行"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学校使命,建构了"用文化发展人"的管理模式,优化师生成长方式,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中成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成长,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享成长",铸就学校"成长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读书能够创造幸福,工人新村小学80.9%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基于现状,学校成立了"新村书社",全力推进"童心悦读课程"建设,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栖息的乐园。"幸福书架"打通了学生借阅图书的便捷通道;师生共读,开启幸福校园生活;晨光吟诵,打造独特亮丽的风景;家校联动,引导家长用读书传递爱。学校通过打造课程人物,让课程文化影响教师、家长、学生。让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优质均衡的教育,让读书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有节律的事情,用阅读为外来务工子女撑出一片幸福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始创于1910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以"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人格完整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以"身心和谐、五育共进、知行统一、自主发展"为育人目标,打造"协作共进、善学敢为、卓越超群"的教师团队,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校积极探索"适合的教育",构建"智学课堂",以儿童的德性涵养、品格提升为旨归,通过"清亮童年"德育活动课程建设,为每一个儿童的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服务。  相似文献   

13.
"情感——交往型"课堂,融合情感教育、课程育人、情感德育、教师情感素质提升为一体。让爱油然而生,任育人不由自主。教者,快乐地教;学者,快乐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向往、期待、愉悦和满足的生命成长"乐土"!  相似文献   

14.
让"乐善精神"引领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历史教师真正实现乐于教书、善于育人,同时实现学生乐于学习历史课程,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文章主要探讨如何从"乐善精神"出发,实现师生的同成长、共幸福,从而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人大附小")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思想,以创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理想校园为办学目标,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在这里,人大附小的师生们感受着七彩的生活空间,沐浴着多元的学校文化,享受着多元的七彩教育,绽放着多元成长的幸福之花。一、七彩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在英语中,"课程"一词从拉丁语派生出来,名词形式解释为"跑道",由此,"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孕育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表征,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形成优良人文传统和校风的根本。几年来,我校秉承"尚美,做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理念,着力培育"尚美文化",旨在让"尚美文化"浸润师生的一言一行,把孩子培养成为"美的学生"、让老师成为"美的教师"、把学校办成"美的学校"、让教育成为"美的事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崇真尚美的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河南教育》2016,(4):65
郑州市二七区铁三官庙小学位于二七区侯寨乡东部,学校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教师54名,学生1080名。学校秉承"体艺启智,自信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确立"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个性,学校有品位"的办学目标,追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让师生享受圆满而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梦想。自2011年9月开设"多彩课程超市"以来,学校特别重视科技体育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2012,(1):2+97-98
浑南新区第二小学大爱文化快乐育人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二小学坐落于沈阳奥体中心南侧,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学校各种功能教室、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有全国示范图书馆,有独立的多功能报告厅,有体育馆和风雨操场,有小博士工作站,还有省内首创的梦童动漫教室。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师生千余人。这里,爱的文化滋养人:"大爱文化"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校训"爱"是学校所有活动的出发点。这里,爱的课堂感染人:孩子们的成长在课堂,孩子们的幸福在课堂,孩子们的快乐在课堂。  相似文献   

19.
在"乐学有才"的育人理念下建构起来的立体拓展课程,让学生需求、教师需求和学校需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的需求整体:学生幸福未来的需求需要学校作出开发立体拓展课程的决策;立体拓展课程的决策又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让教师逐步从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得到满足,最终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乐学有才";学生需求、教师需求的实现,也就促成了学校需求的实现,为学校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让师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近两年在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过程中我悄悄地滋生了这样的教育思想.我愿做一个幸福的引路人,与教师、与学生一起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