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图式理论美国人工智能专家芮默哈特(Rumelhart)把图式定义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人们长期记忆中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知识面结构。[1]简言之,就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并不是孤立零乱的,而是有组织的有序积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是一个大的级层系统,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下面又有更小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储存在人们的长期记忆中,触发一个概念可能会引起整个概念网络的反应。人们在接到新信息时,总是将其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对新信息的理解往往受到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的支配而所激发的图式必须与…  相似文献   

2.
图式是指相关知识和网络,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互相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认知图式理论认为记忆不是复制,而是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重构将要记忆的内容,即将新认识的事物与已有的图式进行融合的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这一理论与技巧对非英语专业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以期在词汇习得应用策略方面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3.
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都是已有信息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已有信息对新信息进行重构并使其与已有信息相融合的过程。英语导游词的学习,是在已有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一个运用已有图式来建构新图式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借鉴图式理论改进导游词的教与学,填补新旧知识间鸿沟的必要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图式网络,并将图式运用于新信息的学习,才能保证对新信息全面深入的理解,导游词也才有可能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一些语言学家对阅读理解的研究就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图式理论的提出,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所谓图式,是表征存储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的资料结构,即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并以抽象的构架形式有条不紊地储存在大脑的长期记忆中,在大脑中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图。就阅  相似文献   

5.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式理论图式理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上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的。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时,图式便实现了(周相利,2002)。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  相似文献   

6.
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其具体化的过程。读者对文章领会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7.
图式思维与阅读理解有着紧密的联系,图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长期记忆中的对于世界、事件、行为、场景、心理活动和语言知识等典型经验的认识和记忆,是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模块.图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会帮助人们接收、理解、记忆新的信息,而把图式理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会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学生构建图式 所谓构建图式就是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便于学生记忆和提取。简言之,构建图式就是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做文章。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的词汇、语法、句法以及篇章等语文知识范围较大,而学生所面对的阅读问题都是先给材料后提问题。要想使学生做阅读题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9.
正图式理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中。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1980)阐明了图式的发生过程,丰富了其内涵,拓宽了其应用的范围,从而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将"图示"一词引入教育领域,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或积极组织,是学习者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产生作用并使之成为学习者知识库的一部分的过程。"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输入新信息的时候,需要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而对新信息的反映和组织都依赖于头脑中已存的图式,只有输入的信息与  相似文献   

10.
图式、理解与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语言学认为图式是语义记忆网络中的一种信息贮存结构.在语言理解和记忆中的作用是根据已知信息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阅读是为了汲取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与文章中信息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应阅读策略进行训练,可提高阅读力.读者语义记忆中的图式越多越完善,阅读效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1.
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以层级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本研究将图式导入到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不同的图式,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图式,并帮助学生利用所存储的知识对文本信息的图式进行解码,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篇章写作模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图式是长期记忆中信息储存的一种方式,是围绕一个共同题目或主题组织起来的信息结构。图式学习是建立在这种信息结构基础上的一种学习形式,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式过程,形成系统的图式认知结构,它是"看得见"的学习,注重学习方式的建构和思维方式的培育,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积累信息的方法引导,因而是更适合儿童的学习策略。图式教学不是图片教学。图,意味着结构与联系,无论是字体结构,新旧字之间的联系,抑或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汉字的渊源、读音、形状、含义进行讲授分析,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型结构,并与已知字建立联系,纳入现有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图式阅读理论图式理论是阅读的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代表。所谓图式,就是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是读者过去获取的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和呈现;是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完善学习者知识库的过程。尤其是图式具有帮助读者通过推理,重构课文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图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长期记忆中的对于世界、事件、行为、场景、心理活动和语言知识等典型经验的认识和记忆.是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模块。图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的图式会帮助人们接收、理解、记忆新的信息。本文阐述了图式的涵义、种类及其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毕小君 《考试周刊》2008,8(7):25-26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的记忆分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几种.短期记忆又称作工作记忆,它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起到捕捉输入信息并与长期记忆的信息做匹配的作用.短期记忆在储存时间和容量上是极其有限的.有效地增加短期记忆的储存信息可以帮助阅读理解的提高.长期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它以编码的形式分门别类并互相关联储存于大脑.这种关系网络被称之为知识图.激活知识图会优化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彭睿 《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92-193
图式理论是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从语言材料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图式(schema)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理解。图式理论被引入对人们阅读心理活动的研究中后,产生了一种较为全面的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图式阅读理论,本文详述了图式阅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课堂内外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图式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一个极为复杂而井然有序的信息网络,包含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背景知识图式。口译中的预测是口译员根据已有图式进行的有根据、有方向的预测。本文以奥巴马科技馆演讲为例,分析了图式在口译预测中的功能,认为图式有助于增强口译的预测效果。图式一旦被激活便有助于口译员预测发言的大体发展方向、具体的语言信息和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阅读理论将阅读看做是一种基于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后来图式概念的重新出现和现代图式的广泛应用使学者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语言理解的传统看法,他们广泛应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理解研究.这些研究均表明,图式理论适用于阅读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的世界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对"图式"含义的理解各家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的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的组织起来的一种表征形式.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大脑已经形成的图式.  相似文献   

19.
王蕾 《考试周刊》2010,(44):120-121
一、图式理论与故事阅读教学的关系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心理学家Bartlett于1932年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首次提出。Bartlett(1932)认为人们对语篇的记忆不是直接复制,而是建设性地将语篇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成新的心理表征。图式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  相似文献   

20.
概念的表征是指人们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概念的储存、表示和再现方式。能否从不同角度表征数学概念,在记忆系统中储存足够多的不同表征形式,并能相互联系、及时准确地调用这些形式是对概念深刻理解的重要标志.笔者围绕等差数列概念的表征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