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作为幼儿学习空间的一种新形态,幼儿园户外体验场是对幼儿园传统户外活动形式的解构。通过为幼儿创设自我成长体验场、自然探索体验场、社会文化体验场,幼儿园户外体验场旨在把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主动学习,在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再到行动应用的循环中不断提高学习的深度。幼儿在这种户外体验场中的学习通常具有亲历性、反思性与系统性特征,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所需的帮助与支持,以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精神、社会性等方面的普遍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从家庭转移至学校,儿童要在学校度过学习生活的基础阶段,而课堂学习活动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研究人员选择K市的某小学,通过观察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从课堂学习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认知体验、自我认识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方面分析总结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现状。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理论最重要的启示是: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其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在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应知道幼儿是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自然和生活实际,帮助幼儿积累认知与实践经验,尝试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帮助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韩立淼 《小学生》2013,(7):44-4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体验视角和基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VLC)的自考课程学习优势出发,探讨自考生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环境中的认知情感体验形成过程和自考课程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体验设计。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认知活动的体验过程形成了自考生认知情感体验体系,自考生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习中的认知体验形成过程可分为认知体验、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三个环节。基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自学考试课程学习活动中认知情感体验设计是从认知体验形成过程的三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教育心理学》体验式学习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创设好的一种学习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教学多数停留在认知理解的层面,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从学习模式方面探索体验式的《教育心理学》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7.
刘玉洁 《教师》2012,(9):37-37
语言教学是生活体验的一种升华,也是学生语言学习认知的外化。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在有效深化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增强学习体验。该种教学方法运用具有如下意义:①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隋感,丰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的学习过程包括两大要素:对象认知和情感体验。理想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对象认知和情感体验相互促进,二者形成良性循环。良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又是孩子最好的导师,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认知水平的上升,这种成就感反过来也会令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积极的学  相似文献   

9.
体验,即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是主体的亲历性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的新课程,在话题和范例的引领下,期待着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呢?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诉求。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包含:教育环境的学习目标泛化;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教育整合;教育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认知体验的社会化学习从技术发展角度、群体性认知、个体认知变化和教师指导四个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在没有摒弃原有学习理论的巨大成果基础上,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道德体验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体验具有亲历性、反思性、整合性和不可传授性的特点。关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生活中处处有体验,但不是有生活就有体验,回归生活世界,开发体验式道德学习资源,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一是把握“物镜”生活,使学生体验到道德就在身边;二是创设“情境”生活,在情感体验中丰富道德智慧;三是开发“意境”生活,让学生在艺术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游戏化学习体验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对学生游戏化学习体验的质性分析,本文探究了游戏化学习体验中认知体验与主体性体验的核心内容。本研究基于对多种资料的分析,归纳了游戏化学习过程中认知体验的过程要素,包含知识探究、学习迁移和认知成果;建构了主体性体验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游戏与学习动机和反思意愿。对游戏化学习体验的核心内容的探究有助于理解游戏化学习行为,了解学生游戏化学习体验的个体差异,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验学习: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卫&#183;库伯教授以其体验学习圈以及学习方式的精密研究在教育与学习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体验学习不仅是一种经典理论,更是一个能使教育者结合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进行整合处理的优良教育方式。对体验学习内涵与特征的审思,可以为当今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吴迪 《教育评论》2014,(7):105-107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久远的历史、独特的社会文化和灿烂的文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掌握作为与社会和文明密不可分的代表符号——汉语,是留学生们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的体验观和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语境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提出建立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认知体验模式,让留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汉语,从而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并为对外汉语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潘海波 《考试周刊》2011,(17):83-84
体验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课程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6.
李彩红 《考试周刊》2011,(73):45-45
初中语文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体验学习,践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育原则。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主动、独立,才是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语文”和体验“学习的语文”。  相似文献   

17.
从体验学习的特点出发,探讨体验学习对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支持策略。幼儿社会学习应在真实的或模拟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认知、操作、体验获得新的知识、态度、行为,从而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体验、感悟与认知,共同构成了学生课堂生活的基本形式,体悟式学习是一种倡导自主学习精神,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提供自主学习支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气的学习方式。体悟式学习始终追求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入发出对新认识、新事物的可求性和可知性,并在尊重的体验中学会尊重;在真诚的人验中学会真诚;在爱的体验中学会爱;在探求的体验中学会探求;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会成功……思想品德体悟式学习包括动机激发、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反馈外显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杨炳煌 《考试周刊》2008,(47):197-198
所谓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其实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还有情感、态度、价值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  相似文献   

20.
情感体验,顾名思义,就是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情感体验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它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理想选择。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它伴随着情感体验和智能活动。缺乏情感的认知是枯燥乏味的,缺乏智能的认知是机械呆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