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列宁曾把责任感的培养说成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人们平时所说的“责任感”是指广义的责任感,它包括三种主要成分:对责任的认识(责任观念)、面临责任时的内心体验(狭义的责任感)和负责任的行为。西方一些心理学者,如班杜拉、柯尔伯裕、麦克唐纳等人认为,责任感这一概念指的  相似文献   

2.
<正>责任感,也就是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他人与承担的道德责任。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有些人在社会生活中丢失了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者,要抓紧对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让学生发展成为有知识、有素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人才。作为初中生课程的历史学科,它的意义就是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国家发展的坎坷历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应负的责任,社会的发展维系在他们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知、情、行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四个层面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广泛,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来看主要有四个层面:1.对自己负责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启用他的内在动力,发挥创造性,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大学生要承担社会责任感,必须先对自己负责,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爱与责任!那么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大爱无痕,更确切地说爱是一份深深的责任,有人说爱是一种奉献,但我觉得我心中的爱更像是一份深深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也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与责任,相得益彰是师德的灵魂。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主题点拨什么是责任?字典里说,责任就是一个人份内应该做的事情。梁启超先生说: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一个中学生说:责任二字并不陌生,只是很少去咀嚼和思考;当我把这两个字放在肩上.放在心间时,我开始感到它的分量——不是任性,不是浮华,而是踏实,是隐忍,是努力。威尔逊说: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试论以树立自尊和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与责任感是个体有为于人类的人格核心。自尊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表现为承认和重视自我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喜欢和热爱自我的情绪以及接受自我的意向。自尊是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功能发挥的基础。责任则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人必须对自己、对所承担的角色和社会负完全的责任,这样,他才是自由的;责任感是 的道德意识发展的基础,而履行道德责任,要靠内心信念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要树立学生的自尊与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己的自尊与责任感。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师范大学生的自尊与责任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年轻究竟是什么”中,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的同学们是这样“侃”年轻的。一种责任章兰:年轻是一笔财富,我们有责任去发挥它的最佳效益。我们要懂得“再生产”,以现在为起点,去不断地创造,不断地“生产”,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不能做“败家精”,不能等我们不再年轻时只剩下引以骄傲的“我年轻时如何”的回忆……有些人就是喜欢沉浸在回忆里,好幻想上帝再给他一次年轻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其中责任感是一项重要的品质。面对部分大学生责任感趋于淡化,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责任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全新挑战。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应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等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对环境的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应从四个方面入手:自我责任感教育、家庭责任感教育、职业责任感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品质,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9.
责任感属心理学中道德感范畴。它使人体验一种道德上的责任,对祖国和人民委托给他的任务无限热爱。在完成任务后产生满意自慰的感觉,完不成任务则受到良心谴责,产生不满意,懊丧的情感。富于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凡具备有这种品质的人,无论你把他放到什么岗位上,他都会踏踏实实、勘勤恳恳地在平凡的事业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我们的祖国就需要千千万万富于责任感的接班人。要培养出这样的接班人,非得从小抓起不可。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  相似文献   

10.
一,责任教育的活动背景责任感是一个社会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指出:在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中要把责任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责任感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形成与发展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使他们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家长应清楚要培养孩子承担什么层次与什么内容的责任,或者说,家长应清楚孩子能够承担什么责任、不能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对当代青年人呼吁着更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当代青年中的重要一部分,高职学生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首先要认清自身的责任,培养自身责任感,担负起自身的责任。要做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负责首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提高自我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一、责任教育的活动背景 责任感是一个社会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指出:在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中要把责任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日益激烈,文化日益多元,个性更加张扬,但是“责任”依然是每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交往、工作等各个方面必须具有的品质,责任感也必定是一个社会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一、责任感的含义及功能责任感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认同和负责态度。它在人类的道德行为之上,也在人的认知行动的内部,它是人类学习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是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的心理基础。一般地说,责任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个体人格健康的发展。具有高责任感的人,他们对生活热情、慷慨和对工作有深厚感情,乐意献身于某一事业、号召、使命和他所热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由衷的喜悦,并主动承担相应责任。他们把自己与自己的工作同一化,并使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广西教育》2010,(23):31-33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它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事成功的前提。责任教育首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受教育者能够产生一种对自己的言行、承诺等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责任感,责任感一旦产生,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新民 《中国教师》2004,(10):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可见责任感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作为班主任的我却痛心地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丢三落四、做事敷衍、借东西不归还、说话不算数,责任意识正在悄无声息地淡化、丢失。因此,班主任工作中,要关注责任感教育。所谓责任感(或说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从心理结构分析,责任感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能力,它外化为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对责任感的理解在《汉语大词典》中,“责任”的含义是:一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为分内应做的事;三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罚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因此,责任感(责任心)就是个体对完成分内事的自觉和负责态度及产生的情感体验。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积极去履行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会产生一种自责感。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特别是小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形成时期,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正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有助于确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而且会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激发内在的潜能。那么,怎样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感呢?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  相似文献   

20.
一、确立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一般来说,学生只有首先对个人有责任感,想到自己应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会想到应该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