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家教》全体编辑:你们好! 我是《中华家教》的一名新读者。我有幸在去年的邮局征订中看到了《中华家教》,因为我有两个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订阅了这份杂志。没想到我看了一期,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觉得自己订到了一份难得的杂志。反反复复读其中的内容,将书中教育子女的方法抄下来;将杂志中教育子女的文章介绍给我的同事看,他们看后,都对《中华家教》中的内容赞叹不绝。等待下一期的《中华家教》,将是我生活的一种渴求。  相似文献   

2.
统计互动     
《中华家教》杂志社同志:您好!你们帮我免费补寄来的杂志已经收到了,因为《中华家教》杂志每一期都有新的内容,我不能缺少任何一期,  相似文献   

3.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读者来说,最爱读的书之一是《中华家教》。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中华家教》职工们顿时停止闲侃,争相传阅。有时,一本《中华家教》不知翻阅了多少次,书上已沾满了油渍。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中华家教》2012,(4):41
《中华家教》杂志社同志:您好!你们帮我免费补寄来的杂志已经收到了,谢谢。因为《中华家教》杂志每一期都有新的内容,我不能缺少任何一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将有关方面的内容介绍给我的做教育工作的孩子和其他教师。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朋友: 给你介绍一位送上门的、权威的“家庭教师”,你愿意吗?她的名字叫《中华家教》。★《中华家教》是全国妇联主管,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指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会刊,是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家庭教育类期刊。★《中华家教》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类期刊,办刊10年来曾指导数千万父母培养孩子成才。★《中华家教》是全国32万所家长学校的必备教材,传阅率极高,据调查显示,《中华家教》每本平均传阅率达9—12人,每期读者约1000万人。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今年3月14日上午,当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贵社寄来的有我文章的第3期《中华家教》样刊时,惊喜得我差点叫了起来。我的文章第一次登上《中华家教》的大雅之堂,那种心情可以想象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啊!看罢贵刊采用我的那篇文章后,脑海里产生了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7.
编读立交     
对《中华家教》的几点建议《中华家教》:你好! 我是去年认识你的,你帮我解除了不少教育孩子的难题,很感谢你。当我的女儿步入小学校园时,我忽然发现她长大了,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女儿很乖,但学习上却并不如我想像中的那样轻松,她适应不了小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数学题要么不懂,要么马马虎虎总出错。给她讲一遍,她听懂了又忘掉,要么就是不懂,我讲了一遍又一遍,她就是接受不了,气得我要命,就对她发脾气。我的心凉了一半。我不甘心,是由于孩子笨,还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我开始寻找帮助,但好多有关家教的书都不是针对她这一年龄段的,最后书亭的老板向我推荐了《中华家教》,当我买了第一本时,虽然它薄了点,让我感觉意犹未尽,但终于让我放下了心。也许真的是我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从那以后,我就眼巴巴地等它。可两个月一本的它,总让我等得着急。  相似文献   

8.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最大愿望。您的贴心朋友《中华家教》杂志为您提供最实用的育才教科书,立志助您梦想成真。《中华家教》杂志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刊,是家庭教育的科普读物。2004年,它以全新的视角,传播现代家教理念,传授科学家教知识,倡导正确家教方法,传递国内外家庭教育信息,集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可操作性为  相似文献   

9.
《中华家教》2014,(Z1):125
编辑部的老师:我是一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因工作需要,最近订阅了全国所有的家教类报刊。当我打开《中华家教》,有三点给我感触颇深:一、这是一本很有层次的家教杂志,许多高层次的作者实际已勾勒出中国家教的"高层论坛"。二、杂志内容丰富,既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培养,又关注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还能读到对不同类型孩子的个性化教育。三、杂志刊发的许多作品水平高,其指导性、操作性、普及性强,应该成为更多家长和老师的知心朋友。期待《中华家教》越办越好,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希望刊物编辑更多地关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带有群体性的错误倾向和问题;更多的关注非特例性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家庭背景所营造的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们好! 我名李文华,系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枣林村的一位从事医疗职业的残疾人,也是《中华家教》的忠实读者。所以连续几年订阅贵刊,与一次偶然的机遇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看完2002年第4、5两期《中华家教》的滇中电业局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直以为父母教子有方,把他们那一套拿来对付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太过时了,差点误了孩子。”“《中华家教》真的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关爱自己的孩子本无可厚非,但中国父母却普遍陷入爱的误区:重养不重教;重智不重德;重言不重行;“己所不欲,施予儿女”;要求孩子言听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家庭与家教》——我的挚爱我是一名铁路工人,常年工作在戈壁小站。自从认识了《家庭与家教》以后,我就有种想当教师的冲动,一有不懂的就请教《家庭与家教》,没有学生,就把女儿当做学生。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在哈密举办教师培训班,我毅然报了名,一年后,我终于拿到了“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这下我信心更足了。我又到邮局订阅了2005年的《家庭与家教》,一有空就看就学,见到好文章我就推荐给学生家长,让更多的父母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快乐幸福。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在一家教报纸上,曾有人提出问题:“我教儿子不打人,不骂人,可儿子却几次受到别的孩子欺负.儿子问我该怎么办.我无言以对。”我也怀有同样的疑问。并始终未能解决。读了《中华家教》2000年第2期“你说我说”栏的。编者的话”和3篇文章,我心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教孩子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家庭与家教》我的新伙伴我是去年下半年才见到《家庭与家教》的,当我第一次拿起杂志仔细阅读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找寻的吗?原先,我都是从图书中学习和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但是总觉得书上的内容距离我们有些远,没想到《家庭与家教》这本  相似文献   

15.
4月14日,中国家教学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京举行。与会理事审议了学会秘书长蒋月娥同志作的中国家教学会2001年工作报告。会议增补全国妇联书记李秋芳同志为中国家教学会副会长、增补全国妇联儿童部家教处处长向阳、《中华家教》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王灵书等七同志为常务理事。讨论了即将颁布的《全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华家教》是全国妇联主管,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指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会刊。本刊从1992年创刊,至今已10年了。2001年,《中华家教》光荣地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双效期刊”。2002年,本刊又被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确定为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家庭教育目标推荐刊物。2002年3月,为了适应报刊发展的新形势,本刊进行了市场化大改版,决心利用手中的100多位专家,将杂志办成全国同类刊物中眼光最敏锐,观念最新,可读性、服务性最强的核心期刊,以全新的面貌走进更多的家庭。《中华家教》主要是个人订户。据权威部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的《家人》、《渐》、《蛊》、《节》等卦,便是最早讲家庭问题的。如以《周易》之作在殷、周之际,则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家教历史,便已有三千多年了。之后,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近人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自然都属家教的范畴。此外,尚有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佳事、懿行,有的虽不以“家训”名,但无疑也应属于中国家教宝库的组成部分,可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一份极其丰厚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综观数千年来的中华家教,其主要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和朋友换孩子》、《请个大学生当“陪聊”》,《借个孩子去旅行》、《和孩子签个“互约合同”》,看完这一组报道,不禁为这些新鲜而有效的家教方式拍案叫好!今年,类似这类新型的家教方式在全国各地颇为流行,给中国传统的家教吹进来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9.
在家里,我是《家教博览》播音员。我们全家认识《家教博览》是有幸读到2000年1月期和5月期,我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认真读完了两期上的所有文章,我还经常朗读家教方面的文章给父母们听,这样既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家长增加了家教知识,我从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尊敬的各位编辑:你们好!虽然我们未曾见面,虽然你们与我远隔千里,但我是《家庭与家教》的一位忠实读者,你们是我的老朋友,《家庭与家教》是我的好选择。一个好的选择,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自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