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欧资本主义的典范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同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端极为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终结─—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中国还维持着原来的封建式自然经济状态,究其原因,分析比较,无不令人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联翩浮想。中英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其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达程度是世界公认的。早在唐宋时期,封建社会发展的水平就相当高,商品经济已经出现,手工业生产和经营甚至发展成行,聚集成市。明清时期,即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的手工业生产、手工业组织和手工业行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纵观世界历史的进程,英、法等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完成这一变革较为迅速;相比之下,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是什么?这是史学界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打算从剖析中国封建经济、政治特点入手,並就中外的具体历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特别是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愚昧、落后的时代的误区。是没有把中国封建历史时代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去观察,也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辉映全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的理解,民族精神不是别的,它根源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受异民族和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既有正面又有负面的民族意识的集中表现。我们要发扬的民族精神,指的是其中的正面的、主流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历史转折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突出。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民族经受着时代的严峻考验。所以,毫不奇怪,从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期,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时期,宋元之际、明清之际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都有鲜明的表现而显示其时代性。“五四”前后这段时期,我国开始了由  相似文献   

5.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题,是中国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同时对明清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某些变化、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出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次,本课教材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诸如:(1)在封建社会里怎么会萌发  相似文献   

6.
肖雷 《历史学习》2003,(12):30-31
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起点,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结束,前后共经历了大约12个世纪。这段历史又可以分为初期(公元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中期(公元12~15世纪)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末期(公元15~17世纪中叶)为封建社会衰亡和资本主义时期。在整个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思想的统治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加上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形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宗教纷争。在封建社会内部,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外,还存在着教徒与非教徒之间,拉丁语系和条顿语系之间,君主和…  相似文献   

7.
封建社会后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历史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在十四、十五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社会最迟在清代康熙年间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标志着西欧与中国分别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无论是西欧,还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商业资本都日趋活跃。但是,西欧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资  相似文献   

8.
世界近代史是一门综合研究资本主义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历时277年。世界近代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从1640年到1870年,是欧美一系列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即资本主义胜利和确立的时期。第二时期从1871年到1917年,这是“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的时期,即是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当时中国历史正处于“天崩地解”的转变时代。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满汉地主阶级在镇压农民革命的血泊中建立了清王朝。清朝代替明朝,不过是封建专制政权的更替,因之,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激烈,兼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整个封建社会面临着崩溃的趋势。为了扶持摇摇欲坠的封建宗法制度,明清时代的统治阶级也和宋元一样,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鼓吹封建纲常名教,借以禁锢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相似文献   

11.
清代封建社会发展到19世纪已日薄西山,而正在兴起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伴随着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左右、经济惨透,思想上也涌来巨潮。在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有识之士从中寻找谋求民族自救自强的工具,历史哲学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流的进行曲中领起了时代的风骚。但时过境迁,它最终还是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相似文献   

12.
吴斌 《中学生阅读》2009,(10):46-48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破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时期,其历史呈现出鲜明的新旧交替特点这也是中国古代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展现给大家,帮助同学们辨析疑难。对大京全面把据这一时期历史面袍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短雇,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领域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由于商品经济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明朝后期特别是清朝前期,在全国各省中,都出现了较多的短工,这种短工跟雇主形成的短雇关系,是当时雇佣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研究清前期的短雇关系,是探讨我国农业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史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李明赞 《中国考试》2000,(11):49-50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标,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110年的历史中,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其婚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明清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较大的变革,特别是改土归流之后,汉文化和婚姻风俗影响了苗族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以研究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婚俗为切入口,通过剖析不同民族及历史变迁对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变化的过程,以期对少数民族社会史和婚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而颜元所处的明末清初,恰恰是中国封建经济关系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开始。选择孔子和颜元这两个相距两千多年同处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的教育家进行纵向比较,力在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发展规律,发掘其中精华。今天,我们是热  相似文献   

17.
李贽(一五二七——一六○二年)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他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巳进入末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日趋没落的时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十分激烈。当时,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开始出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家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弄清楚这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它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当时的社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贾母     
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虽然还是封建社会,但已经有了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由于各种矛盾的发展、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刀光剑影,危机四伏。其时,社会表面尽管维持着“康乾盛世”的局面,骨子里早已溃烂不堪,整个封建制度面临着腐朽崩溃的历史边缘。《红楼梦》的产生和它反映的正是这个时代。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封建世族的衰败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十八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9.
黄进 《历史学习》2000,(7):33-3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一个产生、确立、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怎样理解“衰落”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分析,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并经历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城镇与乡村基本上混然一体。1840年以后,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外国资本的输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了发展,促使城乡分离和对立,这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