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年,来自亚洲的国际专利申请占据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的39%,有专利申请数据显示,全球的创新活动正从北美和欧洲向亚洲转移。同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6406件,较2010年增长了33.4%,增速跃居世界第一;日本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
文摘     
正全球在哪儿生活最贵?根据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新加坡连续4年排名榜首,成为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国香港居于次席,日本东京和大阪分列第四、五位,韩国首尔排名第6,生活成本最高的6个城市有5个来自亚洲。排名前十的欧洲城市只有4个,分别是瑞士苏黎世、瑞士日内瓦、法国巴黎和丹麦哥本哈根,北美地区城市则只有美国的纽约占据一席。上海仍是中  相似文献   

3.
数据     
英国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近日发布亚洲大学排行榜,成立仅22年的香港科技大学位居榜首,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第2。QS分析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重创,东西方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也体现在大学排名中。过去5年,全球前200所大学中亚洲的大学增加了17%,全球前50所大学中有11所在亚洲。QS总监本·索特表示,西方国家财政吃紧为亚洲大学迅速吸引世界最优秀的师资和学术精英提供了机会,使亚洲地区此前存在的人才流失得到逆转。在QS此次发布的排名中,北京大学的排名上升1位至第5  相似文献   

4.
数据     
<正>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本次排名麻省理工世界第一,哈佛紧随其后,剑桥与斯坦福并列第三。中国的清华大学首次进入25强,名列亚洲第3,自2006年后首次将中国大陆带入世界25强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第12名的位置领跑亚洲,南洋理工上升26位排名13。北京大学上升16位排名41,在全球学术和雇主声誉上均排名16,位列中国第一。北大的全球学术声誉超过了英国帝国理工(17)、日本京都大学(18)、美国加州理工(23)和清华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17报告中,韩国在全球排名第11位,亚洲排名第2位,中国在全球位于第22位,亚洲位于第6位。韩国是典型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模式的亚洲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宏观战略指导与协调、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成果推广支持等手段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韩国新政府确立了以"实现以创造就业为  相似文献   

6.
《科技广场》2003,(7):13-13
今年前4个月,国产品牌手机销售1390万部,同比增长高达两倍以上,已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51.3%.国产品牌手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2002年底市场占有率达到创纪录的39%之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国产品牌手机的占有率攀升至51.3%,首次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和几年前的艰难起步相比,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325-327
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已从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拥有600多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业对新加坡经济和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贡献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仅在外汇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国界贷款(第10位)、柜面市场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项排名较为靠前;随着行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领域的地位也正遭遇严峻挑战。此外,亚太区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摩根士丹利全球国际资本指数中的亚洲份额大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较为被动。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12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与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合作公布了2010年全球大学排行榜。在亚洲区大学排名中,北京理工大学位居第132位,比上一年的排名提升了14位。在进入“亚洲大学排名200强”的中国大学中,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17位,比2009年提升3位。  相似文献   

9.
产业     
国产手机占半壁江山轻言胜利为时尚早今年前4个月,国产品牌手机销售1390万部,同比增长高达两倍以上,已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51.3%。国产品牌手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2002年底市场占有率达到创纪录的39%之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国产品牌手机的占有率攀升至51.3%,首次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和几年前的艰难起步相比,境况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无论是更新速度还是款式数量,国产品牌手机均已超过了洋品牌,产品性能、外观设计和价格等方面也毫不逊色。除了通话外,发送中文短信息、电话簿、语音服务、游戏、开关机动画等已经成为国产品牌手机…  相似文献   

10.
全球创新指数是国际上评价国家创新能力的知名报告之一。在《全球创新指数2016》中,我国在被评价的128个国家中排名第25位,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创新排名前25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本文介绍了"全球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对中国历次排名的变化情况和优劣势指标,以及中国排名的国际比较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稳中有升,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第19位,比上年上升1位。美国具有雄厚的创新资源和优异的创新绩效,仍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和韩国继续领跑其他亚洲国家,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4位。瑞士整体排名滑至第3位。以色列表现突出,由上年的第11位升至第5位。瑞典、芬兰、荷兰、丹麦、德国依次占据十强的后5位。在金砖国家中,我国创新能力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晓兵 《百科知识》2004,(11):27-27
最近,关于手机病毒的报道频繁地见诸报端,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宣布,其又截获了一个名为“布若达”的手机木马病毒,该病毒是全球第一个可以让攻击者远程控制被感染手机或智能设备的病毒,该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造成大面积泛滥,但是它至少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手机病毒技术已经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已经面临手机病毒的时代。那么,到底手机病毒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Accentur公司2003年最新调查报告,新加坡“电子政府”的整体服务水平在全球24个国家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二,被选为“创新领导型”的电子政府,是世界上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为23%,排名在第21位,属于正在建立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比亚迪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成本、灵活性以及较高的产品品质,成就了比亚迪的综合竞争力.2001年,比亚迪成了市场竞争中最大的赢家,市场份额排名一下子从第八上升到第四,而镍镉和镍氢更是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将东芝、松下、三洋等日本电池制造商打得节节败退.  相似文献   

15.
文摘     
正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结果显示:在全球前20强中,美英高校共占据19个席位,保持领先地位。哈佛大学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剑桥大学两年内连升两名,位列全球第三。麻省理工学院从第5名上升至第4名。欧洲大陆的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  相似文献   

16.
诗韵 《百科知识》2013,(22):61-62
今年10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公布了2013年度世界最新军力排名,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军力在全球综合实力排名中居然名列第四。《简氏防务周刊》在进行排名时的依据是什么?各国军种的排名和综合排名一样吗?全球军力前五名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7.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公司)于1926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约翰斯顿市,1973年上市,1976年在中欧和亚洲建立新市场,1999年与杜邦公司合并,成为杜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在全世界设有90多个研究和试验中心。2010年在全球的种子净销售额为53.5亿美元(此为杜邦公司2010年年报公布的种子业务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2%,是全球最主要的种业公司之一,也是全  相似文献   

18.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近期联合发布了《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瑞士、瑞典和新加坡连续两年在整体创新表现方面排名前3位。2012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4位,创新效率指数居全球首位。  相似文献   

19.
一个进入汽车工业不到4年的企业,通过艰苦奋斗、自主研发,成功走出了一条让世人为之惊叹的发展道路:3年时间产能由5万辆提高到35万辆、20万的用户支持、2003年整车出口占全国整车出口总量的55%、2004年累计销量由2003年底排名第八提升到第六位、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0.5%,作为一家自主品牌的国有公司,奇瑞的发展过程和其赖以成功的独特的战略策略确实值得管理学届的深入研究.但也应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奇瑞公司的环境和竞争战略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竞争战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结束长达12天的首次亚洲访问之旅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专机回国。"空军一号"是美国总统的专机,可担任美军临时空中指挥中心,机上配备有完善的通讯系统,能为美国总统提供来自全球的资料和数据传送,被喻为"空中白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