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菲  于欢 《科技风》2015,(5):272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面发展,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和媒体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协调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政府和媒体之间的协调机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陶方林 《情报探索》2011,(12):43-45
论述了政府应急信息发布的原则,认为把握事发状态、抢占话语先机,紧扣事件动态、掌握传播节奏,坦诚公开表态、满足公众期待,注重公众情态、引导社会舆论,恢复发布常态、消除各方疑虑,抚平公众心态、赢得人民支持等,是政府在应急信息发布过程中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尧清  汪银霞 《情报科学》2005,23(10):1457-1460,1469
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种力量或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本文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引力模型、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的设计,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全胜 《软科学》2004,18(5):69-70,88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机制在于公众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政府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当政府有义务公开而不公开的情形时,公众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救济。公众申请公开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当公众要求公开政府的信息得不到满足时,可以通过向信息员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来保障其权利。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种力量或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本文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引力模型、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的设计,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林龙 《情报探索》2008,(12):45-46
简述了信息公开与公众知情权的关系,从价值论的角度讨论了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效用性,提出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数据层面探索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平台,选取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典型案例,聚焦病例信息公开及评论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信息公开特征,基于SnowNLP模型计算社会情绪,结合焦点诉求分析舆情演化趋势。引入政府危机管理系列理论,探讨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的双向作用机制。[结果/结论]信息公开不足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情绪。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公众诉求的态度和内容从一开始的强硬、笼统变得温和、具体。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在周期上具有同步性,二者相互影响,这对于政府把握舆情规律,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市级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祖英 《情报科学》2018,36(8):112-117
【目的/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并提出建议,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解决信息质量问题。【方法/过程】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方法, 以河南省 18个省辖市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为对象,分别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动公开信息质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质量和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结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力度较大,公开方式以 网站公开为主;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较少,时效性不高,个别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不满意度较高;提出加强 信息需求分析、增强公众知情权意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向立文  彭雅愉 《现代情报》2012,32(10):171-173,177
信息公开是政府应急管理的第一要务。本文对国内外政府应急管理中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归纳梳理当前学界对政府应急信息公开问题的研究内容,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孙振杰 《科研管理》2020,41(6):149-156
本文明晰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对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的影响路径,在理论上探究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引入了交互和中介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检验。通过对疫情期间民意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对民众的信息公开满意度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在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和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存在调节效应,即在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与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质量的交互影响下,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得到了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微博政务和政府微博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是从政府视角,还是从公众视角,信息公开都是政府微博客的发展方向,但政府微博客并不是发展目标.作为公共服务的微博政务,试图通过微博客平台实现动态的信息共享,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诉求,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政府微博客的发展思路应关注信息公开规范化、微博客网络管理、促进机制三方面,而微博政务的发展路径则侧重于技术功能和政务流程的匹配关系、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技能培训、信息共享效果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科学的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对有效开展信息公开质量评估工作,明确当前信息公开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27篇研究文献及10份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构建了基于“政府—公众”双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结果/结论]该体系融合已有文献的评估指标,提出政府保障、信息传播、公众体验和政民互动4个评估维度及相应的指标。揭示当前信息公开质量评估的侧重点与局限性,包括重视政府公开过程中传播内容的质量,却缺乏对信息公开前后公众体验的关注及政民互动等,为推动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但是没有公众广泛参与的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到底能走多远?怎样转变我们的立法思维,怎样丰富我们的信息公开的手段,从而使公众充分的参与到我们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中来,欧盟《公众获取官方文件条约》将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公开内容、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公开渠道五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与反思,指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阶较低、规定模糊,导致公开与保密边界不清晰;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信息整合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不规范以及信息内容公开不高,导致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有差距;由于渠道单一且程序繁琐,依申请公开工作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一切公共信息都应该及时准确地到达公众.许多情况下,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维护政府形象,调节政府的公共关系都需要政府掌握媒体公关艺术,本文就是探讨在信息公开制度下,政府开展媒体公关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屈济荣 《科教文汇》2007,(12S):120-120,122
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一切公共信息都应该及时准确地到达公众。许多情况下,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维护政府形象,调节政府的公共关系都需要政府掌握媒体公关艺术,本文就是探讨在信息公开制度下,政府开展媒体公关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界定政府公开信息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表,并从质量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分析政府公开信息质量的相关保障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对公开信息质量的保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范围两个方面,而较少关注公开信息的一致性和信息公开效率;不同时间点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表现为更加细化和具体;"保密性"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初期较为重视,但随着相关政策实施的成熟,对保密性的要求稍有宽松。建议进一步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机制和社会评议制度,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之间的关系,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公众响应情况及意识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红  马海群 《现代情报》2011,31(3):12-17,22
此次调查以了解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响应情况及意识需求为目的,调查对象涉及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家长、政府官员、其他公众群体。通过本次调查,大致了解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了解情况及持有态度,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需求、获取方式、满意度、对高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评价、以及信息公开产生的主观影响等情况,据此给出五条建议,望能对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进一步展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段尧清  汪银霞  丁丁 《情报科学》2012,(9):1284-1286,1303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服务的主要内容,但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普遍的知识歧视现象,本文基于信息交流理论,从政府信息描述、政府信息载体、政府信息利用形式、公民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知识歧视的成因,分析了知识歧视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公众应对知识歧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