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提倡和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强调课堂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案例通过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深入挖掘,认识到只要善待课堂中的"意外",便能生成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这是课堂教学的特点。正因为此,教学设计才变得必不可少。但课堂又是生成的,这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如果无视课堂的生成性,那么教学就是残缺的。一言以蔽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应该说,"生成"的课堂虽因充满各种变数而会让教师面临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要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我近期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它来反思我在教学过程出现的一些"意外事故"。确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课堂,就像是一首流动的诗,像一首美妙的乐曲,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的音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课堂中如何巧妙利用"意外",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使课堂能够时时预约动态生成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往往在一些老师眼中成为课堂的绊脚石,其实只要教师能够在教学前充分地把握教材,设定好课堂的教学目标,储备多种教学方法,就能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意外,这种意外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然生成,也是教学智慧产生的最佳情境,是课堂中最灵动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充满智慧的"灵光一现"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走向睿智。让课堂在意外中生成精彩,在灵动中生成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11.
当"意外"翩然而至时,教师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全体,着眼发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灵感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有效利用课堂的"意外生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放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意外"将成为教学常态。面对数学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教师要快速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寻找出有效对策,将预设之外的生成转变为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从而恢复课堂的平衡。教师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技巧来源于教育机智的积淀,是课堂掌控能力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2008,(3)
课堂中学生没有朝教师课前的预想发展,却出现了"意外",您是会"紧急扑火",使课堂迅速恢复到原有教学设计的进程,还是"任其蔓延",让课堂彻底实现"随波逐流"?欧阳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没有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辩证分析"意外"所折射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这些课堂生成,在大科学观的引领下促进学生探究的深入。或许在您的课堂中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形,大家不妨细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意外?惊喜?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混乱无序的盲动。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机械、僵化的线形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本文试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课堂动态生成、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反思来阐述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教学预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课堂生成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预设要促使生成,并给意外生成留有空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  相似文献   

17.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那么,如何有效地激活"生成",让数学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让每一节数学课都能演绎丰富的课堂精彩?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点击开放预设,激活精彩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是生成只青睐于有准备的课堂,开放预设仍是一张预约精彩的"请柬"。  相似文献   

18.
意外的收获     
今天第四节又是语文课,望着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走进课堂,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完成不了,即便完成了,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  相似文献   

19.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意外"往往正是生成之处,是课堂的精彩所在。  相似文献   

20.
意外是教学智慧的迸发,处理意外需要教师长期积淀的教学艺术。直面意外,善待意外,智慧地处理意外,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我们的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