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现象开始引起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学生会读会写而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多了;学生读过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变多而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中没有重视词语教学,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语文姓"语"不动摇,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词语的理解,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这个词语,是结合课文的解读进行的。这样做,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反之,通过课文,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个词语。这样讲解词语,使词语的教学和课文的解读相得益彰。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个词语,在解读课文之后,安排学生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具体要求是:第一,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想哪些事物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让词语教学变得生动而高效。根据平时在教学中的尝试、摸索,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词语教学方法。一、演示参观法对某些抽象的词语可以用实验演示或室外参观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词语所代表的具体形象,以加深对词义的领会。如,教学  相似文献   

4.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可是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给难读字注注音,要么就难写字练练笔,要么对重点词理理意,要么……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显然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说"也渐渐失去了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为词语教学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实现词语教学常教常新、让学生说得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5.
正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学生依托文本深入品味,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使阅读、写作教学根深叶茂。那么,该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词语的意义,挖掘词语的意味,从而激发词语的活力呢?一、回归生活,让词语教学"接地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要尽量让词语教学回归生活。本学期课本上,我们要学习一组描述秋天的成语,又刚好是秋天,我就带同学们去校园走一走,看看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尽情享受秋风拂面,明媚的阳光播撒全身的感觉。回到教室,我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他们口中描述的那一幅幅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审视一线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词语教学的根基有待夯实。一方面,词义教学存在着蜻蜓点水的现象;另一方面,词语积累的方式存在着机械、单一的弊病。有鉴于此,在词义教学上,既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又不可缺失老师的点拨;对词语中关键字的理解尤需落实到位;更要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在积累词语方面,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知道课文是怎样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个地方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抓住特点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摆设"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教学重点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有什么特点和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教法学法采用"导学式"直接切入重点段--大礼堂,引导学生读、思、议。想、说,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等词语。(二)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形象,化难为易对于朝鲜族学生来讲,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有些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文后面"词语库"中的解释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但有些词语只是直译过去的,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时,运用电教媒体,便可以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在学习《丑小鸭》一课时,文中的"篱笆"一词,学生比较陌生,解释起来又比较耽误时间,这时,只要运用Power Point中的"超链接"功能,在词语上链接一张篱笆图片,学生一看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10.
词语教学的现状实在堪忧.在教学实践中,词语教学正在被淡化.词语这一课程资源正在被轻视、虚化.有人以预习为借口,词语教学被"淡"出课堂;有人表面上重视词语教学,实际上却只把词语看作阅读的障碍;有人把词语作为课文阅读理解的垫脚石,忽视学生对词语认知、解读的主体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通过看、说、读、想等方式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这意境中欣赏美的画面,聆听美的音乐,体会美的语言,感悟美的意蕴,从而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语言文字,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进而与文本充分对话。[教学要求](1)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四字词语。(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3)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是用词语组合来表述其内容和提示数量关系的 ,叙述时要用到诸如 :“一共、还剩、增产、节约、比……多……、比……少……”等关键词。这些词语有的阐明了题目的事理 ,有的反映题中数量关系 ,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制约和规定性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数学关键词语的教学 ,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研究和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钥匙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的教学要结合题意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如(1)同学们种树 ,先种了 8棵 ,又种了 17棵 ,一共种了多少棵 ?(2 …  相似文献   

13.
学生掌握词语需要一个内化过程,我将之分解成课外初"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   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相似文献   

14.
学生掌握词语需要一个内化过程,我将之分解成课外初"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   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最近,义务教育"减负万里行"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又一个话题。"减负"这个专业词语,显然早已不再"专业"。你在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大概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多年"减负",多次"减负",究竟这"负"减得如何?谁都心里有数儿。尤其是各路阻力的"麻烦",让人日渐"麻木";似乎"无解"的问题,让人更加"无奈"……即便  相似文献   

16.
词语,貌似静止的符号,却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学习语文,没有对词语的吸收和内化,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在字词读音上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学生机械认读,词语教学也因此"味同嚼蜡"。我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快速地学习词语,让词语教学变得灵活、有趣。  相似文献   

17.
所谓深度阅读,是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深入弄懂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韵味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关注文本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又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形式,做到言意兼得。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词语、句子是组成课文内容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和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尤其对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的体验和感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章的内容与词语、句子的  相似文献   

18.
<正>造句,是小学生说话练习的重要部分,但多数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常常囿于教材的示例,没有拓展开。那么,怎样才能突破教材的限制,使学生自如地将词语应用到语言中呢?一、提供范式,给造句搭个梯子师:请小朋友们找出课文中含有"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组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师:你能用上这组词说一两句话吗?生1:小朋友有的唱,有的跳,还有的跑。生2:花园里的花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还有的是紫色。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中的字词落实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讲多了,又怕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不讲又怕学生不理解。关键是要理解词语,没有理解词语,就根本谈不上对课文的理解。对此,我进行了种种的尝试。这里,仅就提高文言文词语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5课。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警枕"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领悟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