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支架式阅读,促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设置图表支架、方法支架和情境支架展开教学;可以基于文本内容设置知识类支架、方法类支架和情感类支架;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设置物理环境支架、心理环境支架和时空环境支架。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促进支架式阅读的展开,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缺乏阅读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展开支架式教学。在展开支架式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找到教学的落脚点、起始点和发展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设置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首先搭建框架,然后找到关联节点,最后按照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展开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文本类型选用不同的支架,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置偏知识类、偏方法类、偏情感类的支架。这样展开支架式教学,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一节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课为案例,探讨了以下开展有效英语读写教学的策略: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明确读写课的定位;立足学生体验,凸显写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依托文本分析,架构写作支架;进行小组合作,在互动中建构文本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议论性文章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搭建"三间小屋",它们分别盛放"文本的教学价值""课堂的教学设计""师生的对话生成",将文本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并为学生提供合宜的阅读策略,搭建恰当的学习支架,促进学生课堂生成,建构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设置适切可感的阅读情境,进行沉静氛围的营造,能使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课堂之中,从而深入感知文本。教学中要设置问题障碍,强化思考的深度;明确价值主旨,提供辨析的资源;拓展学生视阈,开阔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发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配合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何在语文文本解读课中有效构建教学支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一定理论及课例,试图尝试在文本解读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支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应展现出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的话题设置要紧贴文本,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深入文本内蕴,发掘文本意义,聚焦文本情感。只有这样,话题的探讨才会富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严欣 《学周刊C版》2014,(11):225-225
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发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配合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何在语文文本解读课中有效构建教学支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一定理论及课例,试图尝试在文本解读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支架.  相似文献   

9.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着类型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其存在价值,致使其设置的本意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如何让非连续性文本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价值,示范引领学生学自主开展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在深入研读非连续性文本所蕴含的潜在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引述、引申拓展、更新替换等方式优化运用。  相似文献   

10.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托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目标,选准教学内容;前后勾连文本,观照方法运用,确定教学路线;准确把握学情,搭建学习支架,落实复述目标。只有这样进行指导,才能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引入“支架”意识,对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全面深度解读小说很有帮助.教师需要灵活掌握支架的运用,适时搭建支架,丰满支架,助力支架,使学生融会贯通,实现“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的自由切换,并适时卸载支架,真正借助支架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梅丽芳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96-98,101
语文阅读教学本质是一种对话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注入对话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营造对话氛围;设置话题;引导深入对话;提升对话价值,从而实施有效的阅读对话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展开阅读、理解、感悟的重要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情感等,结合文本的教学目标活用支架,引导学生学语习文。教师可通过支架设点、支架探路、支架统整等途径,支撑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有抓手,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艺术结构,而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写作训练的根本所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素材内容。文章提出"基于文本语言,搭建写作支架;基于文本表达,迁移写作方法;基于文本特征,内化写作修辞"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录了一次高年级英语文本教学的设计片段以及教后的一些思考与感悟:要使得高年级的英语文本教学高效,我们不仅要在导入环节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构建情感之路,还要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巧妙设置任务,化解文本中的难点,更要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提升文本价值的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文章中可以教的地方很多,如果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地分析、感悟,势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文本的精髓更不能被学生所吸收。因此,对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深入研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取舍,削枝强干,抓好文本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寻找能撬动文本的“支点”,在语篇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支架”,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学习。“支点”能帮助教师理清教学头绪,简化教学过程,助力提高文本解读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构建学生深度学习的文本支架和关联支架两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支架的构建策略。具体来说,从文入手,捕捉关键细节;从情入手,激发自主表达;从道入手,绽放思维火花;关联历史,拓展深度学习视角;关联生活,创建深度学习情境;关联应用,挖掘深度学习关键点。从以上几个方面构建学生深度学习的文本和关联支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的线索展开教学,往往能够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线索组织串联、设置疑问、拓展认知、迁移方法,充分发挥文本线索的教学价值,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读写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本内容,梳理文本框架,实现对文本的学习理解;在写作环节搭建写作支架,引导学生完成读写任务,发展语言技能;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探究主题意义,迁移创新,走进生活,从而提高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在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由理解到实践创新的读写课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支架式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许多教师也无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支架教学,只是对信息技术课都有哪些“支架”,各自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以及使用的方法和技巧等没有仔细探索过,仅仅“跟着感觉走”,随意设置了一些帮助教学的支架,致使所设置的支架未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下面就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支架作些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