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叙文是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方法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事实上记叙文大多数都是记事的,即使是写人,也是离不开记事的。既然是记事的,那么记叙性的文章就会有情节,有情节就会有故事性,有故事性就有趣味性。文章有情节即可避免内容的空泛,这一点可以说每个学生都知道。  相似文献   

2.
写梗概是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压缩次要内容,将较长的文章压缩成较短文章的一种作文方法。写梗概要忠实于原作,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事件、基本结构等方面应保留原样,原文中的描写、对话一般改为转述,省略一些细节,使写好的梗概既像原文,又比原文短小。怎样写好梗概呢?一要读懂原文,抓住中心。我们先要理解词、句和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梗概的基础。二是把握要求,删繁就简。写梗概,必须忠实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内容、情节,不改头换面或片断摘录,让人读后觉得既简练又不失原貌。必须把主要情节交代清楚,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烂辉 《湖南教育》2002,(15):27-27
一、学会叙述情节。学生写记叙文最常见的问题是“空”,用说明代记叙,用议论代记叙,或者只有场面,只有一些若隐若现的人物。因此第一次训练就着重练习写好一个情节。要求只能写事,凡是和叙事无关的文字全部划掉,对那些具体地写出一个情节的文章要加以肯定。写情节,要反对凭空编造。有的学生认为写情节就要离奇,结果编造的情节违反生活规律,显得不真实,不令人信服。然而在反对编造时要鼓励想象。鼓励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象。二、学会把握细节。叙述需要一定的细节来补充,这样文章显得具体生动、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4.
看图作文、扩写、续写等都属于想象作文,这类作文中的情节构思很重要,而情节的合理真实是基础。如果情节构思不合理真实,文章就没有生命力。例如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看图作文《爸爸,来买单》,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想一想:其中哪些情节构思有缺陷?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许多童话,为了叫大家看着新奇,就把狐狸反过来写,写因某种缘故狐狸立地成佛了,写狐狸忽生了一种新思维,不再偷鸡,就吃青菜、嚼土豆过日子了。这种“反过来写”的童话也有写得很好的。但是,不是只有反过来写才能出新。这篇童话中的狐狸并没有被反过来写,但却因为它被置于很有创意的情节中而极富新意。这篇童话里的狐狸依旧是一种模样儿很漂亮而杀起生来连眼都不眨的动物,一种闻到血腥味就每根神经都立刻兴奋起来的智慧动物。这个动物杀手不请自来了。森林里好容易有一次狂欢的机会,可眼看着大家勃勃的兴致要被突然出现的狐狸…  相似文献   

6.
“写人类”文章是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重点,收入教材中的写人类经典文章举不胜举。无论怎样的写人文章,都必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主要人物在文章中既是情节描写的中心,也是文章主题塑造的中心。所以,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和判断,就成了对一篇写人文章整体感知极为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冬眠》     
一、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写动物冬眠的科学小品文。文章以观察刺猬冬眠为例,介绍了动物冬眠的原因、条件,冬眠后动物生理机能发生的变化。文章按时间顺序写,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阅读时,既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以及事情发展的过程,又要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结论,搞  相似文献   

8.
“扩写”是一种“给材料作文”,它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以扩写的方法来说,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展开情节,充实原文内容;第二是描绘形象,使文章具体生动。下面这篇扩写,更侧重的是哪方面呢?  相似文献   

9.
好的情节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错综复杂而又连贯统一,体现出作者的艺术匠心。小说的情节指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恪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写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举世皆知的珍品,就其艺术的曲折情节而言,堪称小说文章中的典范。笔者就此淡一点浅陋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董建英 《小学语文》2008,(11):31-33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了“我”在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画得又像又活。文章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执着做事的品质。课文叙议结合,情节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1.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文要在情节曲折上下点工夫。古人将文章才子叫“文曲星”下凡。有人说此名的妙处就在“曲”字上,因为好的文章大多都曲折生动,此字道出了写文章的真谛。记叙文要写好,一定要在情节安排上动点脑筋,要学会在叙述中“拐弯儿”,这样就会避免记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12.
《羚羊木雕》情节跌宕起伏,文章一开头就用妈妈的责问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由此展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不妨从情节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心理,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底蕴。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穴1雪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这是上星期的事。穴2雪“我”送好朋友万芳羚羊木雕。这是昨天的事。穴3雪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这是今天的事。如何把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谋篇布局是很关键的。作者从妈妈的追问写起,把第三件事作为文章的主线,总体上运用的是顺…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8,(7):61-61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要么由于早已想好了下一个情节的发展脉络,于是加紧速度心急地来个"三级跳";要么由于思路断层而随意将情节片段连缀起来,却忘了进行适当的过渡,以致文章上下文欠缺连贯性。这些都造成文章情节过渡太快,严重点的甚至让人不知所云。情节过渡太快是学生写记叙文时表现得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文章缺了一环少了一线,整个故事的情节就不连贯,读上去也不通顺。下面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4.
周贵荣 《高中生》2008,(15):62-63
一篇好的文章,总是写得妙趣横生,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所以,很多作家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内心的历险",他们认为在文章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一定要有一些"逆转"和变化,才能把文章写得摇曳多姿,才能使  相似文献   

15.
[设计简说]《斑羚飞渡》这篇文章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课文内容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教学重点的设计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情节上,  相似文献   

16.
【设计简说】《斑羚飞渡》这篇文章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课文内容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教学重点的设计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情节上,难点放在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上。  相似文献   

17.
许天佳 《教师》2012,(27):72-72
近年来,小说阅读成为高考中的常客,很多省份在考查现代文阅读的时候选择小说,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进行小说阅读的时候,要读情节,读人物,读环境,如果把握住这样几个方面对于提高成绩是有用的。一、读情节把握好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于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考试中对于情节的考查,往往会设置这样几种题目:(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解题思路:根据小说情节理清结构,明确写了什么。如:(2009安徽)《董师傅游湖》,题: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答这一道题目了解文章的情节即可,在对情节有效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就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故事情节往往曲折多变,出人意料,甚至让人匪夷所思,欲罢不能,这就是故事巨大的魅力所在。写文章也应该如此。毛宗岗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不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吗?《水浒》中写李逵先后杀死四只老虎,手起刀落,毫不费事,真个是英雄,但是却远远不及景阳岗武松打虎那么引人入胜,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武松打虎写得波澜起伏,险象环生,能紧紧抓住读者。所以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应有情节和情感的水位落差,造成遏止、积蓄、冲击、突破,以形成一波三折,从而产生曲折生动的艺术美,达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付华  吴敬菊 《高中生》2008,(15):60-61
"文似看山不喜平",单一的、自始至终顺向发展的情节,很难使文章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记事写人的文章,尤其是微型小说,常常要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特别是情节要能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态发生令人  相似文献   

20.
[作文欢乐行]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像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比比看,谁的想像力最丰富,谁编的故事最合理、最精彩。[审题小橘灯]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童话吧。今天我们就选择几种动物(物品),想像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小故事。写童话和写其他体裁的作文一样,也需要有一个确定中心、构思、写作的过程。[写作斑马线]除了可以写动物童话外,还可以写静物童话,注意把故事的情节写得生动有趣,做到主次分明,想像要合理。[写作禁行区]无论写动物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