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规模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现象,而农村的中小学日益"空巢化"。这一现象与城市规模扩大、农村城市化,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等有一定联系。但归根到底,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悬殊,农村地区现有的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无法与城市相比拟,农村中小学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学生自身、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农村中小学进城就读热这一现象需要正视,客观分析其中利弊,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以及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大幅度增加,大批进城务工子女涌入城区学校就读,造成农村"空壳化",城市"大班额"现象.笔者所在的学校"大班额"现象更为突出,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难以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利于新课改理念的推行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进城就读学生是因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产生的、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由农村学校迁入城市学校就读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进城生”来到城市学校以后,出现如何适应城市学校文化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据此,可以从城乡文化整合课程设置、个别心理辅导和课堂文化营造等方面对“进城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4.
城市普通高中学生就读农村县中现象令人关注.外出就读的学生主要流向农村县级寄宿制高中,并呈现"扎堆式"的特点.这对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学生发展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乡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及积极的舆论引导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进城就读学生迅猛增加,而城市教育资源跟不上,加上择校现象普遍,造成了“大班额”现象严重。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解决好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规划布局、教育资源扩充、促进教育均衡、规范办学行为和正确的舆论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文化冲突体现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制度规范上。文化冲突起源于差异,其根源则是身份和利益的冲突。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文化冲突问题,必须实行"多元一体"的教育政策,在宏观上保障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消除随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城市学校的制度障碍;在教育教学上实行多元化教育,尊重文化差异,逐步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进城就读学生是近年出现的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由农村迁入城市进而在城市学校就读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进城生"来到城市以后,文化的连续性被打破,往往出现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要解决"进城生"社会文化适应不良问题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着手,三个方面通力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推动了教育发展并加速了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了"村无小学、乡无初中"的现象,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高中向城市集中,甚至有的地方把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全部集中到城区就读,名曰"教育城市化"。笔者认为,教育城市化绝非中小学校办学城市集中化。"一刀切"式地推动办学重心上移,让农村孩子整体进城,表面上看是农村和城市孩子享受到了均衡的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公平,实质上这是  相似文献   

9.
平凉市J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J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校质量与规模显著提高,完成了"两基"任务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渐提高了,九年基础教育普及了。然而乡村中小学孩子就读流失率或辍学率现象非常严重。根据笔者调查访谈近5年来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县级城市的大幅度扩张、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大规模进城就读,且呈现逐年明显增加的态势,这逐渐成为了新时期县城学校教育的新特点。而进城就读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新课程改革使英语教师素质的提升面临很大的挑战,继续教育是当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太原市郊县区,其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中学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上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培训理念,从而满足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需求,促使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构建公平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建成,给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贵州省安顺市作为最早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地区之一,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如何,怎么促进工程的可持继发展从而促进贵州安顺教育的发展值得研究,文章分析了“农远工程”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的领域反映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等6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存在以下特点:研究内容呈现"城市度"高、"农村度"低的取向;研究目标具有较强的"功利化"色彩;注重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融合;研究视角缺乏"多角度".  相似文献   

15.
楚红丽 《教育科学》2008,24(2):9-15
城市和县乡村地区不同收入/支出组的家庭,其义务教育阶段的静态或动态收入弹性均小于1,这一缺乏弹性的表现可能说明义务教育属于"必需品",是无法替代或者替代品较少的"正常商品"。动态收入弹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则是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教育价格的增加而增加。至于价格弹性方面,静态价格弹性无论城乡均为正数且大于1,而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不过受不同家庭收入、教育价格及教育阶段的影响,发生了或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的变化。静态或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表明教育需求者对教育价格变动的反应为同方向变动,意味着教育商品不符合需求法则,教育的价格提高并没有使人们的教育需求降低反而使其升高。结合相关研究,考虑是教育的质量效应超过了其价格效应。  相似文献   

16.
“农远工程”中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远程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效果取决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面对急需培训的农村师资队伍,该文在分析现有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Moodle平台来开展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从而解决现有培训模式中存在的规模有限、时空限制、交互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基础设施的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的差距。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农远工程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根据各方面的分析将所有遇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人员问题(观念问题),二是设备问题,三是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tudying the rate of return for rural residents in minority areas can give a good explanation for the problems of children enrolling in school and dropping out. On the whole, the education rate of return for rural residents in northwest minority areas is low, the Mincer function estimate is 2%, and the Heckman model estimate is 2.49%. The rate of return for minorities is greater than that for the Han. Between the sexes, the rate of return for Han men is lower than that for Han women. For various minorities, the education rates of return for men are greater than for wom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ducation, the rate of return for minorities i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for the Han. The rates of return for the Han rise along with elementary school,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level of education. For those with a middle school, rates of return are negative, and exhibit a “U” mode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与农村综合初中班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两种不同的实施目的和实施形式.长期以来,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两个概念却常常混淆使用,导致办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城乡差距正在无声地剥夺着农村中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权利,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基于此,以网络社会为背景,首先从师资现状、教学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管理三个维度分析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继而在对现状进行反思并综述当前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主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兴教"的观点,并从可行性和功效性两方面对其进行评述,得出大力推进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这一结论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